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工商時報:促進平台經濟領域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備受矚目的阿裡巴巴集團壟斷案的靴子已經消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釋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阿裡巴巴集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182.28億元。阿裡巴巴集團立即發表聲明,表示誠懇接受,堅定服從。

  該案創下了中國反壟斷罰款金額的紀錄,而由于處罰是數億使用者的"巨無霸"平台企業,輿論立即打開了"節日"的視野,主流媒體、專家學者、網際網路可可、民營企業家紛紛進入,各種分析、解讀、斷言、猜測, 好或壞。

  事實上,這種調罰,隻是監管者和監管者之間"看不見的手"和"有形的手"之間的正常博弈,是平台經濟發展浪潮中較為普通的浪潮。更不用說罰款對阿裡來說隻是一個月的淨利潤,在平台公司的反壟斷調查方面,這既不是中國獨有的,也不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國家監管部門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維護市場秩序的具體措施,是平台企業違法違法活動的有效規範,有利于促進平台企業不斷創新、健康發展,有利于平台經濟創造更好的治理體系和公平的競争環境, 有利于創造文明友好、互相尊重的商業文化,有利于平台經濟不斷發揮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平台經濟是基于網際網路平台的創新經濟形态,是新一輪技術革命誕生的新型生産方式。在這一輪市場創新浪潮中,中國走在世界前列,得到了各方的廣泛贊賞。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的資料,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的網際網路及相關服務企業将完成營業收入12838億元,同比增長12.5%。從整體上看,中國平台經濟發展趨勢良好,作用積極。然而,與所有新事物一樣,平台經濟的發展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如被迫"兩個選擇"、"大資料殺滅"、"自優待遇"和"窒息并購"等行為,不僅排除競争,損害公平,最終損害消費者利益,而且損害平台經濟的市場環境, 這已成為平台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主要障礙。

為規範平台經濟發展,去年12月11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加強反壟斷,防止資本擴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其列入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今年2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釋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平台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正式開啟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3月15日,中央财經委第九次會議還審議了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等問題。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平台經濟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要着眼長遠,考慮目前,補短闆,強弱,創造創新環境,解決突出沖突和問題,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這為平台經濟中的反壟斷提供了基本合規性。

  我們應該從政治參照點來認識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工作。平台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得益于監管機構對創新的支援和寬容,同時,正是在民營企業作為主體的一大批優秀平台企業中,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國家之一。是以,我們必須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從加強黨和國家經濟社會治理的高度,從建設國家競争新優勢的高度,從建立和完善平台經濟治理體系的高度,到了解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工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其他社會制度不可比拟的優勢,我們不僅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還要在政府市場失靈中發揮更好的作用,隻有這樣,才能確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走在正确的軌道上。

  我們應該從法律的高度來了解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工作。必須明确,所有市場主體,無論是内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誰違法,誰将受到懲罰,反壟斷沒有法外地位。平台的地方規則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平台的經濟行為不得違反相應的制度安排。雖然平台經濟是一個新事物,但一些基于傳統經濟形态的法律法規,不能完全适應平台經濟的現實,需要完善相應的規則體系,但必須遵循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市場的一般規則,必須遵守社會的公共秩序和風俗習慣。而且,我們看到,在對阿裡巴巴的處罰過程中,無論是認定違法行為,還是确定罰款金額,都展現了法治的基本要求,依法合理,展現了相關部門審慎、科學、嚴謹的執法,标志着我國平台經濟在反壟斷執法領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我們應該從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高度來認識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工作。平台經濟是市場經濟的産物,創新産品,平台企業應遵循市場規律,持續引領和推動創新,而不是阻礙和終結創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壟斷行為,排斥和制約相關市場的競争,侵犯平台内商家的合法權益,阻礙平台經濟發展和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損害消費者權益。是以,隻有反壟斷才能保持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推動平台企業保持創新基因和創新勢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商業模式創新,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讓更具競争力的平台企業脫穎而出,獲得持續發展的機會,隻有這樣,才能以良好的治理促進平台經濟規範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平台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企業文化,離不開平台企業的合規、自律和社會責任。各類平台企業應自覺轉變觀念,積極營造積極向上、積極向上、務實、向上的企業文化,充分考慮平台的道德和社會責任,對平台内的交易行為承擔應有的監督管理責任;率先維護市場公平競争環境,強化使用者意識、服務意識,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隻有這樣,才能不斷維護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民營經濟在數字經濟時代才能讓創新的源泉充分流動,創造充分的生機。

(作者:李樹林陳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