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炳輝将軍是電影《從奴隸到将軍》中主人翁羅霄的原型。羅霄是彜族人,是個奴隸娃,連名字都沒有,别人都叫他“小籮筐”,他的家庭就是奴隸家庭,世代給吐司當奴隸,受盡吐司的剝削和欺壓。後來羅霄不堪忍受迫害,逃亡在外,做了一個小叫花子。少年時,羅霄加入滇軍,當了一個馬夫,再後來成為一名戰士,參加軍閥間的混戰,練成了一手好槍法。在讨袁護國戰争中,羅霄升為連長,北伐戰争中,羅霄又升任團長。奉命攻打紅軍,羅霄在與紅軍的接觸中,逐漸認識到紅軍才是窮人的隊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是仁義之師。于是,他毅然決然地率部起義,加入了紅軍,并出任師長。紅軍長征到陝北後,羅霄将軍奔赴前線抗日,任新四軍挺進支隊司令員。羅霄智勇雙全,骁勇善戰,令鬼子聞風喪膽。抗戰勝利後,羅霄将軍因常年勞累突發疾病而半身不遂。

電影《從奴隸到将軍》中的鏡頭
羅霄的原型,就是傳奇将軍羅炳輝。他是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進階将領,一位奴隸出身在戰火中成長為統率千軍萬馬統帥的将軍。他是中央軍委認定的36位軍事家之一,也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紅軍時期的羅炳輝将軍
羅炳輝将軍一生充滿傳奇,他身經百戰卻從未受傷,是以被稱作“福将”。他被日頑視作“怒目金剛”,卻最喜歡孩子,抱起孩子就樂呵呵地笑,根據地的軍民都稱呼他為“彌陀佛”。他還是一位神槍手,百米之内彈無虛發。紅軍攻打贛州時,毛主席偶遇羅炳輝,聽說他的槍法好,就指着天上飛的一隻鳥問:“聽說你是神槍手,那隻鳥你打得着嗎?”
羅炳輝将軍的經典照片
羅炳輝擡手就是一槍,飛鳥應聲落下。主席贊歎道:“果然不假,古語講的‘百步穿楊’不過就是如此吧!”
羅炳輝說:“我這槍法以前是打鳥的,不能為窮人幹點啥。現在好了,反動派就是鳥,别看它吱吱喳喳地叫,惹我不高興,我一扣扳機就把它打下來。”
斯諾鏡頭下的羅炳輝将軍
毛主席爽朗地笑了,說:“你這個比喻好,我給你起個說法,叫‘羅氏槍鳥論’。”
在陝北延安的毛主席
羅将軍在戰場上經驗非常豐富,這得益于他長年累月地行軍打仗所積累的經驗。他能從炮彈的呼嘯聲中判斷出炮彈的落地點,也能從子彈的嘯聲中,分辨出敵人是盲射還是狙擊手在射擊,射手距離自己有多遠。戰士們跟着羅将軍打仗,信心十足,膽氣很壯,大家說:“打仗我們不怕,有羅師長在前面,宮部長(衛生部長)在後面,我們什麼也不怕。”老百姓則稱羅炳輝是子彈都不敢碰的“軍神”。
羅炳輝将軍特喜歡孩子,這是他與5個小戰士合影
1942年,在淮南抗日根據地,羅炳輝有一次偶遇遇一支鬼子隊伍,他并不躲避隐藏,而是舉槍就打,子彈穿透兩個鬼子的咽喉後,又掀掉了第三個鬼子的天靈蓋,再擊中第四個鬼子的胳肢窩,隻一槍,鬼子就三死一傷,耀武揚威的鬼子從沒見過槍法這麼好的神槍手,吓得撒腳丫子就跑。
羅炳輝将軍騎馬照(右二)
羅将軍治軍嚴厲,在新四軍中有很高的威信。他有句口頭禅:“戰場就是躺屍的地方,平時寬容,戰時就要流血犧牲。”
左一葉挺,左二羅炳輝
紅軍時期,羅炳輝任紅十二軍軍長、九軍團軍團長,率部屢次打敗蔣軍,讓蔣介石恨得咬牙切齒,他将羅炳輝的名字與毛主席、朱老總、周恩來、徐向前及張國焘等上司人并列在一起,開出高價“懸賞捉拿”,其他上司人都是五萬元,而羅炳輝是“生擒者獎八萬,獻首級者獎五萬元。”
新四軍時期的羅炳輝将軍(左)
羅炳輝将軍威名遠揚,是我軍赫赫有名的戰将。說起來,他還是從國軍中起義過來的将軍,那是他任江西吉安靖衛團團長時,化名“羅南輝”秘密加入共産黨。後來他被派往蘇區根據地圍剿紅軍,羅炳輝趁機發動“吉安起義”,成功脫離國民黨,走進人民的懷抱。起義後,靖衛團整編為工農紅軍獨立團,羅任團長,後又擴編為紅十二軍,羅炳輝任軍長。長征前,羅炳輝升任新組建的紅九軍團軍團長,率部參加長征。遵義會議之後,由于部隊減員嚴重,紅九軍團縮編為紅九軍,羅炳輝仍任軍長。
羅炳輝與徐海東
抗戰時期,羅炳輝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與司令員陳毅、參謀長粟裕搭檔,作為陳老總的副手,輔助陳老總指揮打仗。1939年5月,羅炳輝随葉挺将軍北渡長江,任第五支隊司令員,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羅炳輝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第一副軍長是張雲逸。粟裕此時接手一支隊,任司令員。解放戰争時期,羅炳輝任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兼新四軍第二副軍長。
羅炳輝将軍(右四)
羅炳輝能征慣戰,居功至偉,毛主席評價他:“正派耿直,戰争經驗豐富,有軍事才能,很會打仗。”周恩來贊揚他是“人民功臣”。美國記者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形容羅炳輝是“神行太保”、“傳奇式英雄”、“智勇雙全”。的确,單論戰術,衆多名将中很少有比他強的,他發明的“麻雀戰”、“跳梁陣”等遊擊戰術,非常實用。抗戰期間,羅炳輝率部打鬼子,創造了“梅花樁”戰法,殺得鬼子暈頭轉向。他運用一套誘敵、迷敵、擾敵、奇襲、反擊、殲滅等遊擊術對付日軍,成果斐然。除此之外,羅炳輝因地制宜,發明了“火燒野牛”、“四兩撥千斤”、“梅花戰術”等卓有成效的戰鬥技法。
背着孩子的羅炳輝将軍
羅炳輝先後撰寫了《淮寶戰役的戰術問題》、《指揮員熟用手冊》、《碉堡作戰》等小冊子,還寫下大量筆記,提出了“發揮火力,隐蔽身體”10個要點,“如何做到百發百中”7個要點,提出“五沖”、“五不沖”,對戰術和技術進行概括總結,指導訓練和作戰。
羅炳輝與妻子張明秀、兒子羅新安
羅炳輝将軍的最後一戰就是棗莊戰役,這也是他平生所指揮的最輝煌的一次戰役,此戰殲滅國民黨軍3萬多人,解放棗莊。然而,棗莊戰役剛剛勝利結束,羅炳輝就因腦溢血突發病逝。終年46歲,他是我軍在解放戰争中犧牲的最進階别的将軍,也是我黨最早病逝的進階将領。
羅炳輝将軍之墓
羅炳輝病逝,陳老總悲痛萬分,寫下《惦羅炳輝将軍》:難忘君令德,難忘君身手,難忘君刻苦,士卒同升鬥。
羅炳輝将軍舊照
1946年6月,蘇皖邊區政府釋出政令,将天長縣改名為“炳輝縣”。1997年,值羅炳輝将軍誕辰100周年之際,天長市政府創辦羅炳輝中學。羅炳輝将軍安葬于臨沂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墓碑上刻着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黨和國家上司人的題詞。當年,中央軍委就認定,羅炳輝将軍是“戰功尤著”的紅軍進階将領和抗日名将。
羅炳輝将軍紀念館
那麼,羅炳輝将軍假如沒病逝,55年授銜時能獲得什麼軍銜呢?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有了答案。中央軍委早就給出了答案。答案就是:大将!妥妥的大将。中央評選的36位軍事家中,羅炳輝赫然名列其中。36位軍事家的标準就是大将(含)以上軍銜是基準。衆所周知,十大元帥、十大将都是軍事家,就是說,軍事家的最低标準就是大将及以上,羅炳輝是軍事家,意即他最低也是大将。36位軍事家中,有11位烈士,除了十元帥、十大将外,主席是大元帥銜,總理、小平都是元帥軍銜,隻是他們沒要而已。其餘二人楊尚昆、李先念等,也都是大将。隻是轉到地方工作,沒參加評銜。是以,羅炳輝能活到55年,就是大将。
羅炳輝與妻子張明秀
就戰功、職務、級别來說,羅炳輝也足夠評大将的。他的軍事能力在黨内、軍内是公認的,長期為人們津津樂道。紅軍時期,他是軍團長,抗戰時期,他是支隊副司令員、司令員、新四軍副軍長。解放戰争時期,他是山東軍區副司令員,陳老總的助手。他是職務一直都高于粟裕,在新四軍中僅次于陳毅和張雲逸,論資曆,他沒有張雲逸深,但論戰功,他比張雲逸大。是以,若授銜,羅炳輝必定是大将,且還得是排名靠前的大将。由于他過早病逝,沒機會在解放戰争中再顯身手,否則他很可能擔任某個兵團司令員,甚至是華野(三野)副司令員,以這個資格,評大将綽綽有餘。
羅炳輝與李克農
至于羅炳輝會把哪位大将擠掉,這是個敏感的話題,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沒必要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