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常山國位于西晉冀州境内,下轄八個縣,分别是真定、石邑、井陉、上曲陽、蒲吾、南行唐、靈壽、九門。

常山孝王——司馬衡。這又是司馬孚貢獻給西晉的一個藩王,司馬衡,字子平,司馬孚的第八個兒子,曹魏年間先後被封為德陽鄉侯,汝陽子,并擔任為驸馬都尉。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司馬衡被封為常山王,食邑三千七百九十戶。但司馬衡并沒有為西晉做出太多貢獻,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司馬衡去世,谥号孝。
二代常山王——司馬殷。司馬衡去世後由于沒有子嗣,他的侄子、安平世子司馬邕的第四個兒子司馬殷出繼給了司馬衡,成為了新一代常山王。這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常山王,在位九年後,司馬殷于鹹甯元年(公元275年)十月去世。司馬殷死後,常山國世系不明,但卻還有一個常山王。
被貶的常山王——司馬乂。司馬乂也做過常山王,隻不過他不是出繼給司馬殷的,而是受兄長司馬玮牽累被降封為常山王的。從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八月,到永甯元年(公元301年),司馬乂也做了近十一年常山王。在他重新成為長沙王之後,就未再見有司馬子弟被封為常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