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軍進行了建國後的第二次大授銜,共授予了17位上将,包括1955年的開國上将洪學智、中将張震、秦基偉、少将尤太忠、李德生等人。
其中,還有一位上将,在1955年時還隻是一個上校,名叫楊白冰。
1988年授銜時,楊白冰時任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他還有個哥哥地位更高,就是楊尚昆,時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

楊白冰1920年出生于四川潼南縣雙江鎮(今屬重慶),父親楊宣永是一個很開明的人,家裡的十幾個孩子全都投身于革命,楊白冰直到晚年還記得父親當年對他說過的話:“娃兒,要看看你四哥(楊闇公)和五哥(楊尚昆),要向他們看齊,頭斷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國斷了頭啊!”
在哥哥們的影響下,楊白冰在1938年也去了延安,加入了共産黨,開始了革命征程。
從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楊白冰多次請纓上前線,上級考慮到他還是個學生,就勸他留在後方,但楊白冰堅定地說:“我雖然是一個學生,但我更是一個共産黨員,應該站在抗戰的最前線!”
在他的堅持下,終于如願以償地去了華北抗日前線。
初到山西,眼前的一切令他沉默了,黃土與戰火交織在一起,斷壁殘垣随處可見,但讓他欣慰的是,有一群純樸的老百姓,他們依然對生活充滿向往,他聽到最多的話就是:“相信共産黨,相信八路軍,一定能打跑日寇!”
1942年,日寇開始了“大掃蕩”,當時楊白冰正擔任民運隊隊長,組織村民向山裡撤退。一路上,男女老幼拖家帶口,速度緩慢,楊白冰站在大路旁,扯着嗓子喊:“鄉親們加把勁兒啊!天黑前一定要全部上山啊!”
這時,一個神色慌亂的大娘突然沖到他跟前,扯着他的袖子說:“孩子,孩子,我的羊不見了,你幫我找找啊!”老大娘邊說邊哭,楊白冰立刻準備回去找。
有人勸他說,後面太危險,為了一隻羊,不值得回去冒險,但楊白冰說:“那是老大娘最值錢的東西,當然值!”
楊白冰回到村子,終于找到了羊,但是日寇也已經到村子裡了,楊白冰就抱着那隻羊,藏在一座茅草堆裡。神奇的是,那隻羊始終都沒有叫一聲,讓楊白冰躲過了一劫。
1947年,楊白冰離開了華北,随軍挺進大别山,開始轉入戰略大反攻。當我軍打下河南新縣後,楊白冰留了下來,擔任縣遊擊大隊政委。新縣雖然打了下來,但并不意味着就安穩了,比如殘留在這一帶的國民黨民團,就經常出來騷擾百姓,讓百姓苦不堪言。
楊白冰知道後,非常憤怒,對遊擊大隊的隊員們說:“必須得打,狠狠地打!要不然,老百姓就沒一天安生日子可過!”當然,楊白冰也知道,遊擊大隊的實力太弱小,不能和他們硬碰硬,于是楊白冰就想了一個辦法。
楊白冰找來當地的鄉紳們,請他們在城外搭台唱戲,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又在城裡散播消息,說遊擊隊已經撤出了新縣,上了前線。
果然,幾天後,國民黨的民團都來了,喝酒吃肉,好不快活,鄉紳們也都陪着笑臉敬酒。喝到半醉的時候,遊擊隊突然從天而降,把民團的幾個頭頭兒包圍了起來。
楊白冰端着槍,對那幾個民團頭頭兒說:“這菜也吃了,酒也喝了,是不是該把以前欠的賬也還了啊?”
三天後,這幾個民團頭頭兒被公開槍決,民團隊伍也被瓦解,當地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1955年授銜時,楊白冰被授予上校軍銜,不是很高,但他後來的發展非常快,到1988年第二次授銜時,已經高居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衆望所歸地被授予上将軍銜。
2013年1月15日,楊白冰将軍因病去世,享年93歲高齡。
——了解更多的開國将帥故事,可以看看曆史客棧的專欄,共100篇開國将帥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