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錦鯉日語寫作(錦鯉),讀音為(にしきごい)。自古以來,日本人傳統的生活習俗是建屋必置庭院,庭院必設水池,水池裡便會放上可具觀賞性的錦鯉。是以錦鯉與他們有不可分割的親密關系。錦鯉的原産地在中國,後傳入中亞細亞,一千多年前傳入日本。經日本人對變異的鯉魚反複作交配、改良後錦鯉才真正的走入了大衆的視線。錦鯉作為活的藝術品,在日本被尊為“國魚”。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錦鯉性情溫馴和平,錦鯉穩健溫馴,能與人親近到從我們手中取食,伫立池邊觀賞可愛的錦鯉,可使人忘記事業上的辛勞,對于從事繁雜事務的職業日本人而言,飼養錦鯉的池邊實在是最好的放松與休憩場所。錦鯉壽命也很長、平均年齡為70歲、故對于追求長壽的日本人來說也是“祝壽魚”,是幸運的象征。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在日本呆過的人應該都知道、五月五日是日本的兒童節,也稱男孩節。在這一天,日本全國各地都有懸挂鯉魚旗的風俗,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征,為了祈禱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是以就出現了在五月五日挂起鯉魚旗以引起上天注意的習俗。現在、随風招展的鯉魚旗也成為了日本一道獨特風景呢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錦鯉約出現在距今160年前的文化文政(1804~1829)時期左右,當時鄉民把變種鯉與鬥牛一樣視同一種娛樂來飼養。進而轉移其他地方,從天保年間(1830)起開始流行,傳言也從藩内移動到藩外。(藩:古時諸侯管轄之地)

總之,此小千谷地區離海很遠,尤其冬天的深雪造成交通阻隔,很難赴海捕魚,是以據說為了生活上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的確定而開始飼育鯉魚。然而因為深雪,無法在室外飼育,而變成與人們同在一個屋檐下飼育。而且因為約有半年的冬季期間不能在外面,必須在屋内生活,這樣的地方在不知不覺之下,養育當中,鯉魚起了突變,由真鯉演變成绯鯉、淺黃、鼈甲等變種鯉,進而以此為基調做改良的結果,才有今日此般豪華燦爛的錦鯉出現。

在明治初期已有了紅白、黃寫等,而到了大正時期,相繼有黑白斑(白寫)、黑黃斑(黃寫)、阿部鯉、大正三色、三色及紅白等六種出現。黑白斑的優良親鯉乃太田村的峰村一夫氏所有,雌雄兩尾值三千日币,因為時代是大正末期,故可見錦鯉好像自古身價非凡。順便一提的是,當時錦鯉的價格乃根據斑紋的出現狀況而定,生後14~15天,長達5、6分者,1束(一百尾)大概10圓成交者也不足為奇。

當時之三色乃黑、白、赤斑紋呈現一片零亂,與今日之大正三色不同。亦即,今日之大正三乃白地上有鮮明的黑斑與赤斑,且各鳍上面有黑條紋作為特征。這些錦鯉廣泛介紹到日本各地的時間是在大正三色(1914)三月,此時在日本東京上野公園舉辦的大正博覽會上有銘鯉27尾被展出,如此華麗的外表的魅力帶動了變種鯉或花鯉之普及。亦即,以東山村長平澤氏為中心,與竹澤村養鯉業者共同出品,獲得總裁大動位功二級,由載仁親王殿下頒發銀牌。其中七尾在九重禁苑(皇宮)中肩負盛名與光榮。

于是後來有了德國鯉以及光鯉的引進,在不斷研究之下接連有了新種之出現。到了昭和,更有了昭和三色、各種銀鱗、黃金鯉等之出現,然後也制作出了錦水、金昭和、大和錦等華麗的品種,以至今日。

錦鯉血統主要是禦三家的發展曆程。

錦鯉血統最先做出來的就是紅白,優秀血統有友右衛門、彌五左衛門、部平太等,是當今紅内錦鯉的主要系統源。當時的錦鯉一般隻有60厘米左右,白地、邊際、緋的厚度、亮度等素質都非常好。這些血統被許多業者繼承,之後如和泉屋、三九郎、田村屋等業者都生産了很好的錦鯉。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萬藏紅白、次郎助等優秀的系統。頭大、背高、骨骼強韌是萬藏紅白與次郎助紅白的特征。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到了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大日紅白系統,它是由前述不同的系統親鯉交配而産生的,其特征是骨骼大,紅與白分明。在同一個時期出現了仙助系統。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仙助系統的特征為:臉部非常福相,就是俗稱的娃娃臉,骨骼好,绯色很深,帶有一點桔黃色,色揚後不易變成深紅色。仙助血統的出現使紅白更加超大型化,其成長穩定,有強壯的體魄與健壯的内髒,能長得又大又漂亮。今天所看到的大型紅白錦鯉都與此系統有關,可見其對紅白影響之深遠。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大正三色是20世紀2 0年代生産出來的錦鯉,有甚兵衛三色、吉内三色、和泉屋三色、寅藏三色、定藏三色、真藏三色、松之助三色等。大正三色與友右衛門紅白交配後,産出定藏三色。這個系統的三色與原來的三色比較之下,緋、墨、白地都有非常明顯的提高,而成為日後大正三色的源流。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目前在日本的大正三色的生産可大緻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定藏系統為主體,另一類是以松之助與其他系統的交配種為主體。不論是哪個系統的大正三色,不外乎都是定藏、寅藏、吉内、甚兵衛、松之助這些優秀錦鯉的後代。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昭和三色是由新瀉十二平發展出來的。早期的昭和三色,緋并不是很紅,偏黃色。 20世紀30年代的後期,小林先生将昭和三色與優秀的紅白交配之後,生産出體形較大,绯質、墨質都很好的昭和,在日本國内掀起了小林昭和的風潮。中小型錦鯉的十二平昭和,以及廣島的竹田昭和等原有的昭和品種與小林昭和交配後,逐漸生産出了更好的昭和三色。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至20世紀70年代大型昭和的生産成功之後,又改變了人們對昭和的看法。現在生産大型昭和的有大日,被稱為是大日昭和;阪井昭和已達90厘米以上,長得又大又紅又漂亮;竹田昭和經過獨自的改良,绯質、墨質都與大日系略有不同。

觀賞鯉的前生今世(二)

至于日本錦鯉何時出現在世界舞台之上,以及與我國近代淵源,請看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