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作者:醉美南莊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百年瞬間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抗日名将吉鴻昌

1933年5月26日,愛國将領吉鴻昌聯合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了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此時,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已越過長城,進逼平津,而蔣介石仍然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準備與日軍簽訂停戰協定。在中國共産黨的建議和幫助下,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應運而生。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吉鴻昌(1895—1934)

電視劇《英雄吉鴻昌》

吉鴻昌:不管受什麼委屈,抗日同盟軍我是非成立不可的。不把日本人趕出中國去,我吉鴻昌誓不罷休!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吉鴻昌(右二)任抗日同盟軍軍長

吉鴻昌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溝縣,18歲時加入了馮玉祥的西北軍。他雷厲風行,骁勇善戰,10餘年的時間就從普通士兵層層遞升,直至軍長。1930年4月,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吉鴻昌為了儲存實力,接受蔣介石改編,不久被派往河南潢川、光山一帶進攻鄂豫皖蘇區。吉鴻昌的外孫女鄭吉安說,正是在此期間,吉鴻昌做出了影響其一生的決定。

鄭吉安:1930年,蔣介石就派他去鄂豫皖蘇區攻打工農紅軍,他是在那個時候才找到的信仰。因為他跟工農紅軍的一仗,他就損失了一個團。當時外公的隊伍幾乎沒有打過敗仗。他就在想,是什麼樣的隊伍能打敗我?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1933年,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第一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的合影(前排左四為吉鴻昌)

為了找到答案,吉鴻昌化裝成商人潛入蘇區,在那裡他親耳聽到了老百姓對紅軍的贊揚,親眼看到了老百姓對紅軍的擁護,這位一心為民的愛國将領終于找到了心中向往的隊伍,并做出決定,永遠也不與工農紅軍開戰。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察東戰役示意圖

1931年9月,因為矢志抗日、拒絕打内戰,吉鴻昌被蔣介石解除兵權,強令出國“考察實業”。不久,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滿腔熱血的吉鴻昌聞訊後立即趕回中國,并于當年秋天加入中國共産黨。

鄭吉安:日寇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大舉進攻,向張家口察哈爾省這邊進犯。我的外祖父也是受黨的訓示和馮玉祥,當時還有方振武,一起組織了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他當時就是作為一個黨員,一個共産黨員,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把家裡的财産變賣之後,用六萬大洋作為他的黨費,為同盟軍購買槍支彈藥,就是有一種救國救民的這樣一種家國情懷。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1933年夏,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收複多倫

1933年6月起,吉鴻昌率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北征,所向披靡,先後攻克康保、沽源、多倫等重鎮,這是“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軍隊首次收複失地。然而當年10月,在蔣介石政府和日軍的雙重壓力之下,吉鴻昌所率同盟軍終因寡不敵衆而失敗。随後,吉鴻昌傳回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在天津的住宅“紅樓”也成為黨組織的地下聯絡站。然而,此時的吉鴻昌也被國民黨特務列入了暗殺黑名單。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吉鴻昌被捕的天津國民飯店

鄭吉安:當時蔣介石是主張“攘外必先安内”,蔣介石又擔心,怕他加入共産黨會影響一批人也要加入共産黨,是以他就急于要殺害他(吉鴻昌)。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吉鴻昌就義前寫給夫人的家書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國民黨軍統特務逮捕,随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4日,吉鴻昌在北平陸軍監獄慷慨就義。犧牲前,他拿起地上的樹枝,在雪地上寫下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重要論述

1936年9月23日

毛澤東接受美國記者斯諾的通路,主要談聯合戰線問題。在回答共産黨對國民黨政策的改變時指出:主要有三個因素影響這種改變,第一是日本侵略的嚴重性,如果不同國民黨合作,我們對日抗戰的力量是不夠的;第二是中國人民和許多愛國官員都熱切盼望國共兩黨為了民族救亡的目标,結束内戰、團結起來;第三是國民黨内的許多愛國人士也贊成同共産黨重新聯合。為了實作這一聯合抗日的原則,必須建立民主共和國,建立國防民主政府。這個政府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抵抗外敵侵略;給廣大人民以民主權利;加速發展國民經濟。這篇談話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一卷。

1940年9月23日

毛澤東在楊家嶺作題為《時局與邊區問題》的報告。報告在分析目前的時局之後,指出:大資産階級在抗戰問題上可分為三派:右派即投降派,中派即頑固派,頑固派中的左派即可變派。對投降派要完全孤立,要打倒;對頑固派也要孤立,但還要團結他們;對頑固派中的左派,要分化和拉攏,必要的鬥争和批評也是需要的。過去,我們沒有指出民族資産階級是較好的同盟者。文化運動要大大發展,有文化的有知識分子的軍隊是不易消滅的。過去對知識分子沒有大量吸收吃了虧,對敵後民主政權建設太慢也吃了虧,武漢失守以後,這兩條都不好辦了。百團大戰是敵我相持階段中一次更大規模的反“掃蕩”的戰役反攻。百團大戰各地方都要幹,要繼續下去,同時要有防備頑固分子背後進攻的部署。

1953年9月23日

周恩來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作政治報告,闡述過渡時期總路線問題和為總路線而奮鬥的文藝工作者的任務等。報告指出:近三十年來文化的主導思想就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這是文學藝術的方向。新的文學藝術,必須首先歌頌工農兵中間的先進人物。今天文藝創作的重點,應該放在歌頌的方面,應該創造我們這個時代的典型人物。我們就是要刻畫這些典型人物來推動社會前進。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理想主義結合起來,就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他還強調:藝術工作者要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沒有實踐的一面,那修養是不能到家的,在藝術上是不可能成熟的。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

習近平在河北參加省委常委班子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并發表講話。他就對照檢查出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整改的明确要求,強調要堅定理想信念,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要樹立正确政績觀,切實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要堅持正确用人導向,切實引導廣大幹部真抓實幹。

他指出,“四風”問題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密切聯系。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作為黨的幹部,必須永不動搖信仰,做到坦蕩做人、謹慎用權,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越是發展中面臨的沖突比較突出,越是要時刻牢記目标,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決戰決勝打好調整經濟結構、化解産能過剩這場攻堅戰。

他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需要勇氣和黨性,不能把我們防身治病的武器給丢掉了。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作為共産黨人,有話要放到桌面上來講。批評要出以公心、态度誠懇、講究方法,要實事求是、厘清是非、辨識真假,切忌從個人恩怨、得失、利害、親疏出發看事待人。

他指出,黨性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在嚴格的黨内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要增強黨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鬥性,使各種方式的黨内生活都有實質性内容,都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堅決反對黨内生活中的自由主義、好人主義。黨内生活要交心,黨内同志要做诤友、摯友。上司幹部在一個班子共事,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勤溝通、多補台,一把尺子待人、一個标準行事,在黨性原則基礎上,不斷增強能夠掏心見膽、并肩奮鬥的真正的團結。

2016年9月23日

習近平在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主題展覽時強調,80年前,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工農紅軍戰勝千難萬險,勝利完成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征。這個偉大壯舉将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的史冊上。紅軍長征勝利,充分展現了革命理想的偉大精神力量。現在,時代變了,條件變了,我們共産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我們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在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萬衆一心、頑強拼搏、奮勇前進。

2019年9月23日

習近平在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70年來我國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充分說明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上司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70年後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要展示好、宣傳好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一緻、銳意進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實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奮進。

黨史回眸

1953年

9月23日至10月6日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一次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文化動員大會。會議确定,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我國文藝創作和批評的基本準則。毛澤東為指導戲曲工作提出的“百花齊放”原則,應當成為整個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方針。

1969年

9月23日 中國成功進行首次地下核試驗。

1988年

9月23日 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确定實行新的士兵軍銜制度,志願兵的軍銜稱士官。1993年4月27日、1999年6月30日、2010年7月2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先後3次修訂《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

曆史瞬間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陝西佳縣神泉堡。這是1947年9月23日至11月14日,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弼時轉戰陝北時的住地。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編輯 | 醉美南莊編輯部 吳帆

審校 | 羅振棠、李霭瑩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點分享

學黨史丨抗日名将吉鴻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