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中國聯賽第一人汪嵩:甲A到中逾時代,姚夏與韋世豪誰更好?

作者:南方都市報

汪嵩

1983年10月12日出生。2001年18歲時即代表四川全興出戰甲A聯賽,此前職業生涯先後效力四川全興、四川冠城、成都謝菲聯、杭州綠城、廣州富力、江蘇蘇甯等球隊,在甲A、中超出場417次,是中國足球頂級聯賽中出場次數最多的球員,見證着從甲A到中超的風雨轉變。2020賽季,汪嵩加盟中甲新軍四川九牛。

專訪中國聯賽第一人汪嵩:甲A到中逾時代,姚夏與韋世豪誰更好?

20199月13日,時為江蘇蘇甯球員的汪嵩在中超比賽中慶祝進球。 新華社發

沒有煙味沒有酒味,難找血脈噴張的鏡頭,不是“江湖大哥”,沒有明顯的圈子,從未口出狂言,極少場内外非議,但有平靜的韌性……種種印象讓人覺得汪嵩不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球員,甚至都不像中國球員。

可能正因為此,反倒成就了汪嵩中國球員國内頂級聯賽(甲A、中超)出場次數最多的曆史紀錄,417場。汪嵩還有一項紀錄——連續18個賽季破門,更難企及。

任何偉大的紀錄都不可能隻是巧合。過去20年,中國足球環境起伏不定變幻莫測,一名攻擊型前場球員而不是一名後衛,能在不同俱樂部長時間占據一個穩定位置,每一段經曆都相對平穩,想一想也超級難,獨一無二。

端午期間,南都記者對話已經回到成都加盟四川九牛的汪嵩,回顧他的“417場”職業生涯,看看中超聯賽随時代的變化。

“中國人說聰明,褒貶不一”

南都:超過徐雲龍、周挺、張耀坤成就聯賽出場次數最高紀錄,是不是你個人生涯最重要的榮譽?

汪嵩:從足球專業的角度看,沒有拿過冠軍,沒有傳統豪門的效力經曆,但我在不同城市的不同球隊效力,能有這個紀錄非常難。冠軍是集體榮譽,對我個人來說,能做到最大限度的事是完成了這個資料。

南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你幾乎沒有經曆過大傷,作為進攻端球員這很難。這是你的聰明之處?

汪嵩:中國人說聰明,褒貶不一。如果是說短兵相接導緻受傷的時候,我把聰明了解為小心謹慎。我從小踢球都很謹慎,不是大開大合的類型。雖然我也在順應潮流,但我還是盡量,在無法掌控的範圍内,不用自己的身體軀幹去攔截,得不償失。有些人是沖動型,有些瞬間會展現勇猛,但我認為勇猛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種态度。你對對手有傷害,對自己有傷害,但并不能左右比賽結果,它不是關鍵的決定性因素。你怎麼去拿捏這個度?我希望延長自己的運動壽命。我不像有的球員天賦很強,明顯在衆人之上,我不是那種,我要靠累積。

南都:你這幾年好像也不喜歡帶球。

汪嵩:我小時候喜歡盤帶,被教練說過,足球不是帶球。其實帶球很累,消耗體能更多,有需要我會控球,我具備控球和護球的能力,但不用一直用它。現代足球風格也是能不帶就不帶。你老帶球,老變向老突破,你也容易受傷。

專訪中國聯賽第一人汪嵩:甲A到中逾時代,姚夏與韋世豪誰更好?

6月23日汪嵩在個人社交平台發圖(前排中為汪嵩),祝福曾經效力的廣州富力俱樂部九周年生日快樂。

“聯賽現在節奏更快”

南都:從甲A到現在,中國聯賽的流暢感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汪嵩:現在更流暢,節奏更快。不要說甲A,你看10年前的比賽也很慢。以前節奏慢了,球員的特點就容易展示出來。現在球員更全面,踢法更現代。

南都:但是國家隊似乎并沒有這種變化,而是相反的。

汪嵩:我舉個例子,2011年的亞洲杯我首發踢了一場,那場大家說我踢得不錯,其實我覺得是正常發揮。因為那幾年我在綠城打核心有很多球權,自然就能從容一點。後來中超球隊的核心都變成了外援,你在聯賽裡習慣了做防守、跑龍套、打醬油,到了國際賽場要做主角的時候你就應付不過來。還是跟球員整體技術能力有關,和心态也有關。我們在國際賽場不足以應付90分鐘比賽。有幾分鐘,或者某個時候,可以有驚豔發揮,但不持久。持久才是絕對實力。還是好球員太少了。好球員不足夠多,你互相之間也對不上點。

南都:你認為是外援壓制了本土球員的發揮?

汪嵩:不是不能有外援,但你自己的球員也要是别國聯賽的外援才行。西班牙聯賽也有外援,日本聯賽也請外援,但他們有多少球員在其它聯賽踢球呢。我們沒有球員出去,都在國内聯賽,然後關鍵外置又踢不了,國家隊出去踢比賽肯定會被壓制,是以現在隻能搞歸化。不搞歸化肯定出不去。國字号的防守端還不錯,畢竟我們聯賽裡面對強力外援,但你老防老防總會出問題,解決不了攻的問題。

專訪中國聯賽第一人汪嵩:甲A到中逾時代,姚夏與韋世豪誰更好?

6月初《人民日報》文章呼籲年輕球員應向汪嵩這樣自律的老将學習,汪嵩随後在微網誌表示“繼續努力”。

家長式的管理已不合時

南都:體育競技因為有傳奇色彩,難免厚古薄今。你的真實感受是什麼?姚夏跟韋世豪誰更好?

汪嵩:韋世豪是現在最好的球員,我蠻欣賞他,但他在以前那個年代可能進不了國家隊,因為綜合能力,這是我個人看法。那時候國家隊裡高峰、姚夏特點很鮮明,身體也好。當然韋世豪的盤帶技術要高于前輩,這個我有直覺感受。其實我也無法客觀地比較,不是同一個時期。

南都:教練跟球員的關系這麼多年起了什麼變化?

汪嵩:教練的權威還是一直在。不過現在對于95後、00後,家長式的管理已經不适合了。社會環境越來越好,孩子們從小條件比較優越,家長式地去限制已經很難。你要像朋友、兄弟一樣去悉心教導。我接觸了很多年齡段的球員,覺得發展趨勢是這樣。

“北方球員性格有優勢”

南都:想你這樣一個長期穩定的球員,隻為國家隊出戰過一屆大賽踢過9場球,會不會覺得少了點?

汪嵩:我一直覺得自己在聯賽發揮得蠻好,但我待的球隊影響力一般。其實國家隊也很複雜,并不是非常純粹。我的能力也沒有明顯高于其他國家隊球員,自然機會就少了。南方球員的性格偏内向,在國家隊不善于表達和融入,北方球員性格有優勢的。南方球員身體性格對抗能力相對差于北方球員,打大賽打硬仗的時候,發揮可能不顯眼。

南都:你早期在成都和杭州的踢法是進攻核心,後來在富力和蘇甯是輔助型球員,如何适應角色轉變?

汪嵩:在成都和杭州是絕對進攻核心,哪怕有外援,我的位置被樹立得很明确。我為什麼到富力?我跟杭州合同到期,他的未來是培養年輕球員,壓縮成本,富力當時處于求賢若渴的階段,希望往豪門沖擊。我需要肯定和信任。我也知道換個球隊要融入并不簡單,但我也知道國内每個球員大概什麼水準,我踢了那麼多年球我是清楚的,我知道從能力上看沒有問題。富力那時候攻擊線有哈默德,中場有姜甯和我串聯,但我的攻擊屬性确實沒那麼強了。在杭州他們更依賴你,富力有更多人能出來承擔進攻點。富力第二年教練對我更肯定,位置也更明确。前面有紮哈維,小雷,左右有鵬鵬(姜至鵬)和唐淼,我隻要把球排程起來就好。以前我不做排程的。其實在富力我的球權還很多,我的傳球數是第一的,隻是不需要我射門了。

“我盡力就好”

南都:去蘇甯的時候你已經34歲了,角色又變了。

汪嵩:我感覺在蘇甯又上了一個台階。你這個年齡來我們隊掙錢打醬油,正常人都這麼想。我要做得更好才能得到隊友和教練認可。前面幾場踢得還行,但受傷了,然後崔龍洙下課了。卡佩羅手下第一場打比賽,我确實踢得不好,身體狀态不行,比賽感覺不行,心态也不好,半場就被換下來,然後坐了5場冷闆凳。然後又有個轉折,吳曦受傷,我踢了一場足協杯,踢得還不錯,卡佩羅态度就變了。然後打聯賽,主場打遼甯保級戰必須赢,我好像1球兩助攻,卡佩羅就重新用我了,(吳曦不在時)隊長袖标也給我戴。蘇甯的踢法,它不像富力啪啪傳球走腳下,他大開大合。

那三年對我來說身體鍛煉價值很高。我在富力跑1萬1和1萬2(米),但高強度隻有100多200多米,不需要沖刺的,我在蘇甯每場高強度基本前兩名,700米、800米,高強度啊,我30多歲這麼踢,很難得的,對我自己也有提高。後來奧拉羅尤時期也是這樣。他更多把我放邊前衛,也是這種要求。球權很少,跑動很多。我不是很刻意說很喜歡踢哪兒,你讓我踢哪兒,我盡力就好。

南都:中國前腰球員大多命途多舛,陳濤是一個典型例子,王新欣踢得也不多,還有鄧卓翔。

汪嵩:還是自身所處的環境(導緻)。團隊給你信任,你就沒問題。鄧卓翔是傷病,陳濤是性格,他倆天賦都在我之上。王新欣踢得很好,像妖怪一樣,但受限于他的身體條件,在中前場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需要身體素質。我沒有執念一定要踢10号,我隻是喜歡踢球。你一切的态度和想法,會讓你的職業生涯呈現不一樣的狀态。我在每個時代都不是最好的球員,但我很平穩在一個高度沒有往下走。

采寫:南都記者 豐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