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出生在香港的一個中産家庭,父親是做服裝行業的,憑借着勤懇的勞作和靈活的經商頭腦,積累了不少财富。#張國榮#

即使會賺錢,但是張國榮的父親也算不上是好男人。他風流成性,除了家中的老婆之外,還在外面包養了小三。并且常年在香港最豪華的酒店包房,隻是為了和一些漂亮的女士“談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自幼缺愛</h1>
因為父母都非常的忙,是以把家中的十個孩子全部丢給了外婆和兩個傭人。張國榮在父母那裡得不到的關懷,在哥哥姐姐這裡也沒有得到。
因為年齡的差距,哥哥姐姐們都有可以和自己聊得上話的人。比如大姐和二姐可以聊得來,七哥和八哥也能玩在一塊兒。唯獨沒有人和張國榮可以玩到一起。
長時間和父母不在一起導緻了血緣親情非常淡薄。多年以後,張國榮在回憶與父母的關系時說道:“與其說是父母親情,不如說僅僅是像朋友一般的關系。”
張國榮覺得,父母非常自私,從來沒有想過跟自己住在一起。更别說帶着張國榮出去玩耍,哪怕是和父母見一面都是奢侈。因為父母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理會他。
時間久了,張國榮漸漸習慣了獨處,變得很安靜。後來向别人描述自己的童年時,他也用“畸形”二字形容,可以見得張國榮的童年生活對他傷害巨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英國依舊孤獨</h1>
13歲那年,因為父親覺得張國榮學習成績太差,留在香港會面臨着無學可上的窘境,更會讓父親覺得很沒有面子,是以就把張國榮送去了英國讀書。
上飛機以前家裡的人都來送張國榮,但是張國榮并沒有分别的傷感。隻是想趕快離開香港這個地方,那時逃離香港似乎變成了一種解脫。
到了英國以後,張國榮又一次陷入了孤獨。因為全校僅僅隻有兩位中國人,剛到學校的張國榮非常不适應。由于在家中也非常的孤獨,讓他很快地也适應了這裡的環境。(熟練得讓人心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夢想破滅</h1>
四年以後,張國榮成功考上了利茲大學的紡織專業。當時的張國榮非常喜歡紡織專業,并且想要一直讀下去,成為一名設計大師。
不過好景不長,正在讀大二的張國榮收到了母親的來信稱:“父親因為喝酒導緻癱瘓,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于是就讓張國榮趕了回來。
張國榮到家以後發現父親并沒有垂危,便放心了。過了一段時間,張國榮覺得無聊,想要回英國繼續讀書。但是父親不允許,因為他覺得自己去世的時候,張國榮不能不在身邊送終。
張國榮的設計夢也就此破滅,他的父親一口氣撐了十多年,直到1989年離開了人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5">被騙拍尺度電影</h1>
當時張國榮不想上班,也不想去父親的公司幫忙。就到了一個學校做了插班生,在這裡認識了一幫玩音樂的朋友,誤打誤撞地進了娛樂圈。
1977年,電視台舉辦亞洲歌唱比賽,朋友準備去參賽,順手幫張國榮報了名。但是朋友在試音階段就被刷下來了,而張國榮一路披荊斬棘,進入了香港地區決賽,還獲得了亞軍。
當時的娛樂圈收入還是比較正常的,即使紅了賺的錢并不會特别的多。後來有一位制片人邀請張國榮拍電影,并說這是一部以紅樓夢為題材的電影,他出演男一号,片酬6500元。
張國榮立馬心動了,這是他進入娛樂圈以來,酬勞最高的一份工作。于是張國榮答應了下來,并簽了合同。
不過,張國榮在片場的時候發現,電影中加入了大量的情欲戲。但是張國榮不敢中途退出,因為對方有黑社會的背景,如果現在跑路很可能會遭毒打。張國榮硬着頭皮拍完了電影,不過這部片子現在已經被禁播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8">對唱歌心灰意冷</h1>
1984年,張國榮憑借着《Monica》風靡香港。雖然當時的張國榮非常用心地在唱歌,但是卻換來了許多的噓聲和謾罵,也讓他感到了心灰意冷。
1987年,張國榮在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珍惜過去,肯定現在,把握将來》的文章。也就是這一年,張國榮連開33場“告别演唱會”正式告别樂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0">壓倒他最後的稻草</h1>
1990年,在王家衛的邀請下,張國榮重返香港,拍了《阿飛正傳》。它不僅僅是王家衛的成名作,也是張國榮在經曆風雨以後,由樂壇轉向影壇的标志。
随着《霸王别姬》,《金枝玉葉》,《東邪西毒》,《新上海灘》等衆多佳作問世,張國榮成功蛻變。也讓它擁有了改變環境的話語權,他不再需要迎逢别人的評價。
張國榮拍了70多部電影,讓他心中萌生了想做導演的想法。2002年,張國榮做好了準備,開始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但唯一令他覺得不完美的就是投資人是日本人和内地人,而不是香港人。
不過,這部電影因為内地投資人出了變故,最終沒能完成。對于張國榮這樣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這部電影的流産對張國榮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也成為了壓倒他生命的最後一顆稻草。2002年11月,他試圖自殺,沒能成功。五個月後,他再次選擇輕生,這次他卸下了身上的所有重擔。
張國榮驟然離世後,警方從他身上發現了一封遺書:這一年來好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唐,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