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痛别!巨星隕落

作者:燕趙都市報

那個不修邊幅、對事業執著的老人走了。

1月19日,輻射防護和環境保護專家、中國核工業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核集團科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85歲的不平凡人生。

痛别!巨星隕落

圖源:光明日報

潘自強,1936年出生,湖南益陽人。195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技術實體系,畢業後進入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工作。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潘自強有着湖南人骨子裡的執拗。有人曾經這樣評價,他的堅持和執着是知識分子中少有的,不管是多數,還是少數,隻要他認為對的,他總是堅持着。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合潮流,不識時務”的執拗成就了他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使他總能站在輻射防護的最前沿。

痛别!巨星隕落

潘自強在1963年提出了大陸的實用保健實體學架構,在保證核武器研制和核能發展中,完成了多項監測技術和方法,對大陸輻射防護學科體系和基礎結構的建立、開拓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70年代,率先開展、參與并指導完成了“全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準調查”,主持完成了 “中國核工業30年輻射環境品質評價”等工作。發表了“制訂核電站輻射防護的原則和主要數值限”等文章,在秦山核電站選址的環境影響審查中起了重要作用,從那時起步并延續至今的“能源與環境”的系統研究,為大陸核電環境影響評價提供了技術基礎。

他積極推動“輻射事故和應急體系”的建立,在輻射防護法規和标準體系的建立方面作了開拓性工作,多次主持編制“國家輻射防護标準”。他提出了“放射性廢物管理應以地質處置為中心的觀點”,奠定了大陸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的基礎,為培養輻射防護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光明日報、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