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水利報
中國水利報記者 楊晶 尤珍
潮湧長三角,揚帆正當時。
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的太湖,是沿湖流域百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 “母親湖”。随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太湖流域水利工作備受各界矚目,承載更多期待。
如何以高品質的水利工作支撐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太湖水利人站位高、看得遠、想得深:主動對标國家戰略,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不斷破解流域治理體制機制制約,建立立立協商協作機制, 蹚出了一條流域團結治水新路子。
共飲太湖水,治水如何聚合力?
2020年12月11日,江蘇常州,中吳飯店。
擺問題,談需求,話對策,謀發展……站在新的起點上, 一場共謀太湖治理保護大事難事的會議正如火如荼進行。這一年,環太湖城市水利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建立迎來五周年。
太湖流域人口财富集聚, 流域管理涉及兩省一市和衆多職能部門。 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 如何承載起非同尋常的使命, 成為太湖水利人面臨的重要課題。
時針回撥到2016年12月21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組織江蘇、浙江、上海水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蘇州、無錫、常州、嘉興、湖州、青浦等市(區)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共聚一堂, 為太湖治理與保護出謀劃策、貢獻智慧。
這是一場期盼已久的“頭腦風暴”。太湖治理與保護由此開啟新征程。
五年來, 環太湖城市水利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運轉高效;議事規則、組織方式等内容不斷充實完善;成員機關不斷增加, 江蘇昆山、 吳江, 浙江嘉善, 上海嘉定先後加入到合力治水“朋友圈”。
五年來, 各成員機關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平台作用,堅持流域一盤棋,廣泛凝聚智慧,積極團結配合,不斷推動解決一批太湖治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攜手推動流域水利改革發展邁上新台階、取得新成績——
支撐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更加有力, 全力以赴奪取超标洪水防禦阻擊戰的勝利, 着力保障重要水源地供水安全, 強有力的監管維護河湖良好面貌, 加快完善流域水利基礎設施網絡, 持續提升流域科技支撐和綜合管理水準……
“強化溝通協調、堅持團結治水是推動流域水利事業不斷發展并取得突出成效的法寶, 也是我們建構環太湖水利工作聯席會議的初心。”太湖局局長吳文慶說,“讓河湖更加安瀾、 讓太湖更加健康、 讓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協調、讓百姓安居樂業,是各成員機關共同的願景。”
談到聯席會議機制時, 浙江省水利廳副廳長李銳深有感觸:“我5年參加過4次會議, 每一次都有很大啟發。”無錫市副市長李秋峰說:“每年1次的環太湖城市水利工作聯席會議非常好,能夠促進大家共同保護太湖、合理利用太湖。”
築同心, 聚合力。 随着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的是合力治水、越畫越大的“同心圓”,不變的是凝聚流域治水興水強大合力的決心與信心。
跨省湖泊怎麼管? 新舉措破解老問題
太湖水事關系複雜, 出入湖河流衆多,水流交換頻繁,水土資源開發利用需求高,治理與管護難度可想而知。
如何破解跨省湖泊管護難題? 太湖水利人深知,團結協作是基礎,體制機制是保障。
這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2018年11月13日,太湖局聯合江蘇省、浙江省河長辦, 正式建立我國首個跨省湖泊湖長高層次議事協調平台——太湖湖長協商協作機制。
“太湖治理與保護,需要沿湖省市多方共同參與, 需要太湖各級湖長、出入湖河道河長之間協作關聯,需要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治理、水生态修複、 水域岸線管理等各項工作。 ”吳文慶用“三個需要”,表達了建立太湖湖長協商協作機制的重要現實意義。
2019年12月14日, 太湖局聯合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河長辦,将位于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核心區域的澱山湖及其主要出入湖河道納入協作機制範疇,拓展建立了太湖澱山湖湖長協作機制。
機制好不好,關鍵看成效。
——編制 《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水利規劃》,為示範區防洪、 供水和水生态環境保護與修複工程建設提供可靠依據;
——出台 《關于進一步深化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河湖長制 加快建設幸福河湖的指導意見》,指導示範區兩區一縣共創彰顯江南水鄉特色的幸福河湖樣闆;
——深化和完善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資訊共享, 促進共享資料得到更好應用,基于共享平台打造的“突破‘資料孤島’瓶頸,建構水環境共保聯治新格局”案例成功入選《長三角區域合作創新案例集》;
——開展“清剿水葫蘆,美化水環境”專項整治攻堅戰,有力保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良好水環境;
…………
成效不止于此。 在機制的示範帶動下, 流域各地積極探索推進跨區域協調關聯、聯保共治。
——青浦、吳江、昆山、嘉善四地不斷深化“聯合河長制”,聯合印發《示範區跨界河湖聯合河長湖長巡河工作制度》,共同謀劃“1﹢5﹢X”工作計劃;
——蘇州、 無錫啟動實施望虞河聯合河長制, 協同建構跨界河湖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青浦與昆山簽訂 “滬昆水務一體化”合作協定,共同推動治水機制關聯、聯合河湖長制推進等;
“太湖澱山湖湖長協作機制是對跨區域湖泊議事協調機制的豐富完善,是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重要抓手,是水利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創新舉措, 是太湖流域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次生動實踐。”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對協作機制給予高度評價。
揚帆搏浪,合力治水譜新篇
2020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标導向、 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
殷殷期許,催人奮進。太湖局第一時間聯合流域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出台了 《太湖流域支撐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協同治水行動方案》。 方案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提出6個方面50項重點任務清單。
吳文慶介紹, 水利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就是要以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安全為目标, 凝聚治水合力, 加快補齊水利基礎設施短闆,創新水利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強化跨界水體共保聯治、 河湖水域聯合管控。
從環太湖城市水利工作聯席會議機制, 到太湖澱山湖湖長協作機制; 從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資訊共享工作機制, 到太浦河水資源保護省際協作機制……敢擔當、善作為的太湖水利人創新流域治水的腳步從未停歇!
目前, 環太湖地區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如何科學認識新發展階段、 深入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確定全會部署在太湖流域落地生根?太湖水利人有了新謀劃——
科學編制完成太湖流域 “十四五”水利改革發展規劃,加快提升流域洪澇幹旱災害防禦工程标準,協同推進新一輪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水利行業強監管水準,研究探索長三角示範區生态補償機制,大力弘揚太湖流域水文化, 加強太湖關鍵水問題研究……
逐浪長三角, 水利勇擔當。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指引下,太湖水利人正以“抱團”之勢,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 合力開展太湖治理與保護, 朝着共同目标發力: 推動太湖流域率先建成水利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幸福河湖建設樣闆區、協同保護治理先行區、智慧水利引領區、水利改革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