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極目新聞記者 高偉

通訊員 肖莎

“爺爺犧牲時,我父親還沒有出生。”在洪湖市戴家場鎮劉紹南烈士居住的老屋前,烈士的孫子劉勝向極目新聞記者講述,爺爺一回到家鄉就首先把自己的田産全部分給農民,因為他相信,先有大家才有小家,先有國家富強,才有個人小家的安穩。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劉紹南烈士曾居住的老屋

洪湖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無數動人心魄的革命故事曾在這裡發生,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反映了土地革命時期洪湖地區艱苦卓絕的革命鬥争。洪湖革命鬥争的先行者劉紹南,别名劉自棠,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戴家場土地溝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24年考入武漢中華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7年9月10日,劉紹南等率領共産黨員和農民群衆共300餘人,在戴家場發動“中秋”武裝暴動。1928年夏,紅十六師挺進湘西,劉紹南留守洪湖,由于叛徒告密,在召開黨的秘密會議時被捕。面對敵人非人酷刑的折磨,劉紹南威武不屈,先後寫下《答敵人審問》和《壯烈歌》,慷慨就義時,年僅25歲。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劉紹南烈士

把自己的田産全部分給農民

“爺爺小的時候穎悟過人,刻苦好學,立志做‘水泊梁山’式的農民英雄。”劉勝說。

當時,監利縣三官殿附近有一劣坤劉鬥生,倚仗權勢公然強占當地侯姓人家一塊湖面,侯姓人家于無奈之際,聽說沔陽戴家場有個劉紹南愛管“閑事”,遂托人請劉紹南為他們狀告劉鬥生。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戴家場秋收武裝暴動時使用的旗幟

劉紹南先以自己的名義給劉鬥生寫了一封長信,曉以利害,其文言辭激烈,咄咄逼人又不失鼎切。劉鬥生看信後,感到劉紹南商有雄才,不可小視。更疑其乃侯氏背景,隻得将侵占的湖面“完整歸趙”。此事,使劉紹南在沔南地方上小有名氣,飲卷“小英雄”。

雖出身地主家庭,劉紹南自幼同情群眾疾苦,曾撰寫《蠹蟲錄》,揭露湖霸塗大渭、劉鬥生仗勢強占民田的罪行。1920年,劉紹南考入董必武、陳潭秋等創辦的共進中學,求學期間,他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接受革命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

“當時我家祖上擁有大量田産。”劉勝說,爺爺從武漢回到家鄉時,做通了長輩的工作,将家裡的所有田産全被分給了農民,得到貧苦人民的擁護。

打響洪湖地區武裝鬥争的第一槍

在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前,劉勝向記者介紹了爺爺的革命曆程。

1926年春,受黨組織派遣,劉紹南回家鄉發動和上司工農革命運動,先後任中共沔陽縣委委員、沔南區委書記、沔陽縣臨時縣委書記等職。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戴家場秋收武裝暴動是使用的武器

1927年9月10日夜晚,劉紹南率領起義農民,一舉攻破戴家場土豪鄉紳“塗老五”的塗家大院,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戴家場秋收武裝暴動,打響了鄂中地區秋收起義的第一槍,拉開了紅旗漫卷湘鄂西的序幕,

并組建了洪湖地區土地革命時期的第一個革命基層政權組織——戴家場鄉農民協會。随後,劉紹南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十六師政治部主任。。\

1928年夏,國民黨勾結當地大土匪李伯岩等對洪湖革命根據地實行“清鄉”,洪湖革命遭受嚴重損失。為粉碎敵人反革命“清鄉”計劃,保衛新生的紅色政權,劉紹南先後在監利的渡口和北口等地召開黨的秘密會議,商讨對策。7月10日深夜,劉紹南在家鄉陳家垸召集30多名黨員秘密商讨時,不料被叛徒告密,遭敵圍捕。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農民陳新弟珍藏擡過劉紹南的竹床

劉紹南掩護其他20餘位黨員安全轉移後,正欲沖出重圍,不幸遭受槍傷,被敵人抓獲。天剛亮,敵人拖着昏迷不醒的劉紹南回戴家場,一路上都流着鮮血,農民陳新弟見了,極為悲痛,便将自家的竹床拿出來,勸敵人把傷勢很重的劉紹南擡回戴家場。

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無論坐老虎凳、滾釘闆,還是用高官厚祿引誘他,爺爺都始終堅持自己的共産主義理念信仰,始終不動搖,直至犧牲。”劉勝深情地說。

被捕後,李伯岩擺酒勸降,劉紹南不為所動,“我劉紹南身為共産黨員,相信共産主義必勝!我生是共産黨的人,死是共産黨的鬼,要我投降,就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也辦不到,你們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舅父嚴尤齋端出金銀勸劉紹南孝父母、明禮儀,劉紹南怒斥道,“這沾滿血的臭錢我分文不要!”

李伯岩見狀,勃然大怒,将劉紹南捆綁吊打,并用上“滾釘闆”、“上“老虎凳”等酷刑。

劉紹南被打昏醒後,用敵人給他寫自白書的紙,奮筆疾書寫下了《回答敵人審問》:“大丈夫,要革命,為工農,謀幸福,粉身碎骨也肯為。忠黨美名萬古垂”的壯麗詩篇!

我家的紅色記憶|刀放頭上不膽寒,劉紹南甯死不屈寫下《壯烈歌》

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

李伯岩見酷刑不能使劉紹南屈服,便将劉紹南五花大綁,遊街示衆,劉紹南康慨激昂,“鄉親們,請記住:共産黨一定會勝利,反動派一定會滅亡,共産主義一定會實作!”說完,高唱起自己在獄中寫下的《壯烈歌》:“鍘刀下,不變節……殺死我一人,革命殺不絕。”

臨刑前,敵人企圖以他的妻子正懷有身孕、父母年過半百勸降劉紹南,被劉紹南嚴詞拒絕。

1928年7月23日晚,滅絕人性的李伯岩,殘忍地将劉紹南殺害,并将屍體剁成八塊,分懸于戴家場街市木橋之上,年僅25歲的劉紹南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鄉親們無不飲淚痛泣,悲憤欲絕。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