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875億!潘天壽“指畫”《無限風光》再創紀錄

作者:亮網
2.875億!潘天壽“指畫”《無限風光》再創紀錄

■潘天壽 無限風光

2.875億元,又是潘天壽!這兩年在藝術拍場上的表現,不得不用“潘天壽現象”來形容。日前《無限風光》成交的這個價錢超過了潘天壽作品曾在2015年創下的2.7945億元的紀錄。著名美術史家陳傳席曾撰文稱:“他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畫家之一。他的畫有兩點最為突出:其一是‘ 強其骨’,其二是以‘險絕為奇’”。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潘天壽億元拍品屢有出現

11月20日晚,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暨25周年慶典拍賣“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在嘉德藝術中心舉槌,其中,潘天壽指墨之王的 《無限風光》以咨詢價上拍,最終被電話委托席的2.5億元落槌,加傭金以2.875億元成交,重新整理其作品拍賣紀錄。此紀錄打破了2015年5月中國嘉德春拍上潘天壽《鷹石山花圖》(182.3×141.8cm)以2.7945億元成交,創下潘天壽個人作品拍賣新紀錄。

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潘天壽億元成交的作品身影就在拍場上屢有出現,那年的《鷹石山花圖》以2.7945億元的高價成交,就一度引起行内歡呼雀躍,那是他的作品首次登入“億元俱樂部”,更重要的是,這一成交價格,一舉摘得當年書畫拍賣市場的桂冠。而僅僅相隔半年,他的另一幅《鷹石圖》再次以1.15億元的成交,再次引起行内高度關注,有行家甚至把2015年稱為“潘天壽年”。兩年後,“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一個市場與學術時間上的巧合所形成的互動輝映的藝術現象,不得不給人們勾勒出了一個立體的潘天壽。而那一年,潘天壽的另一幅作品《耕罷》以1.5893億元成交,至此,潘天壽作品與億元,在印象中幾乎像“捆綁”在了一起。是以,不難了解,為何這幾天《無限風光》以“天價”形象亮相,會如此讓人“振奮”,而且,作品名字的本身,也給人們對藝術市場另一種“無限風光” 的想象。

潘天壽使“指畫”發揚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幅用手指畫的畫,也稱指墨。所謂指墨,即是畫家以手指蘸墨作畫。潘天壽指墨作品并不多見,他在該畫題識中也寫明,自己是“偶作指畫”。

指畫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張璪,他多以水墨山水作畫,也創了破墨法,他作畫時喜歡用秃筆,有時候畫到盡興之處,會幹脆用手染色揮塗起來,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便發展出後世的“指畫”,張璪在美術史的地位除了畫家之外,更是美術理論家,他著有《繪境》,他提出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論點,并成為畫學的不朽名言,在中國美術史有巨大意義,對于後世的繪畫理論有極大影響。

雖然張璪是“指畫”的開創人,但使得這樣的作畫方式正式成為一種繪畫語言的,則追溯到清代的高其佩。張璪尚未完整地畫出一幅“指畫”,但高其佩後期幾乎全用指頭作畫,繼而成為“指畫”正式的開山鼻祖,他的“指畫”題材包羅萬有,包括山水、人物、花卉、蟲鳥,有些氣勢磅礴,有些刻畫細膩,有極高成就。他是“揚州八怪”羅聘的老師,才華出衆,能詩工畫。除此之外,還有清代甘懷園、趙成穆、李世卓、蔡興祖、何龍等,都是比較典型的指畫畫家。

在美術理論家梁照堂看來,使“指畫”發揚光大的人,正是潘天壽,他稱,“潘天壽用指頭、指甲和手掌染水墨作畫,有些大面積更用手掌塗抹,他除了在藝術實踐中,有指畫的探索之外,還有專門的指畫著作。叫《指頭畫談》,對指畫的特點和技法作了精辟的論述,他在書中寫道:‘指頭之運墨作線,具有特殊之性能情趣形成特殊風格,非毛筆所能代替。’由于指畫落筆手筆均用指頭,自然形成了繪畫中的篆墨意趣,加上指頭不能吸水,隻能多沾墨,畫出的線條自然形成斷斷續續,曲曲直直,如錐畫沙、如屋漏痕、如蟲蝕木的追求,在指頭畫尤為凸顯。尤為容易發揮枯墨、焦墨等墨法作用。”

潘天壽曾對指畫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西子盛裝,美且麗矣。然盛裝往往掩其天真之美。不如在苎蘿村捧手颦眉之時,浣紗溪臨流浣紗之候, 蓋見其器之純樸,意趣之高華也。”潘天壽又說到了“指頭畫系亂頭粗服之畫種,須以亂頭粗服之指趣,寫高華純樸之西子,得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