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作者:海古塵曆史的故事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戎狄侵犯邢邦(周諸侯國名,今河北邢台市内),又移兵征伐衛國。衛懿公派人去齊國告急求救。各位大夫都請求出兵救衛國。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桓公曰:“讨伐戎狄,等到來年春天。聯合各諸侯一起去救就可以了。”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當年冬天,衛大夫甯速到了齊國,曰:“狄已經攻破了衛國,還把衛懿公殺了。現在想要迎接公子燬回去為君侯。”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衛懿公好鶴亡國

桓公聽了大驚:“都是我沒有早點出發去救衛國啊,都是孤的錯啊。”

話說衛惠公有個兒子,衛懿公。自從周惠王九年就即位了,在位九年,吃喝玩樂,不理國政。最喜好的就是鳥中的鶴了。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按照浮丘伯的《相鶴經》雲:

鶴,陽鳥也。因金氣,依火精。火數七,金數九。故十六年小變,六十年大變,千六百年,形定而色白”。又雲:“二年落子毛,易黑點。三年頭赤,七年飛薄雲漢。又七年,學舞。複七年應節,晝夜十二鳴。六十年,大毛落,茸毛生,色雪白,泥水不能污。百六十年,雄雌相見,目精不轉,孕。千六百年,飲而不食。食于水,故其喙長。軒于前,故後趾短;栖于陸,故足高而尾凋;翔于雲,故毛豐而肉疏。行必依洲嶼,止必集林木。蓋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骐骥也。隆鼻短口則少眼;高腳疏節則多力;露眼赤睛則視遠;頭銳身短則喜鳴;回翎亞膺則體輕;鳳翼雀尾則善飛;龜背鼈腹則能産;軒前垂後則善舞。洪髀纖趾則能行。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還有相鶴訣:

鶴不難相,人必清于鶴而後可以相鶴矣。夫頂丹胫碧,毛羽瑩潔,頸纖而修,身聳而正,足臞而節,高頗颣不食煙火人,可謂之鶴。望之如雁鹜鵝鵲然,斯為下矣。養以屋,必近水竹。給以料,必備魚稻。蓄以籠,飼以熟之食,則塵濁而乏精采,豈鶴俗也?人俗之耳。欲教以舞,候其餒,置食于闊遠處,拊掌誘之,則奮翼而唳,若舞狀。久則聞拊掌而必起此食,豈若仙家和氣自然之感召哉!今仙種恐未易得,惟華亭種差強耳。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那仙鶴顔色亮麗,潔白優美,形體清瘦苗條多姿,還能歌善舞,是以衛懿公非常喜歡鶴。

俗語說:“上人不好,下人不要。”衛懿公獨獨喜愛鶴,但凡能後獻上鶴的都能夠得到重重的賞賜。于是全國上下都到處尋找,百般想法去搞鶴來進獻給衛懿公。于是皇家宮廷花苑,到處都養了鶴,足足有幾百隻。

齊高帝(蕭道成,南朝齊的建立者,在位4年)詠鶴詩為證:

八風舞遙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雲間志,為君苑中禽。

更有意思的是,衛懿公養的鶴都是像官員一樣有品級俸祿的:上者是大夫的俸祿,次者吃士俸祿。懿公如果出去遊玩,他養的鶴也要分隊,還乘坐大軒(卿大夫規格的車)。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在車隊前面,号稱為“鶴将軍”。養鶴的人也是有俸祿的。又從百姓那裡收刮了很多糧食給仙鶴吃。而民間百姓有凍死餓死的,全然不關心。

東周列國故事114之衛懿公好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