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XO/CDMO海特生物32.00元/股定增5.88億用于(CPT)産業化等項目

CXO/CDMO海特生物32.00元/股定增5.88億用于(CPT)産業化等項目

海特生物(300683)起家于鼠神經生長因子,以國家一類新藥金路捷——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為龍頭産品,通過外延式發展,進入體外診斷、CRO、惡性良性腫瘤、CDMO等多領域。鼠神經生長因子毒副作用較小,臨床多科室應用廣泛,是神經損傷修複類藥物市場中主要品種之一,國内市場呈現寡頭壟斷情形,僅四家産品在産:舒泰神的蘇肽生(2006)、未名醫藥的恩經複(2003)、海特生物的金路捷(2003)以及麗珠集團的麗康樂(2010)。寡頭壟斷的醫藥産品,在13年到16年市場增速高達26.5%,簡直是暴利生意;可惜在17年國家醫保政策突變,從2018年起,由于受行業政策以及醫保控費等因素影響,整個市場規模逐漸萎縮。

CXO/CDMO海特生物32.00元/股定增5.88億用于(CPT)産業化等項目

通過回看海特生物金路捷從17年開始的營收資料,可以發現公司的産品跟整個市場的走勢一緻,都出現了斷崖式下滑。雖然今年的營收比去年修複了一些,大部分投資評估也認為該産品度過了政策影響的主要階段,未來進入硬需要的發展期,但我依然對該産品前景發展具有擔憂性。是以考慮完曆史經營資料,我給予該部分估值:全年營收1.7億×曆史最好市場狀況下淨利潤率20%×10倍市場可持續估值=3.4億

CXO/CDMO海特生物32.00元/股定增5.88億用于(CPT)産業化等項目

7分靠打拼,3分靠命運,雖然權重産品因為行業政策的突變大受損傷,但在巨變那年海特生物剛好實作了IPO,手裡拿着巨額現金流。公司老闆也很懂醫藥行業,立刻用手裡的現金流謀求了轉型,在這個角度下要給公司決策層打個優秀的評分。在謀求轉型過程中,先收購海泰生物,布局體外診斷試劑,這個行業也是高成長高利潤的醫藥行業,之前我就具體研究過IDV行業的新産業(最近估值剛好回到了我當年給的合理不低估的價值);但是在去年疫情大背景下,海泰都沒有能實作快速發展,未來我覺得成長價值也是有限度了。在收購完IDV企業後,公司手裡IPO募集的資金還有,又以 4.5 億元收購漢康醫藥 100%股權介入CXO行業,醫藥研發在最近幾年也是高速成長,這部分的發展成為目前公司的核心價值。

CXO/CDMO海特生物32.00元/股定增5.88億用于(CPT)産業化等項目

天津漢康是一家提供小分子化學醫藥研發服務(CRO服務),并進行化學藥物産業化生産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涵蓋藥學研究與臨床研究服務等開發流程的各個階段,為客戶提供從研發——臨床——生産相配套的一站式藥物研發服務,研發範圍覆寫心腦血管類、呼吸類、消化類、精神障礙系統類和内分泌系統類等多個領域。在天津漢康CRO等服務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合同開發和生産服務CDMO拓展,公司設立了全資子公司荊門漢瑞,專注于高端原料藥CDMO服務生産基地建設,在10月份開始商業化生産 目前已有在手訂單和意向性客戶。

根據最新的經營表現,海特生物在CXO/CDMO的基礎産業鍊建設已經完整,進入了穩定發展的狀态,也能明顯受益于行業高速發展的趨勢,是以未來這部分成為公司核心的價值驅動。從行業競争地位來看,天津漢康位居2020年度中國 CRO/CDMO企業TOP20排行榜,而從行業整體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在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整個行業的估值水準都在50倍以上。是以該部分估值:全年營收2.36億×剔除研發投入估算淨利潤能20%×50倍市盈率估值=23.6億(這部分估值理性點說還算低估,畢竟選取了最低估值,)

CXO/CDMO海特生物32.00元/股定增5.88億用于(CPT)産業化等項目

按照上面的估值,我們可以看到的理性估值是27塊價格每股,但公司除了上面兩個看得到的核心價值外,還有一個隐藏的核心價值才是它的獨特點。2015 年,公司通過參股(持股 39.605%)北京沙東生物,介入多發性骨髓瘤藥物的研發。北京沙東生物在研 I 類新藥“注射用重組變構人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CPT)。而在去年北京沙東CPTⅢ期完成揭盲,直接助推海特生物連漲10個漲停闆,是以對于資本市場來說,CXO并不是它的泡沫價值推動核心,統計資料的時候我就發現藥石科技估值目前是行業最低估值的CXO,機構多數都會直接研究這家企業。而我,也主要是因為定增方向裡面提及到“用于(CPT)産業化等項目”才研究關注它。

“注射用重組變構人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以下簡稱CPT),應用于多發性骨髓瘤是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多發于老年,我國發病年齡大都在50~70歲之間,中位發病年齡為60歲,男性多于女性,中位存活3~5年。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據估計年新發病率為2/10萬~4/10萬,約占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1%,在血液系統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中占第2位)。因為CPT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目前并沒有相對應的靶向藥上市,投資預測一緻性認為一旦成功上市将能快速拓展市場。而今年公司的CPT一直處于Pre-NDA階段(新藥申請前的會議階段),公司管理層在回複投資調研的時候也是強調處于Pre-NDA階段,并沒有松口說到更大的進展。反而最近因為定增的順利落實,又刺激到了大家的期待。

目前定增的價格提升到了32元,也就是說公開的價值評估上移到了32元,但作為慢一步的二級投資者來說,短期想回到32元再買也是難有的機會,目前對于定增成本提升了30%的估值,相對來說安全成本效益并不優,但取舍看各自的模式。風險提醒:現在所有的估值提升都來源于對CPT的産業化預期,如果未來會議否決上市失敗,估計會迎來大風險,可能直接跌回我說的27元估值。這個是投資創新藥必然要承擔的風險,老生常談: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