天天看點

原二炮政委彭小楓上将回憶:我有今天,多虧了張愛萍叔叔 彭小楓的回憶 戰火中的情誼 我為他們而活

原二炮政委彭小楓上将回憶:我有今天,多虧了張愛萍叔叔 彭小楓的回憶 戰火中的情誼 我為他們而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彭小楓的回憶</h1>

彭小楓上将是抗日名将、原新四軍第4師師長彭雪楓的獨子,他的父親彭雪楓和張愛萍上将當年是戰友和搭檔的關系,彭雪楓犧牲後,張愛萍一直很關注和照顧自己這位老戰友的遺孤。

彭小楓上将曾說過:我有今天,多虧了張愛萍叔叔。當年,彭小楓的母親林穎被劃為右傾,彭小楓是以被剝奪了考取哈工大的資格。他去找到了張愛萍,張愛萍很快就聯系了相關同志,問他們:彭雪楓的兒子都不能信嗎?後來彭小楓如願考進了哈工大正常武器系。

一次,張愛萍去哈工大視察,把自己的兒子和彭小楓叫出來吃了一頓-飯,這兩個孩子都想轉入當時最時髦的飛彈專業,張愛萍對自己的兒子說:“我可以替小楓說幾句話,但你不行。”彭小楓由此才轉入了飛彈專業,後來才成了二炮政委。

後來,彭小楓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張愛萍又專程打電話給軍區的負責人,說不許對彭小楓進行肉體和人格上的折磨……

原二炮政委彭小楓上将回憶:我有今天,多虧了張愛萍叔叔 彭小楓的回憶 戰火中的情誼 我為他們而活

張愛萍之子張勝在書中也承認,父親的這種做法“有悖常理,甚至違背了原則,也不是他自己一貫倡導的風格,但他都做了……”為什麼呢?因為彭小楓是彭雪楓的兒子,彭雪楓犧牲了,他還活着。

一般人恐怕很難了解張愛萍和彭雪楓之間的那種特殊感情,包括張勝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了解不了,2004年彭雪楓犧牲60周年的時候,張勝的母親特地給遠在美國的兒子打電話,叫他務必趕回來,因為“你父親生前,衆多進階幹部裡,唯獨和彭雪楓關系不一般”。

張勝聽到這句話,不由地想起父親過去常說的一句話:“我是為他們而活着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戰火中的情誼</h1>

張愛萍和彭雪楓早在中央蘇區的時候就認識了,兩人正式搭檔是在過了大渡河之後,當時彭雪楓是紅13團的團長,張愛萍是13團政委。

最初得知要給彭雪楓當政委,張愛萍非常不情願,他在紅11團和團長鄧國清,政治部主任王平配合得非常愉快。最初組織是打算把王平調過去當政委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彭雪楓的脾氣很大,愛發火,王平就推辭說自己能力不行,還是張愛萍同志行。

張愛萍堅決不去,但是彭老總一發火,他就不得不卷鋪蓋赴任了,兩人才是以展開了一段令張愛萍銘記終生的合作。

其實,張愛萍和彭雪楓這兩位将軍身上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他們都富有文采,是小知識分子出身,但同時又熱衷于軍事,喜歡鑽研軍事理論,同時兩個人的性格也都很倔強,他們的合作,注定是要擦出火花來的。

彭雪楓評價張愛萍:用鼻子看人;張愛萍也不甘示弱,說彭雪楓這個家夥,個人英雄主義太強。但他們吵吵鬧鬧,依舊是最好的搭檔。

原二炮政委彭小楓上将回憶:我有今天,多虧了張愛萍叔叔 彭小楓的回憶 戰火中的情誼 我為他們而活

1939年,彭雪楓和張愛萍就部隊應該在津浦路以東發展還是在津浦路以西發展産生了不同意見,最後兩人決定各自帶隊發展。41年2月,彭雪楓部在路西遭到了敵人猛烈的打擊,被迫撤退到了路東。張愛萍親自迎接了彭雪楓。

彭雪楓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逃難逃到你這個地方來了。”張愛萍說:“什麼話,我到這裡不就是給你搞後方根據地的嗎?”這對老戰友像當年在長征路上一樣,互相照應。張勝說,自己的父親視彭雪楓如兄長,兄長遇到難處,他自然全力幫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我為他們而活</h1>

張愛萍晚年常感歎:彭雪楓真厲害,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

彭雪楓敗于路西,他自然是要打回去的。秣馬厲兵三年後,他終于決定打回去了。和張愛萍分手的時候,彭雪楓豪言道:“路西失于我手,還要複之我手。”當時彭雪楓握着張愛萍的手說:這一别不知什麼時候能再見。張愛萍說:各自為黨珍重吧!

原二炮政委彭小楓上将回憶:我有今天,多虧了張愛萍叔叔 彭小楓的回憶 戰火中的情誼 我為他們而活

這一别竟是兩人的訣别,彭雪楓犧牲4天後,中央任命張愛萍去4師接替彭雪楓的師長職務。當時彭雪楓的妻子林穎還懷着孕,張愛萍為了照顧她的感情和軍心,多次以彭雪楓的名義給林穎發去電報問安,那年12月,彭小楓出生,又過了兩個月,林穎才知道丈夫犧牲的消息。

“我為他們而活着”。這簡單的一句話,包含了張愛萍多麼深沉的感情啊,不難想象,張愛萍在後來的那些幽暗歲月裡,怎樣一次次地用這句話激勵自己,他要讓這些戰死的戰友們瞑目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