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邬霁霞
7月26日,天正電氣釋出2021年半年報,公司今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16.65億元,同比增長57.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5億元,同比增長57.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21.88%。
天正電氣在半年報中表示,2021年上半年度,面對大宗商品價格原材料大幅上漲的形勢,公司在市場拓展、技術和産品研發、智能制造、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不斷推進管理變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受此消息影響,天正電氣連續兩日觸及漲停闆,7月27日以16.16元/股收盤,漲幅達10.01%,公司總市值達到65.31億元。
低壓電器市場潛力大 國内外企業競争激烈
天正電氣主要從事配電電器、控制電器、終端電器、電源電器、儀表電器等低壓電器産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同時公司還為各行業提供智能化低壓電器産品及智能配電系統全面解決方案。
低壓電器廣泛應用于生産及居民生活中,其在電能傳輸過程中具備不可替代性。目前,國内低壓電器市場處于充分競争狀态,形成了實力較強的跨國公司與本土優勢企業共存的競争格局,且在逐漸地走向行業整合。
安信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我國低壓電器行業是個充分競争的市場,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目前已經形成了外資和内資共同經營和互相競争的鼎立格局。近幾年來,以施耐德、ABB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增速放緩,市場佔有率逐漸下降。以正泰電器、良信股份、天正電氣等為代表的本土民營企業,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
中企資本聯盟主席、獨立經濟學家杜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經過近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産業體系,其産品用途廣泛,市場潛力巨大。随着低壓電器技術的普及,加上企業進入低壓電器行業的門檻越來越低,低壓電器産品差異化難度會加大,産品毛利率降低,低壓電器行業内大部分企業處于‘薄利多銷階段’,很多企業都處于轉型或産業結構調整時期。”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提道:“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相對國際主流技術水準還有進步空間,尤其是産品的工作穩定性和耐久性和國外頭部企業還有些差距,而交流1000伏或直流1500伏是我們日常生産和生活接觸最多的電壓範圍,這個市場的容量空間已經接近千億元規模,天正電氣的市場占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加速布局新能源領域 搭建新的業務增長點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雙循環、新基建”疊加“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将成為低壓電器企業能否在下一輪競争中實作彎道超車的關鍵。
祁海珅認為:“‘十四五’提出的建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政策的逐漸釋放和推進,使得國家在加大智能電網建設、分布式能源互聯協調發展、電力儲能市場等領域加大投資,這對于控制類型和保護類型的低壓電器的剛需産品需求加大,無論是交直流配電箱/櫃、并網箱/櫃、逆變單元、儲能變流PCS單元、電源管理EMS/BMS等單元都會大量使用低壓電器産品,這是絕對的、實質性利好。”
天正電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雙碳目标驅動下,未來新能源行業将快速發展,其中的電力裝置及電器元件也将産生較大的需求。其中包括電力物聯網、智慧能源、5G新基建、清潔能源等領域,都是公司目前的主要發展方向。”
半年報顯示,天正電氣上半年度研發費用為5449.66萬元,同比增長36.49%。公司研發系統主要聚焦在前沿技術的研究和行業産品開發方面,完成了AC1140V架構斷路器、AC800V塑殼斷路器産品開發,可滿足風電、光伏、儲能新能源等特殊行業應用新需求。
今年上半年,天正電氣還成功入圍中國華能集團2021年度新能源箱式變壓器架構協定采購項目及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2021-2022年度架構采購項目中的低壓架構斷路器項目。此外,公司在2021年4月與中國電信簽訂聯合創新架構協定,重點圍繞通訊能源産品(開關斷路器、配電櫃、列頭櫃等)的優化開展工作,現已完成項目團隊的組建,并初步完成了産品在運維和使用中痛點的調研工作。
天正電氣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将繼續用更優質的産品和服務,深入聚焦客戶需求,進一步加強在5G、新能源、軌道交通、資料中心等行業的技術投入和業務布局,不斷在中高端市場發力,搭建全新的業務增長點。”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