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作者:地質秀才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601—636),河南洛陽人。祖先為北魏拓跋氏,後為宗室長因号長孫。高祖稚,大丞相、馮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軍。父長孫晟,字季晟,涉書史,趫鸷曉兵,仕隋為右骁衛将軍。母親高氏,為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孫,樂安王高勵之女。

  長孫皇後于仁壽元年出生于長安,大業九年(13歲)嫁給了唐國公李淵的二子李世民為妻。李世民升儲登基以後,被立為皇後。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後在立政殿去世,時年36歲。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初谥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順聖皇後。

  長孫皇後(601年-636年),小字觀音婢,其名于史無載。中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去世後谥号為“文德皇後”。

  太宗與長孫皇後長孫皇後(601年-636年),小字觀音婢,其名于史無載。中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長孫皇後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後。生父長孫晟是隋右骁衛将軍、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為北齊皇族後裔,名臣高士廉之妹。中國史上最為著名的賢後。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襄城公主

1.長女襄城公主:襄城公主(?—651年),唐太宗李世民長女,母不詳。下嫁蕭瑀長子蕭銳。卒于永徽二年,陪葬昭陵。襄城公主雅禮有度,太宗賢之,[1]敕諸公主視為師式。後人贊譽和政公主時提到“平陽起娘子之軍於司竹,襄城行匹庶之禮於宋公,常樂匡複之師於武後,皆前古之所未有。” 蕭銳襲父爵為宋國公,沉毅有大量,善隸書,性蘊慈仁。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将征高麗,命蕭銳運河南諸州糧入海。卒于唐高宗顯慶元年後。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汝南公主

2.次女汝南公主:汝南公主(620年 -636年),名諱不詳,中國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新唐書》排行第二,墓志稱太宗第三女),母不詳。公主早逝,陪葬昭陵。

  關于汝南公主的史料較少,《新唐書》隻記有“汝南公主,蚤薨。”六個字。今有稱為《汝南公主墓志》的書法作品傳世。作品無屬名,傳為虞世南所做。最後落款的日期為貞觀十年十一月十六。

  公主生辰:根據其嫡長兄李承乾生于武德二年(619年),其妹妹長樂公主李麗質生于武德四年(621年),推斷她大約生于“620年左右”。

  公主死亡年齡:據墓志銘記載,公主大約死于貞觀十年(636年),這時她應該在16歲至18歲(虛歲)之間。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南平公主

3.三女南平公主:南平公主(?—650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詳。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時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女。

貞觀十一年(637年),嫁給南城縣男王敬直。王敬直受累于太子李承乾謀反,夫妻離婚。南平公主改嫁劉玄意。

永徽元年,薨逝,陪葬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遂安公主

4.四女遂安公主:遂安公主,李姓,名字不詳,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時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女。

适婚的年紀,嫁給陳國公窦抗的孫子、信都縣男窦逵。窦逵去世後,再嫁千牛備身王大禮。去世之後,陪葬于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長樂公主

5.五女長樂公主:長樂公主(621年—643年9月28日),名李麗質,唐太宗嫡長女(第五女),唐高宗同母姐,生母文德皇後長孫氏。貞觀二年(628年),诏封長樂郡公主。

因皇後所生,深得唐太宗鐘愛。貞觀五年(一說貞觀六年),唐太宗為其籌備嫁妝,禮數加倍于永嘉公主,嚴重逾越制度,遭到谏議大夫魏征進谏。

貞觀七年(633年),長樂公主下嫁宗正少卿長孫沖,即齊國公長孫無忌的嫡長子。後任秘書監、刑部尚書、兵部尚書。

貞觀十三年(639年),協助衆臣勸止唐太宗停世封刺史。

貞觀十七年八月十日(643年9月28日),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歲,同年九月廿一日(643年11月7日),陪葬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豫章公主

6.六女豫章公主:豫章公主,生卒年不詳,唐太宗李世民之女,為下嫔所生。因生豫章公主,下嫔難産而死,她是由長孫皇後撫養長大的,長孫皇後待她如同親生之女。

因為被長孫皇後收養,太宗對豫章公主的感情也十分不同。豫章公主死後,太宗非常悲傷,長期穿着素服,以至群臣驚恐,紛紛上書勸谏,要求皇帝克制悲傷。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巴陵公主

7.七女巴陵公主:巴陵公主(?—653年),新唐書記載其為唐太宗第七女,母不詳。初封巴陵公主,其夫柴令武是柴紹與平陽公主之子,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母姐妹。巴陵公主在永徽三年與高陽公主、房遺愛一同謀反,被賜死,她丈夫也一起被賜死。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普安公主

8.八女普安公主:普安公主,名不詳,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女,生母不明。普安公主下嫁史仁表。史仁表是唐朝建立前歸順李氏家族的突厥将軍史大奈的兒子。

普安公主生卒年不詳,死後陪葬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東陽公主

9.九女東陽公主:東陽公主,隴西成紀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女,生母不詳。 東陽公主下嫁長孫皇後的舅舅高士廉之長子高履行。唐高宗即位,進為長公主(《新唐書》作大長公主之誤)[1]。韋正矩之誅,公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因章懷太子李賢之故,被剝奪邑封。并因為是長孫無忌舅族而被武則天惡之,垂拱(688年)四年,和兩個兒子徙置巫州。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臨川公主

10.十女臨川公主:臨川公主(624年~682年),字孟姜,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母為韋貴妃。

自幼聰慧,能書善文,專攻大篆和隸書,文才斐然,貞觀十五年(641年),封為臨川郡公主,出嫁谯郡襄公周道務。唐高宗即位後,進封長公主,賞賜豐厚;奉上《孝德頌》,紀念先皇,得到唐高宗李治褒揚和感謝。

永淳元年(682年),病逝于幽州,享年五十八歲,陪葬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清河公主

11.十一女清河公主:清河公主(624年~664年),本名李敬,字德賢,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時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女。

貞觀二年,冊封清河公主,時年五歲。貞觀七年,嫁給盧國公程知節之子程處亮,時年十歲。唐高宗即位,晉封清河郡長公主。

麟德元年(664年),去世,時年四十一歲,陪葬于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蘭陵公主

12.十二女蘭陵公主:蘭陵公主(628年~659年),字麗貞,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唐朝時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

研究《易經》擅長書法。貞觀十年(636年),封蘭陵郡公主,嫁給太穆皇後族孫、兖州都督窦懷悊。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進封長公主。

顯慶四年(659年),去世,時年三十二,賜予鼓吹,陪葬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晉安公主

13.十三公主晉安公主:晉安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女,生母不詳。晉安公主先嫁韋思安,後又嫁給楊仁辂。逝世後陪葬昭陵。韋思安,唐朝驸馬,官職岚州(今山西岚縣)刺史。尚唐太宗第十三女晉安公主,與公主陪葬昭陵。在政期間對百姓照顧有加,減少他們的勞役,深受當地老百姓們的尊敬。死于安逸,被當地人民所紀念,在一些史書有其資料記載。《唐會要》和《新唐書》列傳第八·公主傳中有其記載。楊仁辂,唐朝驸馬,出身弘農楊氏,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史書沒有對他的履曆的相關記載,尚唐太宗第十三女晉安公主,官拜驸馬都尉。晉安公主原來的驸馬是韋思安,不知何故改嫁楊仁辂。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安康公主

14.第十四女安康公主:

安康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女,生母不詳,陪葬昭陵。

歐陽修《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中記載:“安康公主,下嫁獨孤謀。”

除歐陽修《新唐書》“列傳第八·諸帝公主”中記載:“安康公主,下嫁獨孤謀。

唐會要卷六諸帝公主中記載安康公主下嫁獨孤謀,與新唐書記載一緻,然而卷二十一關于昭陵陪葬人員又記載安康公主驸馬獨孤彥雲。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新興公主

15.十五女新興公主:新興公主,本姓李氏,名字不詳,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五女,生母不詳。

曾被許嫁和親西突厥,後又取消和親。貞觀十六年(642年),西突厥薛延陀部落的真珠可汗求婚,唐太宗的大将契苾何力被薛延陀俘虜,唐太宗為了換回契苾何力,同意新興公主和親。真珠可汗放回契苾何力後,契苾何力勸阻和親,防止增強薛延陀的威望。唐太宗要求真珠可汗到靈州迎親,以雜畜十萬作為聘禮。薛延陀運送聘禮中途遇到暴風雪,牲畜凍斃走失過半。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以聘禮不足為由,取消和親,令新興公主下嫁長孫曦。公主去世後,與驸馬合葬于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城陽公主

16.十六女城陽公主:城陽公主(?—671年6月27日)[31],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後之女,唐高宗同母妹妹,太平公主姑母兼婆母,生年不詳。

貞觀中,出降萊國公杜如晦次子杜荷,後杜荷因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一案,坐罪處死。再降薛瓘,夫妻感情和睦。

麟德初,公主巫蠱事發,薛瓘被貶為房州刺史。公主随之前往房州上任。

鹹亨二年五月十六日(671年6月27日),公主在房州去世,唐高宗于顯福門舉哀,哭之甚恸,連續五日不視事,後将其陪葬昭陵。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高陽公主

17.十七女高陽公主:高陽公主(?―65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詳,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時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愛女,生母不詳。

公主深得太宗鐘心,出嫁中書令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行為不檢,與《大唐西域記》執筆人辯機私通。唐太宗大怒,腰斬辯機,廢殺奴婢數十人。公主非常怨恨,以至于太宗駕崩的時候,沒有哀容。

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奪房遺直所繼的梁國公爵位,誣告房遺直冒犯無禮。李治令長孫無忌徹查,發現房遺愛與高陽公主參與荊王李元景謀反案,被賜自盡。顯慶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金山公主

18.十八女金山公主:金山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母親不詳。金山公主早夭。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晉陽公主

19.十九女晉陽公主:晉陽公主(生卒年不詳),字明達,乳名兕子,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太宗與文德皇後之女。皇後去世後由唐太宗帶在身邊親自撫養,是唐太宗最為疼愛的女兒,幼年即享公主實封。

公主為人聰慧善良,性情溫和。每次李世民因故發怒,她都能明曉父親心理,慢慢勸解,對大臣等起到了很好的庇護作用。

由于自幼由李世民親自帶大,公主學了一手好書法,尤其是飛白。她所寫的飛白書和她父親的相比,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晉陽公主十二歲時因病去世,唐太宗悲痛萬分。晉陽公主入葬後,下令用公主湯沐邑所獲餘錢在公主墓旁營建佛寺為女兒追福。

晉陽公主是中國古代史上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親自撫養的公主。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常山公主

20.二十女常山公主:常山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生母不詳。常山公主于唐高宗顯慶年間去世,還未及下嫁。《新唐書列傳第八》有記載說“常山公主,未及下嫁,薨顯慶時”。

大唐盛世之三-(長孫皇後的女兒們)

新城公主

21.二十一女新城公主: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幼女,唐高宗同母妹,母文德皇後長孫氏。

生于貞觀八年(634年),貞觀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實封又増賦。

貞觀十七年(643年),許配魏征長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

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649年3月24日),下嫁長孫诠(也作铨),因太宗于五月去世,婚禮中斷。

永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652年7月4日),改封新城郡長公主,增邑五千戶,婚禮完成。

顯慶四年(659年),長孫诠被流放巂州,不久被殺,新城公主改嫁韋正矩(也作政舉)。

龍朔三年(663年)二月,病逝于長安縣通軌坊南園,時年三十歲,以皇後之禮陪葬于昭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