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1912年10月4日-1979年2月7日),原名崔景文,生于山東省青島市,中國大陸導演、編劇、演員。1959年,他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青春之歌》。1960年,他聯合執導劇情片《陽門少女》,獲得第一屆電影花開獎最佳劇情片獎第一名。

1962年,他憑借劇情片《紅旗光譜》獲得第一屆電影花開獎最佳男主角獎。1963年,執導抗日電影《小兵張佳》,獲得中國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1974年,執導平劇藝術電影《平原戰争》。1978年,他執導了劇情片《風雨一英裡》。
1979年2月7日,崔某因肝癌在北京去世。1995年,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活動榮獲中國電影世紀演員獎。1912年10月4日出生于山東省諸城縣王家壩山村,家境貧寒。1922年,家鄉遭受旱災,父親随家人逃到青島舅舅謀生;同年,進入青島四重奏國小,同時幫助母親搭建煙攤。
1925年,崔薇因貧困辍學;同年,他以童工的身份加入英國煙草公司。1926年,他因與工頭發生争執而被解雇。1927年考入青島李仙中學。1929年,由于抗議政府被開除出校,青島市教育局通知中國小不準留學;同年考入青州市第十中學,加入進步學生會。
1930年2月,考入山東省實驗劇場編劇組。7月,實驗劇場關閉,傳回青島。1931年,組織了海鷗劇院;同年,他改名為崔偉。1932年春,他加入了新成立的青島市左翼戲劇家工會,負責組織學校劇團的排練和演出。
1933年2月,與杜建迪合作,《放下你的鞭子》(陳磊亭)改成方形劇《饑餓線》;同年,青島地下黨被搗毀,逃往北平,帶着崔偉的名字和假文憑進入了民國大學體育專業。1935年8月,他赴上海從事戲劇電影活動,進入月明電影公司附屬東方劇團;12月初,東方劇團解散。1936年加入上海市劇作家協會。同年,籌備電視劇《查東之夜》;此外,還寫了一部兒童劇《牆》。
1937年1月9日,與上海婦女兒童慰問團一起,太古号向北離開了上海。1月28日,他從遠線傳回北平。4月,參加北平學校民族解放先鋒隊在象山組織集會,與張瑞芳一起演繹話劇《放下你的鞭子》;6月,他從北平回到上海。8月,戲劇《保衛盧溝大橋》由上海戲劇時代出版社出版。"八一三"之後,參加搶救劇第一隊,從上海,到南京、武漢、開封、西安等地推進抗日救助。
1938年2月,應延安中宣部的邀請,他前往延安組織魯迅藝術學院;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39年7月,在與延安告别并向敵人前進後;9月底,他抵達金超的抗日基地,擔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學院戲劇系主任。1940年4月,他創作了三幕劇《礦工》;11月,制作快車道劇《堅持徹底》;同年,金潮邊區文化聯盟成立,崔偉擔任文化聯盟成員。
1941年,創作了電視劇《黃鼠狼到雞新年的故事》;同年,他擔任中共晉潮北方支部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1月22日,《遇難而求》一文發表在《金超日報》上;11月底,他與村民們一起生活在反掃蕩中,并開始根據收集的材料創作多幕劇《光》。
1942年8月,《光》由"聯合國大會"工藝美術集團排練,崔偉擔任導演;11月底,他被調到中央軍區火線劇團,擔任會長。1943年1月,他擔任晉巢邊區文化三風重組委員會委員。1944年,根據反"掃蕩"英雄事迹在籌備現代平劇《老英雄》;同年,他執導了平劇《嶽飛之死》。1945年春,他寫了多部快車道劇《治療疾病的藥物》;6月,他以導演身份排練了話劇《李國瑞》。
1946年春,他被任命為福建省中央區文化協會副會長。指導村團活動的文章"持球方向"發表在渝中《歌劇》第一期上。8月24日,歌舞報紙《軍民合作打老蔣》在《渝中指南》上發表。1947年秋,調到華北大學文理學院,任創意研究室主任。11月下旬,石家莊解放,随軍進城,在市委的上司下接管文藝部門。
1948年2月24日,宣傳黨的工商業政策的鼓《尋事》在石家莊日報上連載;10月,經華北局派出,帶領團隊南下中原,開辟了文藝工作新解放區;12月,開封中原大學文學研究室、主任成立;同年,創作了歌劇《世界看不見真》。
1949年春,參加中原局召開的中原文學工作會議,任中原協會副會長。5月,随軍南下武漢,任文化教育部藝術司司長,接管武漢軍事指揮委員會。7月,他擔任中原大學文理學院院長,該學院經過改建。7月初,他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常務理事。
1950年2月,他被任命為中南軍政委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并擔任中南軍政委文化部歌劇改進司司長。1951年當選為中國-華南文化聯合會副會長。1952年10月,他擔任中南歌劇代表團團長。1953年4月,他被任命為中南文化局局長和中南人民藝術劇院院長。1955年,他在劇情片《宋經詩》中飾演清末農民起義領袖宋景石。
1956年,他主演了徐偉執導的劇情片《海魂》,在片中飾演杜義鵬;4月11日,當選為中國電影人協會理事。1959年,他執導了由謝芳、于洋聯合主演的劇情片《青春之歌》,改編自楊默的同名小說。11月,擔任昆曲電影《花園夢》的藝術總監
1960年,他聯合執導劇情片《陽門少女》,獲得第一屆電影花開獎最佳劇情片獎第一名。1961年,他與陳懷璇共同執導了劇情片《北荒大人》,在片中飾演黃一清。同年,當選為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10月19日,文報告第3版發表的《戲劇藝術電影的探索——電影》一文發表。
1962年,由他執導的電視劇《野豬森林》上映。同年,他與蔡松齡共同出演了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片《紅旗光譜》,該片獲得了第一屆電影花開獎最佳男主角獎。1963年,他執導了改編自徐光耀同名小說的抗日電影《小兵張家》,獲得中國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同年,他執導了平劇《穆貴英與洪州的戰争》。
1964年,他與陳懷宇、劉寶德共同執導了劇情片《天山紅花》。12月21日,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4年,他聯合執導了平劇藝術電影《平原之戰》,由李光、吳衛章、高玉軒等聯合主演。
1975年,他執導了劇情片《紅雨》,講述了"赤腳博士"向中國貧困農民送藥的故事。1976年,劇情片《山花》上映。1978年,執導劇情片《風雨一英裡》,高偉琪、穆懷虎聯合主演。1月,成為北京電影制片廠上司團隊成員。
2月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出席政協第五次會議。同年,《人民電影》第一期刊登了《新年展望》一文。1979年2月7日,崔某因肝癌在北京去世。1995年,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活動榮獲中國電影世紀演員獎。
無論崔演什麼戲,他永遠都是他,而他恰好就是他所飾演的角色。幾乎沒有迹象表明他的發揮。他是如此的放松,善良可愛,把他放在一個故事裡,他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一個可愛的戲劇。他有着深厚的藝術成就和非凡的氣質和演技,以及獨特的外表條件,使他創作出朱老功、朱老忠這兩個角色具有天然的藝術美感。
而且,他是中國時代獨具特色的"血脈"和富麗堂皇的導演和演員,在《北影四帥》中,他的導演風格也充滿激情,他的電影風格和工作風格是"粗犷而大膽,豐富而激烈"。他将不同個性的角色與自身的氣質、水乳融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中國氣勢和濃厚的民族風采。同時,他執導的劇情片具有強大、豐富、粗俗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