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國的特殊曆史背景下,造就出了很多英雄家庭,比如重慶潼南的楊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這個家族先後有十多人參加革命,其中三兄弟更是成為了了不起的國家功臣,他們一個是省委書記,一個是上将,還有一個是國家主席,堪稱中國近代史上“最牛”的三兄弟!
本篇文章,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中國近代史上光榮的革命家族!

楊家是重慶潼南很有威望的家族,家主楊宣永自幼攻讀書文,是當地一位有名的中醫。
楊宣永還是一位開明、進步、愛國的民主人士,對革命事業非常支援!在抗日戰争時期,楊宣永積極組織雙江各界人士捐錢捐物支援抗戰,為民族事業四處奔波。
此外,他還非常注重對子女的教育,甚至不惜花費大量的資産送子女出國念書,希望他們學成歸來後報效祖國。正因如此,楊家13個孩子都接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楊家兄弟姐妹13人,幾乎都參加了革命,而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老四——楊尚述,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楊闇公!
圖 | 楊闇公
楊闇公,1898年3月出生于重慶潼南,是楊宣永的第四子。他自幼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立志救國。
1913年,15歲的楊闇公考入南京軍官教導團學習,從事反袁鬥争。後來,他又東渡日本,尋求救國救民之道。
然而,在那個特殊的曆史環境下,楊闇公的日本求學之旅僅僅持續了3年就宣告結束了!
1920年被迫回國後,楊闇公便與吳玉章等人在四川建立共産主義的組織,并同成都地區的社會主義青年團一起開展了勞工、農民和學生運動。
1925年,時年27歲的楊闇公加入共産黨,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并被上級任命為重慶團地委組織部長、書記。
次年底,楊闇公又被選為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并兼任軍委書記,與朱德、劉伯承、陳毅共同發動上司了著名的“泸順起義”。
圖 | 泸順起義時期的劉伯承(左一)
1926年12月初,“泸順起義”正式拉開了序幕!在楊闇公、劉伯承等人的上司下,起義軍很快便占領了泸州和順慶。
起義軍行動之迅猛,力度之大,很快便震驚了全川,盤踞川地的封建軍閥開始為之動搖,一部分軍閥如鄧錫侯等立即公開出兵鎮壓,但一部分軍閥如劉湘、楊森等人則采取觀望态度,窺伺時機。
泸順起義爆發後,整個四川的形勢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當時,鄧錫侯企圖在我起義軍立足未穩之際,一舉将其扼殺,于是便派出羅澤州部的6個營和李家钰部的2個團和陳書農部的2個團,将起義軍占領的順慶城給團團圍住!
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劉伯承果斷提出放棄順慶,乘虛攻入綏定消滅劉存厚,待泸州起義軍前來會合後再整編進入陝北的作戰計劃。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由于順慶起義部隊中的團營級軍官眷戀妻兒,是以都立主堅守順慶;此外,泸州起義部隊中的部分将領則貪圖地方上的鹽稅而滞留在原地,遲遲不肯行動。
劉伯承不得不是以而改變作戰方案,決定集中火力攻破敵軍一路!
然而,就在劉伯承親自指揮起義軍向李家钰部進攻時,順慶城内的起義軍一個連突然臨陣倒戈,大開城門放敵軍進城,順慶城就此落入敵手,起義軍被迫轉移。
之後不久,四川地區的反動軍閥開始紛紛投靠蔣介石,并與之勾結,他們一方面處心積慮要将泸州的起義軍置于死地,另一方面則加緊策劃對我黨人員和革命群衆進行殘酷的鎮壓與屠殺!
圖 | 泸州起義紀念地
泸順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作為中共重慶地委直接上司的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其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力支援了北伐戰争的順利進軍,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我黨上司軍事工作的經驗。
而楊闇公的一批戰友,即吳玉章、劉伯承等人,均成為了後來八一南昌起義的骨幹和中堅!
1927年3月,英帝國主義制造了殘忍的“南京血案”,導緻上千名中國軍民無辜慘死!
在楊闇公和重慶地委同志們的組織上司下,重慶市群衆在打槍壩組織集會,抗議英、美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南京城,緻使上千名中國軍民無辜慘死的罪行。
這原本是維護國家尊嚴的集會行動,卻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于是,他便訓示反動軍閥劉湘,向重慶各界人民群衆的愛國集會實行殘酷的武裝鎮壓!
而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三·三一”慘案!
楊闇公在慘案中脫險之後,便準備乘船前往武漢向黨中央彙報,不料卻遭叛徒告密,被捕入獄!
楊闇公被捕後,敵人對他進行了一系列的威逼利誘和殘忍折磨,但他始終不為所動,甯死不屈,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9歲!
此後,他的兄弟姐妹們便沿着他的足迹,繼續堅持革命,直到勝利!
除了楊闇公之外,楊家還出了一位上将,他就是——楊白冰将軍!
楊白冰,原名楊尚正,1920年出生,在家中排行十二,下面還有一個妹妹!
受到哥哥姐姐們的影響,楊白冰從小就樹立了參軍報國的理想。18歲那年,他毅然奔赴延安,參加革命!
抵達延安後,楊白冰被安排進入陝北公學第二期學習,并于同年正式入黨,爾後又轉入到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三大隊軍事隊學習。
從抗大畢業後,楊白冰主動請纓,堅決要求前往抗日前線工作!
從1939年3月起,楊白冰先後在八路軍129師政治部任青年幹事、民運部社會調查幹事等職,并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和太行區1942年的夏季反“掃蕩”作戰。任職期間,出色完成了上級交代的各項任務!
1949年,楊白冰出任第二野戰軍後勤部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先後參加了淮海、渡江、西南等一系列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中國成立後,楊白冰便一頭紮進了軍隊的建設事業中,一直幹到退休!
圖 | 楊白冰将軍
從參加革命一直到退休,楊白冰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部隊,他一生兢兢業業,為我軍的全面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即便是已經從崗位上退下來,他也仍然在關心黨和國家的事業,并時刻關注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建設。
此外,老将軍非常關心人民群衆,多次為貧困地區和災區群衆捐款捐物,即便是生病住院期間,也仍然在關心着實事。
1988年9月,楊白冰被授予上将軍銜,并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2013年1月15日,楊白冰将軍正式走完了他精彩傳奇的一生,享年93歲!
除了楊闇公和楊白冰外,楊家還出了一位“國家主席”,他就是——楊尚昆!
楊尚昆,1907年8月出生,在家排行老五!他早年曾在成都高等師範學校讀書,在校期間積極參加進步的學生運動,逐漸向黨組織靠攏。
1925年,18歲的楊尚昆從學校畢業後便回到了重慶,在他的四哥楊闇公的影響和幫助下,開始參加革命工作。
次年春,楊尚昆考入我黨創辦的上海大學學習,并先後參加了上海勞工第一次、第二次武裝起義的籌備工作。
1926年,弱冠之年的楊尚昆加入共産黨,同年被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當時張聞天、王稼祥、鄧小平都在那裡學習,也算是他的學長了。
後來,楊尚昆和張聞天喬裝回國,由于其在蘇聯學習過,加上共産國際的因素,回國後的楊尚昆可謂是平步青雲,先是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任部長,後又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等一系列要職。
之後,楊尚昆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江西瑞金,擔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爾後不久,楊尚昆又被任命為紅三軍團的政治委員!而那時的楊尚昆,也隻不過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小夥子!
從一個青年學生,到地位顯赫的軍團政委,楊尚昆僅僅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晉升如此之快,着實讓人佩服!
不過,楊尚昆并未是以而沾沾自喜,相反,他始終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和謙虛謹慎的作風。
1988年4月,七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楊尚昆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不過,成為了國家主席的楊尚昆,依然沒有任何架子,無論是在黨内,還是老百姓中間,他始終是那麼地平易近人;即便是到了國外,他也處處彰顯出一個大國元首的風采!
比如在1991年,楊尚昆應邀通路摩洛哥時,時任外交部禮賓司代司長的魯培新曾介紹說:按照當地的習俗,在歡迎貴賓時,會有一個女孩端着一盤蜜棗來給賓客品嘗。
結果當楊尚昆乘坐的飛機抵達機場後,當地突然刮起了沙塵暴,漫天遍地的黃沙将女孩托盤中的蜜棗染成了黃色。
跟随楊尚昆一起下飛機的魯培新細聲說道:“到時候做一下樣子,别真的吃了,小心灰塵!”
其實,魯培新并沒有别的意思,隻是不想讓楊尚昆吃帶灰的蜜棗而已。但楊尚昆聽後卻還是有點不高興,他說道:“你怎麼能出這樣的主意呢?一定要吃!”
随後,楊尚昆便接過蜜棗,接連吃了兩顆,摩洛哥國王見此情景,非常地感動!
在中央工作的那些年,楊尚昆積極配合鄧小平的工作,為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之貢獻。
圖 | 楊尚昆和弟弟楊白冰
其實,除了楊闇公、楊白冰和楊尚昆外,楊家的其他子女,大都是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比如大哥楊尚荃,曾是同盟會會員,先後參加過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六姐楊尚朋還是我黨的一名優秀黨員。
不得不承認,重慶楊家,的确是一個是令人敬佩的革命家族,這個家族中走出了數位革命先烈,他們每一位都是新中國建設道路上的功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重與緬懷的革命先輩!
現如今,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富強,而正如他們所盼望的那樣,今後的中國也必然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