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發!私有化5年後,匹克15億融資到手,許景南“三年A股夢”再近一步!但來自安踏、李甯的壓力似乎并不小…

作者:快消八談

有了巨額融資的加持,港股退市五年後的匹克體育距離上市夢更近了一步?9月26日,運動品牌匹克體育宣布獲得近15億元融資金額,與此同時,匹克體育2022年或送出A股上市申請的消息也再被傳出。對此,匹克體育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匹克體育确實有沖刺A股的計劃,但具體規劃暫時不能告知”。

匹克體育被傳出IPO消息并非偶然。早在2020年,匹克體育董事長許景南就曾公開表示,“打算用三年的時間成功在A股上市”。不過,在業内人士看來,以目前國内運動鞋服市場競争來看,匹克體育品牌受安踏、李甯、特步等品牌沖擊很大,加之IPO稽核從嚴趨勢,匹克體育距A股上市還有多遠現在還不好說。

突發!私有化5年後,匹克15億融資到手,許景南“三年A股夢”再近一步!但來自安踏、李甯的壓力似乎并不小…

融資近15億元

借國貨運動品牌東風,匹克體育獲多家機構注資。

9月26日,匹克體育官網公衆号釋出消息稱,匹克體育獲得華潤國調廈門消費基金戰略領投、建信信托及其子公司建信(北京)投資等多家國有基金公司和多家市場化投資公司聯合戰略投資,融資金額近15億元。

對于此次融資用途,匹克體育CEO 許志華表示,“匹克體育将華潤國調廈門消費基金、建信信托等投資機構視為戰略投資者,在各方助力下,公司将在股權結構優化、管道更新及品牌科技研發實力上更進一步”。

投資機構選擇注資匹克體育其實是看重其作為國貨運動品牌的發展潛力。建信(北京)投資聯席總經理陳铨表示,“建信信托深度看好新時代國潮消費品領域,特别是以科技賦能生活的國貨運動品牌的新成長機遇”。

“國有資本助力國貨品牌的發展對雙方來說都是共赢之舉。”華潤國調廈門消費基金總經理王鑫認為,一方面基金可以為匹克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發展提供資源管道的賦能,幫助匹克實作規模的穩步擴張,鞏固匹克在運動行業市場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通過與匹克的緊密合作,也讓國有資本深度參與到了國家關于體育強國建設的規劃中。

“匹克體育仍屬于傳統制造業,潛在的成長壓力大,對資金周轉的需求高,需要當地國資牽頭對其進行輸血,穩定生産。”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資料顯示,匹克體育1989年創立于福建省泉州市,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制造、分銷及推廣“PEAK匹克”品牌的運動産品,包括運動鞋類、服裝及配飾。截至2018年底,匹克在中國的零售網點達5000多家。

為上市做鋪墊?

伴随15億元融資落定,匹克體育2022年或送出A股上市申請的消息也再被傳出。

這并不是匹克體育第一次被傳出沖刺IPO的消息。早在2020年,匹克體育董事長許景南就曾公開表示,匹克在進行重組,積極準備重回A股,打算用三年的時間成功在A股上市。2021年1月,有消息稱,匹克體育将考慮最早于2022年進行A股IPO,匹克體育将在IPO前與顧問就融資進行合作。

對于A股上市計劃,匹克體育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匹克體育确實有沖刺A股的計劃,但具體規劃暫時不能告知”。

事實上,匹克體育沖刺A股還要從其五年前退出港股市場說起。公開資料顯示,匹克體育1989年成立于福建泉州。2009年,匹克體育登陸港交所主機闆。然而上市第八年,匹克體育在2016年5月釋出停牌公告,并于當年7月釋出正式私有化公告,11月正式撤銷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彼時,業界分析,匹克體育退市或是迫于業績壓力和對估值低的不滿。退市前夕,匹克體育釋出的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7月30日匹克體育集團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至12.98億元,歸屬于股東淨利潤同比下降3.8%至1.69億元。其市值曾達61億港元,在内地體育港股中倒數。

在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看來,匹克體育從H股私有化退市,是希望在國内A股上市博取更大的IPO溢價能力。

強敵環繞

今時不同往日,重回資本市場,匹克體育面臨的競争壓力不容小觑。

在業内看來,此次融資,是匹克沖刺IPO的動作之一。但近幾年國内鞋服市場競争激烈,新老品牌強強對抗,加之IPO稽核從嚴趨勢确定,匹克體育距離A股上市交易之間仍存在諸多不确定性。

近幾年國潮崛起,國産運動品牌按下快進鍵,李甯、安踏等品牌通過管道更新、産品更新,已成為國内體育運動鞋服行業領先企業。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安踏和李甯分别實作營收228.1億元和101.97億元。五年的時間,李甯和安踏已經分别是匹克體育2016年上半年12.98億元營收的7.9倍和17.6倍。

此外,運動品牌的市占率榜單上也不見匹克體育蹤影。歐睿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運動品牌的市占率榜單上,耐克以25.6%的資料高居榜首,阿迪達斯緊随其後為17.4%,國内品牌安踏以15.4%的市場佔有率位列第三,李甯、特步和361度分别為6.7%、4.7%和2.6%。

對此,程偉雄分析,近幾年,缺乏資本助力的匹克體育确實錯過了國潮風機會視窗,目前匹克體育在本土運動品牌屬于第二集團軍,和頭部品牌在業績規模、市場占有率、品牌美譽度、管道覆寫率、多品牌布局等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

在沈萌看來,匹克體育除了要面對上述國内外運動鞋服品牌擠壓,目前IPO稽核從嚴趨勢确定,也會加大匹克體育沖刺A股的難度。

“對于匹克體育而言,如果能夠在融資之後加快上市步伐,确實能夠和頭部品牌李甯、安踏、特步等進一步縮小差距,但這類品牌的競争優勢和市場格局已形成,匹克需要在下沉市場進一步夯實的同時,加快在一二線市場管道的布局以及線上業務提升,同時加大在産品研發能力的提升。”程偉雄稱。

北京商報記者郭秀娟王曉實習記者張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