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辣椒長成大産業 火紅的日子“谯”門來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辣椒長成大産業 火紅的日子“谯”門來

小辣椒映紅了村民樸實的笑臉。谯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朝天椒也叫小辣椒,在谯城區有着悠久的種植曆史。

秋天來了,谯城紅了。從田間地頭到院子内外,到處是火紅的景象,小辣椒映紅了村民樸實的笑臉,也照亮了鄉村振興之路。

近年來,谯城區依托小辣椒傳統種植優勢,通過引進新品種、發展訂單農業、建設烘幹和冷藏設施、出台規模化種植支援政策等措施,積極引導群衆發展辣椒種植,形成了小辣椒特色種植産業,為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打下了堅實基礎。

目前,亳州市已提出實施“六一戰略”,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下一步,谯城區将圍繞建設高品質辣椒基地、發展辣椒産品深加工、持續發力拓展長三角銷售市場,全力建成長三角地區優質“菜園子”。

小辣椒帶火好日子

蘆廟鎮是谯城區小辣椒種植大鎮,全鎮7萬畝土地種植了2.3萬畝小辣椒。走進蘆廟鎮,穿鎮而過的008縣道兩側曬滿了紅彤彤的小辣椒,房前屋後、院子内外……到處都是小辣椒稭稈,到處是忙着采摘幹透的小辣椒的村民。

“這些正在晾曬的小辣椒叫三櫻椒,是我們當地種植的主要辣椒品種。”蘆廟鎮黨委副書記祝崇山介紹,三櫻椒成熟期集中,适宜先收割再晾曬采摘。畝産幹辣椒800斤,按照目前市場價每斤8元計算,畝産收益能達到5000多元。

2020年,蘆廟鎮又引進了“保銀829”“保銀849”辣椒新品種,并與安徽省保銀農業公司簽訂了訂單回購合同。雷莊村村民來紅旗今年種了兩畝“保銀829”辣椒,已經賣了兩茬收入1萬多塊錢,預計還能再賣1萬塊錢左右。

“種了十幾年的辣椒,沒見過這麼高産的辣椒,一顆辣椒杆上最多的能産4斤辣椒,産量太高了。”來紅旗說,高收益增強了發展辣椒種植的信心。他準備秋收後流轉30畝土地,擴大辣椒種植面積,争取明年獲得更大的收益。

谯城區雙溝鎮孫集村是辣椒種植大村,全村辣椒種植面積2000多畝,以高辣品種為主,深受湖南、江西、廣東等外地客戶歡迎。辣椒種植大戶孫茂申說,每年7月份開始,到孫集村收購辣椒的客戶絡繹不絕,辣椒上市高峰期,村中心路上停滿了外地牌照的貨車。

“全國人民都知道湖南人愛吃辣,但當地種辣椒的不多,絕大部分辣椒都是外地購買的。”來自湖南長沙的客戶徐佳才說,孫集村是他每年必到的辣椒産地之一,這裡産的小辣椒辣度高、品質好,很受市場歡迎。

谯城區農業農村局有機食品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孫鵬介紹,谯城區小辣椒種植曆史悠久,各鄉鎮均有種植,目前種植面積在12萬畝以上,主要品種有三櫻椒、泡椒、豔紅等,畝産效益在5000元以上,是群衆增産增收的新途徑。

小辣椒長成大産業

近年來,鑒于小辣椒具有種植周期短、用途廣、價值高等優勢,谯城區不斷加大小辣椒推廣力度,通過引進新品種、發展訂單農業、建設烘幹和冷藏設施、出台規模化種植支援政策等措施,積極引導群衆發展辣椒種植。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好品種才有好前景。

三櫻椒是谯城區種植時間最長的辣椒品種,由于該品種辣度較低,市場需求占比逐漸下降。“小辣椒是重要的食物佐料。随着小辣椒的使用量越來越大,人們對辣度的容忍度越來越高,高辣品種越來越受市場歡迎。”孫鵬介紹。

品種是基礎,技術是保障。良種配良法,才能獲得豐産豐收。蘆廟鎮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到各村進行辣椒管理技術教育訓練,從育苗、種植到生長各個環節對種植戶進行指導,實作傳統辣椒種植向高品質辣椒産業轉變,推動辣椒種植朝着産業化、規模化方向轉型。

谯城區蘆廟鎮徐廟村的蘆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種植了320畝小辣椒,占流轉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沒有政府建的烘幹房,我們的辣椒種植規模不會像現在這麼大。”合作社負責人韓留根介紹,合作社種植的辣椒以三櫻椒為主,三櫻椒隻能銷售幹椒,但自然晾曬的幹椒容易變色、發黴,不易儲存,制約了發展規模。

2020年,谯城區利用200萬專項扶貧資金,為徐廟村建設了烘幹廠房、冷藏保鮮庫、冷庫和收儲廠房,完善了幾處配套設施。“這些配套設施解決辣椒種植過程中的烘曬難題,為辣椒産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助力辣椒産業快速發展。”韓留根說,合作社每年向徐廟村繳納16萬元的使用租金,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進一步提高了脫貧群衆的收入。

小辣椒闖入長三角

2019年10月,亳州正式加入長三角,提出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

谯城區緊抓入長機遇,成立了以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以區發改委、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機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谯城區推進朝天椒規模種植上司小組,制定産業發展政策,研究解決規模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谯城區還把朝天椒規模種植工作納入鄉村振興産業發展專項考核内容,對規模種植朝天椒2萬畝(含2萬畝)以上、前3名的鄉鎮,分别獎勵5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用于朝天椒産業發展。規模種植朝天椒面積5000畝以上的村,優先安排烘幹裝置、冷藏庫等項目。

谯城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谯城區計劃在蘆廟鎮投資1100萬元建設“皖北朝天椒特色農産品貿易中心”,一期規劃用地70畝,遠期用地500畝,最終形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辣椒交易市場。

政策給力,産業加速跑。“全鎮朝天椒種植面積從2020年之前的五六千畝增加到現在的2.3萬畝,帶動群衆務工4000餘人,人均純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總産值達到1.2億元。”蘆廟鎮黨委書記董衡表示,該鎮正在積極對接和引進長三角地區朝天椒加工、貿易企業,發展朝天椒深加工,延伸産業鍊,為長三角地區提供優質綠色辣椒産品。

在剛剛過去的亳州市第五次黨代會上,亳州市提出全面實施“六一戰略”,高标準建設“一都一區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

谯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将積極發揮朝天椒特色産業優勢,全力推進朝天椒規模種植,增強與長三角市場對接能力,打造面向“長三角”和全國的優質農産品生産、加工和供應基地,推動農業産業化跨越式發展。

小辣椒,正當紅。(李鵬 王永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