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的國語課本&道德課本。
不得不說,蝴蝶效應這個東西,在生活中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的。
日本出版社“廣済堂”在編撰國小生的道德課本時,應該完全沒有想到日後這本書會因為當中的一個勵志小故事而被家長們反複投訴吧,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現在處于風口浪尖的福原愛。
這本道德課本是面向國小二年級生的《國小生の道德2》,2020年發行後被超過300所日本國小采用,今年已經預定有17萬本會送到日本各地的國小生手中了。
(《國小生道德》系列教材,圖源:廣済堂官網)
而本書中的故事《自分で きめた ことだから》(因為是自己的選擇)講的就是福原愛為了練習乒乓球而不斷努力,最終在奧運會上奪得銀牌的成長經曆。
根據女7的報道,出版社方面最初将這個故事編入教材是因為覺得它符合“希望、勇氣、努力”的道德價值觀,而如今主人公深陷不倫、婚變的绯聞中,讓很多家長擔心國小生在看了書後會受到影響,于是紛紛緻電出版社要求删除與福原愛相關的故事。
(《自分で きめた ことだから》書頁,圖源:日本雅虎)
3月19日,廣済堂在輿論中回應說修改教科書必須經由文部科學省審批,出版社無法單方面決定,是以最後是否會删掉這個故事還在内部商讨中。
對于這件事情,大多數人的焦點可能都會落在究竟福原愛應不應該從教科書中被删除,但是本文還是想要小小地“不走尋常路”一下,暫且就先将争論放到一邊,換一個角度,來一起看看日本的教科書裡都有什麼内容吧。
日本中國小都在用什麼教科書?
廣済堂的回應中提到了一個名字——文部科學省,這個地方其實就是是日本一個類似我國教育部(但不完全對等)的政府機關了,日本所有的國小、國中、高中的教學用書編撰,都是由該機關主導并稽核的。
文部科學省明确要求,所有的國小校、中學校、高等學校(高中)、特別支援學校(殘障兒童學校)等學校都必須使用經由文部科學大臣審定合格的教科書,而一本教科書的編撰工作一般以四年為一個周期。
第一年由各大出版社自行撰寫、編輯,第二年由文部科學省的專家們召開審議會進行審查,第三年教育委員會、國立、私立學校的校長們會從審定合格的教科書中挑選本校的用書,隔年(第四年)發放到學生的手中并正式投入使用,是以日本的教科書一般都是4年更新一次的。
(文部科學省關于教科書的Q&A中回答到教科書通常4年大幅修訂一次,并附上了2013-2022的教科書稽核采選周期表)
而按照這個流程來說,上面提到的那本《國小生道德2》其實今年4月開始才會被真正地使用,一上來就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出版社也很頭秃吧。
在日本,參與教科書編撰工作的出版社多達十餘家,除了上面提及的廣済堂,知名的還有文溪堂、教育出版、東京書籍、光村圖書等等,不少大型出版社會編寫全學科的教科書,這樣等到了學校挑選的階段,就不會隻有寥寥幾本書可供選擇了。
(上:東京書籍的國語課本,中:光村圖書的國語課本,下:教育出版株式會社的國語課本)
雖然這些教科書都是根據文部科學省的指導總則編寫的,但是不同的出版社會有不同的風格,是以書中的内容、排版、插圖等都各有特色,至于學生們具體會用哪本書,這就要看所在學校的選擇了。
因為在選書時并不存在國語用了A出版社的教科書,那麼其他學科也就要用A出版社的書的規則,是以不同學校可以對各個科目的課本進行非常随機的組合。
當然,有選擇就會有銷售量的差别,一些人氣高的教科書會擁有比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比如光村圖書的國小國語課本教材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50%,其可以被稱為有代表性的日本國語教科書這套書在網絡上的傳播力度也的确是最廣的,中國很多平台上出現的日本國小國語課本都是這套。
被當作日語教材的國語教科書
目前,日本國小在上的主要課程有國語、算數、英語、道德、社會等,其中,國語教科書在中國也有着一定的人氣和銷量,一些日語愛好者在初學日語時,覺得日本國小用的國語課本會比《新标日》、《大家的日本語》等日語書更加符合語言學習的邏輯,是以就把這些書買來當作教材使用了。
這裡以光村圖書的國小國語課本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書中的部分内容。
低年級的國語課本中,文字詞彙都是以假名形式出現的,包括封面上的“國語”也寫作“こくご”。
書裡會有五十音的學習
比較簡單的詩歌
日常生活的短對話
可能正是因為買日本國小國語課本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現在中國已經有《從日本中國小課本學日文》之類的書籍面世了。
日本國小高年級的國語課本就開始有大量的漢字出現了,内容涉及了短文、神話故事、詩歌以及漢字學習的專欄等。
(B站網友久我まさひ分享的國小六年級國語課本目錄,下同 )
(春天的節氣)
(短文)
(學習漢字詞彙的漢字廣場)
升到了高中之後,日本的國語課本也進一步更新了,必修課本被細分為現代文篇和古典篇,此外還有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的選修課本。
UP主“白白國文”在19年時就開箱過一套日本高中的國語課本《國語綜合》,看角标是東京書籍出版的,出版社官網上目前登載的也依舊是這個版本。
從目錄中可以看到現代文篇的課本裡有随想、小說、評論、詩歌這四類文章。
(圖源:東京書籍官網)
其中不乏芥川龍之介、村上春樹、太宰治等名家的作品。
而古文篇的課本裡中有日本的古文和中國的古文(被稱為漢文),日本古文主要是物語、和歌、日記、俳諧詩,比如伊勢物語、萬葉集。
中國古文則有論語、史記、古詩、寓言等,但是都是比較簡單的文言文和詩歌,比如春曉、管鮑之交、學而不思則罔、塞翁失馬之類的,最難大概也就到中國國中國文的程度。
(其他網友分享的東京書籍版《國語綜合 古典篇》内容)
(明治書院版《國語綜合 古典篇》古文、漢文書頁,圖源:明治書院官網)
而選修課本漢文篇的難度就加大了很多,出現了《長恨歌》、《出師表》等篇幅較長的内容。
此外,多個出版社的高中國語教材的附錄裡,都有日本文學發展史和中國文學發展史的時間表。
(日本 近代 現代文學史年表)
(中國文學史年表)
從這些可以看出,中國的古代文學在日本現如今的國語學習中,依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隻是道德的道德課本
2015年的時候,文部科學省公布了道德教科書審定标準。
雖然日本的中國小在此之前也有設定道德相關的課程,但是道德并沒有被當成一個科目,而是以“道德の時間”的形式展開教學的,每周一個課時,更像是一種課外的身心健康教育。
而這次修改後的審定标準對道德教育和道德教科書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比如不許摻雜意識形态方面的記述,強調避免偏激看法,確定公正性,并且要和孩子的身心發展同步等,進而讓道德教育真正成為了一門學科進入到孩子們的課程中。
标準釋出後,有8家出版社啟動了道德教科書的編寫工作,2018年時,這8家出版社的中學道德教科書全部通過稽核,并于19年投入實際使用。
而推動道德學科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嚴重的校園霸淩問題,是以這8家出版社的教科書中全都涉及了欺淩、霸淩主題。
(NHK新聞報道,字幕大意:8個出版社的所有(道德)教科書中,都有加入關于欺淩主題的記述)
(道德教科書中關于欺淩的内容《いじめのない世界へ》(來到沒有欺淩的世界))
還有從欺淩延伸出來的讨論:在SNS上與朋友發生沖突時的情況、SNS成為施展暴力的平台等。
(NHK新聞報道,字幕大意:在手機SNS上交流争論時,與朋友發生了沖突的情況)
當然,道德課本裡肯定并不會隻有欺淩這一個話題,此外還有很多從之前的道德の時間中延續下來的話題,像是追求真理、尊重生命、愛國教育、社會責任、傳承傳統文化等。
(廣済堂版《私たちの道徳 中學校》目錄,本書為道德教科書未正式發行時的道德課過渡用書,圖源:文部科學省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面這些屬于傳統意義上道德範疇的内容之外,還有4家出版社的道德教材引入了LGBT相關的話題,比如性别的認知障礙,希望能讓處于成長期、青春期的孩子們從道德教育中收獲關于LGBT的科普,能夠正确地認識這個群體。
(道德教科書中關于性别認知障礙的内容《だから歌い続ける》(是以繼續歌唱吧))
由此可見,日本的道德教科書以道德教育為主,但是也并不局限于狹義的道德,而是非常與時俱進地引入了不同的話題,以此來培養學生們多元的道德觀。
日本教科書與中國教科書的異同
中國和日本的國情、教育方針都不相同,是以教科書肯定會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其中最為直覺的一個差異就是設計風格。
日本的教科書裡有大量畫風十分精美的圖檔,而且這些圖檔不光有防止閱讀疲勞的插圖,還有不少是起到注釋作用,幫助了解的圖檔。
(東京書籍《國語綜合》中的注釋圖)
(光村圖書《國語 五》中的注釋圖)
同時,日本也發揮了漫畫這一優勢,在教材中引入了各色的漫畫,這些漫畫有專門為教材繪制的漫畫。
(道德教科書中的講述欺淩的漫畫,NHK新聞截圖)
也有知名的漫畫IP
(道德教科書中的《北鬥神拳》、《3月的獅子》、《怪醫黑傑克》,圖源:人民網)
像讀漫畫一樣去讀課本,想想還是蠻有趣的。
相同點的話,兩國的教科書在内容上都涉獵甚廣,在教材裡會納入多層次、多方面、多個國家的内容,這點在國語課本中自然是展現得最明顯的了。
舉個例子,像中國的國文書有收錄過星 新一《喂——出來》、志賀直哉《清兵衛與葫蘆》等日本作家的作品,而日本的課本中除了上面提及的中國古文外,在現代文部分也收錄過魯迅的文章。
(東京書籍《精選現代文B》中收錄了魯迅的《藤原先生》,圖源:東京書籍官網)
(貼吧網友萌蔥之音分享的日本國中國語課本中魯迅的《故鄉》)
在文章的主題上,也是親情、友愛、科幻、藝術等都有出現,非常豐富。
除了内容,關于教材兩國其實還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在義務教育階段課本都是免費的,為的就是能減輕學生們經濟上的負擔,這實際上也表明了,中日對于普及國民教育,都有着極高的重視程度。
參考資料:
何麒,日本光村圖書版國小《國語》教科書研究
白白國文,什麼!?日本高中生上課也要學中文?開箱日本高中國語課本
環球網,日本文科省公布道德教科書審定标準
外國中國小教育,那樂,從“講道德”到“學道德”:日本國小道德教科書改革的新進展
環球網,日本思想品德教材 引入校園欺淩和LGBT群體内容
※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
- 完 -
《原野歌》
[日] 工藤直子
入選日本國中國文教材*課
從一年級開始,日本國小教材裡的傳統篇目
全日本國小生歌詠比賽決賽保留歌曲
面世36年來,重印1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