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作者:湖北衛視大揭秘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電影人在拍攝之前,劇組所有演員都要到實地體驗生活。在拍攝《南征北戰》的時候在片中飾演高營長的馮喆,也下到連隊當起兵。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在大家的印象裡馮喆是一個儒雅的英俊小生,剛剛出演過湯曉丹導演的《勝利重逢》。他所飾演的高營長是文質彬彬的書生,主要任務是為了做好群衆和戰士的說服,讓他們了解上級執行運動戰的意義所在。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雖然馮喆在片中武戲并不多,但是為了更好地呈現自己的角色,他也來到一個準備渡海作戰的連隊,每天除了在操場練刺殺,還要在大冷天下水遊泳,身上嘴上都起了水泡。導演關切地問他行不行啊?馮喆說:“不行我就不用演這個營長了”。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馮喆成功塑造了一個新中國電影的經典軍人形象。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不同于以往風格硬朗的戰争片,《南征北戰》裡塑造了一個女性形象,她就是女村長趙玉敏。影片中的趙玉敏既要為戰士縫衣納鞋,磨面送糧,又要帶領群衆上山下水,打遊擊阻擊敵人,并且還要配合部隊做群衆的思想解放工作,絕對的巾帼英雄。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南征北戰》中的女村長,淳樸憨厚,樸實無華,典型的勞動人民形象。

但是女村長的扮演者張瑞芳早期在重慶當話劇演員時,都是風姿高雅,時髦端莊的樣子。張瑞芳是當時的話劇四大名旦之一,但卻從來沒有農村生活的經曆。是以,在得知要出演女村長這一角色時,覺得自己與角色很有距離,非常的不自信。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為了更好地貼近角色,張瑞芳跟着攝制組一起來到山東臨沂老解放區,穿上老布衫與當地鄉民同吃同勞動八個多月。她與村婦聯主任結成對子,天天到各家串門,聽解放戰争時家家衲鞋送糧食支援前線的生動故事,又背着馬槍與民兵、村幹部一起學射擊,晚上圍着油燈開會學習。地委幹部還為他們召集當年參加臨沂戰役的鄉民座談會,現身說法為他們提供了許多生動的創作素材。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張瑞芳

由于《南征北戰》的戰争場面大,拍攝周期比預計的時間長,夏天快到了,許多冬天的戲還沒拍。眼瞅着綠油油的田野、花團錦簇的果樹,導演急得直跳腳。想到山區夏天可能到來得晚一些,成蔭于是連忙召集大隊人馬向大山奔去,沒想到山區此時也是桑樹吐綠,沒有一點冬天的影子。可是大部隊都開來了,再換外景地不僅費力費時,拍攝進度也是以要受到很大影響。正當導演一籌莫展是,一位姓董的團長提出把攝影機取景框能拍到的樹上的樹葉全捋掉。這個建議得到了當地群衆的支援。于是,戰士們便捋起袖子摘起了樹葉。“冬景”問題解決了,戰士們很快投入了緊張的拍攝之中。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春天拍冬天的戲不難,難的是夏天拍冬天的戲。因為在影片中,我軍都穿着大棉褲、大棉襖,而且還要頂着驕陽,跑步攻山頭,一場戲下來,大家都是汗流浃背的。當年在片中的演員仲星火回憶:“夏天四十多度,山上一棵樹都沒有,一直拍到晚上,又是煙又是火,機槍爆炸,一天就吃這麼幾壺水,拍一個鏡頭就把衣服脫下來,裡面已濕透。一天都沒有小便,所有的水都變成汗跑光了。”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但是演員的辛苦都沒有白費,作為當年拍攝的唯一一部電影,《南征北戰》取得了極大成功,影片在群衆中放映了無數遍,人們對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以至于片中的很多經典台詞被當成生活用語脫口而出。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比如“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鐘,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鐘”、“我們今天的撤退,就是為了明天能夠大踏步地前進”、“又喝上家鄉的水了”、“我為領袖立過戰功,我為領袖立過戰功。”

導演成蔭拍《南征北戰》,帶頭撸起褲管下冰河

一支剛剛取得戰争勝利的軍隊,親自來拍攝這場反映自己勝利的戰争影片,這恐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與同時期的其他戰争題材影片相比,《南征北戰》在戰争場面的氣勢、戰役的規模、表現戰略決策和軍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是當之無愧的新中國第一部“史詩”級戰争片。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