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
談及“天涯”二字無不勾起很多80後對于網際網路最初的回憶。作為網際網路發展曆程中不可抹去的名字“天涯”曾代表了一個時代!
曾今的“天涯”對網際網路的影響豪不亞于如今的微信。不僅捧紅了“芙蓉姐姐”等最早的一批網紅,還捧紅了《鬼吹燈》、《滾蛋吧惡性良性腫瘤君》、《明朝那些事》等諸多超級IP。

但時過境遷,随着一聲“天涯海角今猶在,人世滄桑萬輪回”的感歎,如今的“天涯”終究還是被遺忘在了曆史的塵埃之中。
日前,“天涯社群”釋出公告稱,公司股票在新三闆終止挂牌。
但即便如此,該條新聞卻知者寥寥,甚至無人關注,讓人更添幾分悲涼之情!
壹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關于“天涯”的故事還要從它的創始人邢明開始說起。
1967年邢明出生于河北滄州的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加上出生于那個特殊年代,邢明從出生起就沒吃過一頓飽飯。
在他2歲那年,由于家裡已經顆粒不剩,眼看一家老小就要被活活餓死,邢明的父親抹開了面子帶着一家老小去了海南文昌投靠了一個遠房的親戚。
1974年邢明的父親帶着刑明參觀了宋慶齡的故居。在那裡,父親語重聲長的和邢明說道:“我這一輩子吃得最大的虧就是不識字,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将來上大學。”
對于當時的邢明來說雖然年僅7歲,但卻深深感受到了父親此話背後的深意,也是是以在讀書上從小邢明就比同齡人更加努力。
也是是以,1987年邢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起了廣州中山大學的中文系。
在校期間的刑明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不上課的時候酷愛哲學的邢明總是呆在宿舍裡讀一本叫做《批判哲學的批判》的書,看累了就談會吉他。
據說邢明的大學生活十分精彩,加之身上獨有的文藝氣質,刑明還受到了很多女生的追求。
1991年大學畢業後邢明找到了一份公務員的工作,進入了海南省政府資訊中心工作。也是這份工作的原因,讓刑明第一次接觸到了“網際網路”。
貳
在海南省政府資訊中心工作的5年裡,邢明一直負責的都是資訊内容在團隊的努力下他們建成了海南省的公共資訊網。
通過網站的内容搭建,刑明發現網際網路資訊相比于傳統的刊物内容不僅更加的豐富,而且随時可以更新,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這讓他對網際網路的未來多了幾分的期許。
1996年開始中國的股市大漲,正逢牛市,幾乎進入了全民炒股時代。順應潮流的邢明也加入了炒股大軍的行列。
因為工作的關系,刑明總能接收到最新的新聞消息,是以邢明靠着炒股大賺了一筆。
據說當年邢明在股市的收益就超過了2000萬!
1998年恰逢改革開放,國内也掀起了一股創業潮,在網際網路行業更是催生了新浪、搜狐這樣的企業。而此時的邢明終于也坐不住了,選擇了辭職“下海”創業。
于是,憑借這麼多年對網際網路資訊技術的接觸,邢明拿着股市賺來的2000萬創辦“天涯社群”。
說來也巧,“天涯社群”上線的時候正好是“四通利方”改名成為“新浪網”。因為改名和定位轉變的原因,當時的新浪也流失了一部分人群,而此時“天涯社群”剛好應運而生,接收了這部分“新浪”流失的使用者。而這部分使用者也為後來“天涯”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叁
剛開始做“天涯論壇”的時候邢明并沒有找營運團隊,而是把一切都交給了使用者自己決定,任其野蠻生長。據邢明說“天涯”的每一個欄目都是使用者自己要求開通的。
随着“天涯論壇”的發展,論壇的欄目也開始細分化,有股票論壇,也有文學小說,形成了每個領域網友獨有的一片小天地。
就在這種“原生态”的管理模式下,“天涯”的使用者也越來越多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隻有兩個程式員,不采取任何推廣,也不融資的“天涯”最後還成功度過了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而熬過了2000年網際網路寒冬的“天涯”就以身作則诠釋了這段話的含義!
2002年開始,慕容雪村開始在“天涯論壇”連載小說《成都,今夜請将我遺忘》,而才短短幾日,小說的閱讀量就超過了20萬!在那個網際網路還不普及的時代來說,這個數字可謂極其的龐大。
也是是以,不僅慕容雪村火了!“天涯”也火了!
然而這隻不過是“天涯”走紅整個網際網路的“前戲”。真正讓“天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是2004年一則《兩所鄉村國小和一個支教者》的文章。
該帖一經釋出就迅速引起了社會輿論的關注,僅3天時間,跟帖量就超過了300萬。
因為文章影響力巨大,最後甚至驚動了CCTV的記者采訪了文章中放棄讀研,選擇去貴州山區支教的徐本禹。
也是是以,徐本禹獲得了2004年的“感動中國”人物。從此有了央視背書的“天涯”開始火的一發不可收拾!
随後出現的《鬼吹燈》、《明朝那些事》、《黑道風雲20》等超級IP更是錦上添花,将“天涯”推向了中國網際網路第一論壇。
肆
随着“天涯”的爆紅,搜狐和新浪都先後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将“天涯”收至麾下。
對于邢明來說結束門戶網站的收購在當時來看肯定是最好的,畢竟“天涯”雖火,但卻還沒有什麼變現的能力。
但此時的邢明卻選擇了拒絕,對于邢明來說“天涯”是一種情懷,他不希望“天涯”被收購,但并不反對投資人入股。
也是是以,“天涯”和搜狐、新浪擦肩而過!
此後的“天涯”發展的倒也還算順利,相繼拿到了IDG、清科、聯想、谷歌、江南春等機構和個人的投資,開啟了高速發展的道路。
拿了投資人的錢,邢明的“天涯”再也不是那個任其野蠻生長的論壇了,畢竟要賺錢來回報投資人,是以“天涯”也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化路線。
但如何保證商業化的前提下,不給使用者帶來太多的麻煩,對此性命邢明較勁了腦汁。
在浏覽遍了所有的網站後,邢明發現“天涯”是個欄目分類的網站,可以搞一個廣告欄目,這樣就可以極大程度上的減少廣告對網友的影響。
是以後來“天涯”推出了“推薦話題”的廣告欄目,保證了商業話的前提下不過多的打擾網友。
是以,“天涯”即走了商業話路線,粉絲增量也絲毫沒有受影響。
到了2007年“天涯的使用者已經突破了2000萬,員工也突破了300人!
伍
2008成為了“天涯”急速擴張的一年,這一年邢明從百度、谷歌、IBM等大企業挖來了很多人才,組成了一支強大的研發隊伍并開發了ADTOP廣告系統。
這套系統也為“天涯”帶來了“七天連鎖酒店”、“百事可樂”、“海南航空”、“京東”等數十家大客戶,為“天涯”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除了廣告業務外,邢明也看中了當時的網遊行業。當時中國的網遊正呈噴發式的出現,“夢幻西遊”、“誅仙”等一大堆網遊火的不可開交,而邢明也看到了其中的機會。
2009年邢明也開始帶着自己的團隊開始研發網遊。正如他所想的那樣,沒多久時間自己就賺到了30萬,于是決心大肆開進。
很快邢明就找來了60人的研發團隊,開始正式進軍網遊行業。
但令邢明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開發的遊戲并沒有抓住“天涯”使用者的喜好,是以轉化率很低,根本沒有人玩,就這樣在網遊行業邢明虧了幾百萬。
俗話說“禍不單行”,也是在這個時候另一場意外悄然而至。
陸
2010年谷歌宣布了推出了中國市場,而此時正值國内創業闆興起,“天涯”也有望成為首批創業闆的企業。
于是邢明便向谷歌提出了回購股份的想法,但誰也想不到谷歌并不願意退出。于是雙方的談判也一度陷入了僵局。
好在最後谷歌松口,決定超過3倍的溢價190萬美元的價格退出“天涯”。
但等“天涯”完成了股改後已是2011年,這時創業闆頒布了新标準,以當時“天涯”但盈利情況來看已經觸碰不到創業闆了,錯失了最佳的的上市視窗期。
更糟糕的是,随後幾年部落格、微網誌的興起吸走了“天涯”大量的大V。而此時的邢明也并沒有帶領公司轉型,而依舊在論壇領域深耕,業績也一年不如一年。
從2013年開始“天涯”也一路開啟了連年的虧損模式,一代“輿論帝國”也就此走向了落寞。
雖然2015年“天涯”成功挂牌新三闆後進行了多次融資,但從結果來看,也無濟于事。
2017年,“天涯”再次以22億的估值獲得了華夏幸福2200萬的非公開認購100萬股,但當時的微信估值已超過了8000億。
也就是說,行走了17年的“天涯”估值竟不及微信的1%!讓人不禁感歎道“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據說“天涯”此次摘牌新三闆後将正式啟動IPO計劃,亦或備戰科創闆。但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競争日益白熱化的今天,“天涯”想再次重回網際網路風口,關于結局我們也隻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