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寶音樂會”東京上演 中日藝術家合奏遠古清音

作者:MtimeTime.com

新華社東京10月24日電,标題:"國寶音樂會"東京上演中日藝術家古清音合奏團

中國通訊社記者 盧少偉

中央廣播電視台《國寶》節目24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重量級藝術家聯合演出,傳來千年的青音耶魯再次回響。

“國寶音樂會”東京上演 中日藝術家合奏遠古清音

10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台"國寶"節目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行"國寶音樂會"。圖為中國和日本藝術家聯手表演一首關于絲綢之路的曲目,即渤海之路。中國通訊社記者 盧少偉

整場音樂會,從百年的國寶中,奏響千年回聲悠揚的古音,高潮升起,色彩斑斓。

音樂會環節設計精良,在每場演出之前,主持人都會介紹即将到來的樂器原型和表演者,既是一場優雅的音樂會,也是一堂曆史課。當天向觀衆介紹的珍貴樂器和道具包括藏在日本正倉屋的唐代桉樹五弦蜻蜓,八尺尺尺的雕刻,以及隐藏在四日王廟中的蘭陵王舞曲面具。古琴演奏家李向玄也帶着唐代古琴《九環》來到現場,演奏了古鋼琴曲《梅花三》和《流水》。

“國寶音樂會”東京上演 中日藝術家合奏遠古清音

圖為古鋼琴演奏家李向玄與唐代古琴《九環佩》一起演奏古鋼琴曲《流水》。中國通訊社記者 盧少偉

此外,演奏家方金龍還與當代五弦演奏家演奏了《伏擊十張面孔》等曲目,這部曲目在日本《正倉》中被唐代五弦蜻蜓成功改進。藝術大師吳林演奏了《陽關三棧》等曲目,她用《修複古蟒蛇》從中國恢複了二十多年的古蜻蜓的修複成果。

同時,日本足八演奏家福田慧菊,也按照正倉院中八幡八幢式八雕八尺修複樂器,演奏了《鹿遠音》等曲目,并與妻子合奏了三味行藝家玉屋邦合奏曲《風之詩》。

舞蹈家大豆在演唱會上表演了舞曲《蘭陵王》的選段,講述了在中國已經失傳了數千年的舞蹈背後的故事。2014年,他在日本東京從耶魯大學表演藝術家Toyi Xiushu那裡學習了舞曲"蘭陵王"。《蘭陵王》據說在中國南北朝時期上演,後來因禁令而失傳。在唐朝,它通過派遣唐人到日本而傳入日本,并在日本人中傳播。耶魯音樂家東義秀樹的家族是從日本奈良時代傳承至今的"音樂家",将舞曲《蘭陵王》的表演代代相傳。

“國寶音樂會”東京上演 中日藝術家合奏遠古清音

舞者大豆表演舞曲"蘭陵之王"。中國通訊社記者 盧少偉

董義秀樹在采訪中表示,日中友好交流有數千年的曆史,而文化交流是無聲的,具有獨特的作用,他們可以參與和見證"蘭陵王"的舞蹈回到中國,是人生中的巨大祝福。

在最後的返程演出中,中日兩國藝術家共同演繹了一首關于絲綢之路的曲目《渤海之路》,在時而雄偉的低沉,時而激動人心的音樂中,觀衆仿佛回到了千禧年,夢想回到了唐代。一首包含了數千年來渤海三田、安倍忠馬魯、金真僧等中日交流好話的歌,是感人的音符之一。

中央廣播電視台台長沈海雄和中國駐日本大使孔玉友為音樂會發來賀電。沈海雄說,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希望古老而宏偉的東亞文明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綻放青春的新激情。孔祥熙說,他期待"國寶音樂會"等活動播下友誼的種子,讓中日友誼長成一棵樹,長成茂密的森林,讓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代代相傳。(完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