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核桃……

小時候我并不怎麼喜歡吃核桃。母親卻笃信核桃補腦的民間說法,從國小就盯着我吃。後來看書,發現不僅母親這麼說,連李時珍也說核桃能“補腎通腦,有益智慧”。這才信了。

因為幹核桃皮總有點澀澀的味道。我不習慣。

直到第一次見到核桃樹。那是一年秋天回綿陽的老家。走在山路上,看到旁邊有一種樹,樹上挂滿了綠色圓通通的果子。

山核桃……

核桃補腦,不管我信不信,母親卻是一直是信的

我以為是野生的小蘋果。老鄉卻搖搖頭,說,那是核桃。我很驚訝:核桃不該是褐色的嗎?怎麼還有綠皮。老鄉笑了笑,這是新鮮核桃,外面有一層果皮,剝掉了,才是褐色的硬殼。

我便求老鄉幫摘幾顆。好奇。

對于新鮮核桃外面的綠皮,傳統做法一般是用來漚爛掉。然後清洗幹淨,便有了我們平時見到的核桃的樣子。現在人們發明了一種特殊的刀,可以輕易切割掉綠皮;而一旁的老鄉告訴我,可以埋在夥房的炭火下,讓綠皮燒成灰,敲開就可以吃了。

山核桃……

圓圓的綠果挂滿了枝頭,這便是山核桃

新鮮核桃最妙的地方在于,敲開硬殼,裡面還有一層薄薄的皮是可以輕易剝離的。澀澀的皮被剝掉,露出雪白的仁;水分充足,白白嫩嫩,甜絲絲的。

廣元的核桃頗為有名。某日去旺蒼出差。晚飯後下起了雨,還不小。等了半天,約摸七點過,雨才漸漸停了,便打算去紅軍城附近走走。忽地想吃新鮮核桃。此時大多店鋪已經關門。散落的幾家水果店,卻都是沒有核桃賣的。悻悻地便打算回去了。

忽然在路邊尋着一位中年女子,蹲在昏暗的路燈下,旁邊放着裝了一半的袋子。正走近去打算細看下,那女子看看我說,買一點核桃吧。尋了半天的核桃,居然得來并不費工夫。我問她,能幫我夾碎殼嗎?她搖搖頭。我開始猶豫,拿回酒店怎麼吃啊。她可能看出我的猶豫,便向我又央求說:買點吧,算你便宜些,我得賣完了再回去,要不走路回去拿不了。一句話,便讓我于心不忍。裝吧,買點。不再猶豫,便脫口而出。

那中年女子找旁邊一個賣小菜的老婦,要了個塑膠的袋子,裝了起來。一大袋,接近一斤多,她說,收你九塊錢吧。我遞上了一張十元的鈔票。我說,不用找了。她忙說,那怎麼行。我轉身便要走。她匆匆叫住了我,又捧了一小把核桃,說,便宜可占不得,得再給你添幾顆吧。

拎着核桃回到酒店。請前台幫我從餐廳借到了核桃專用的夾子。有點像個鉗子,把核桃順着一夾,再轉下一夾,堅硬的殼便碎了。

山核桃……

綠色的皮裹着褐色的殼,褐色的殼包着白色的仁

把殼掰掉,便露出了整個的核桃仁。順勢掰成四瓣,順着邊緣已經微微翻起的薄皮,輕輕撕開,裡面的果仁猶如被雕刻過的象牙。

送入嘴中,細細咀嚼。

醇香彌漫着舌尖。

閉上眼睛,你能體會到大山的醇香,還能感受到陽光的香甜。

配圖:部分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通知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