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13時41分,西山分局棕樹營派出所民警楊興權接到轄區群衆念某英報警電話,稱丹霞路某煙酒商店老闆喝了酒後坐在店門口罵自己,請求警察幫忙。根據報警内容,楊興權判定此起警情為“民事糾紛”警情。

當天,棕樹營派出所所長孟亞君輪值勤務指揮室值班長,13時47分,他指令西山15号車負責處警。
13時49分,西山15号車民警王德立帶着輔警陳興進出警。
13時49分,出警民警收到值班長發出的處警意見:按照有關規定,實行全程錄音錄像;及時問明情況,制止雙方過激行為,勸離圍觀群衆等;詢問糾紛事由,判明基本法律關系及沖突焦點,對屬于職責範圍的糾紛進行必要的現場調解等工作;經現場調解不成的,告知雙方不得有過激行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依法控制處置并開展調查驗證等工作……
13時54分,民警王德立和輔警陳興進到達現場。
亮明身份,啟動執法記錄儀,勸離圍觀群衆……根據處警意見,王德立和陳興進規範有序地開展處警工作。
經了解,高某是丹霞路某煙酒店老闆,經常會在店裡喝酒,當天喝了酒後就坐在店門口一直罵在隔壁店的念某英,影響其做生意。了解情況後,民警當場告知高某喝了酒後好好呆在店内,好好做生意,不能擾亂公共秩序。最後,高某因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5天。
14時41分,警情處置結束,王德立和陳興進登記傳回。
6月25日,孟亞君打通報警人念某英電話進行接處警回訪,“民警是否到場處置,是否履行工作職責,對民警處警是否滿意。”得到的回複都是滿意。
“處警過程中,着裝規範、表述規範……”回訪結束,孟亞君在回訪登記表上寫下點評并簽名。
至此,這期警情處置工作才全部結束,“我們這樣一環扣一環,不僅可以提高處警效率,通過有限的警力更好地服務群衆,也有利于民警養成規範良好的工作習慣……到現在為止,我們在處警過程中的有效投訴幾乎為零。” 孟亞君說。
成績
自2020年8月開展“情指勤督輿”一體化實戰化警務機制改革以來,棕樹營派出所警務終端上勤率,處置率排名分局前列,共接處警6000餘起,無一造成惡性後果;刑事警情接報數同比下降21.33%,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27%;COP15打處成績在西山分局排名第一,在“強推進、功九成、大收官”行動第一旬工作成績排名西山分局第二。
棕樹營派出所在崗民警18名,轄區總面積2.24平方公裡,管轄的實有人口37282人,在有限的警力下,他們是這樣做的。
打造一個樞紐保障指揮排程高效運轉
按照“實戰、實用、實效”原則,将值班室,研判室和案管室“三室”整合由勤務指揮室統一排程,分設“勤務指揮、指揮排程、綜合研判、案件管理、勤務監督”五類專崗,確定責權明晰、高效運轉。建成區域無線對講通訊網,實作街面所有實戰單元無線通訊“全覆寫”,實作了指揮排程體系的智能化、扁平化和可視化,最大限度提高指揮排程、勤務監督效能。
建構三套體系保障執法執勤規範運作
圍繞“情指勤督輿”及勤務指揮室運轉,先後研究制定18項配套機制、規範。從勤務指揮室崗位職責、運作流程、接處警規範、勤務監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全閉環”業務标準體系。
壓實勤務指揮長統籌責任,對各類警情進行集中統一有效排程;壓實值班民警執行指令、推送支撐責任;壓實專崗人員背景研判、實時監督責任;壓實處警民警處置責任,在規範的前提下盡量現場處結;壓實主要上司回訪監督責任,事後電話聯系報警人核查處警規範性和滿意度。
立足“情指勤督輿”落地推進中的“難點、痛點”,确定“上勤率、推送率、回報率、合格率、回訪率、投訴率”六項核心名額,及時校準偏差,補齊短闆。
提升五項能力保障末端落實閉環管理
提升指揮排程能力。要求勤務指揮室全員熟知轄區地理環境、警力單元分布、視訊監控點位等基礎要素,實作“最短時間發出最準确指令、最優流程完成最有效排程”。
提升系統運用能力。全所民警認真學習勤務指揮室各類平台、系統操作,確定全員熟練運用。
提升警情處置能力。做到“一訪、二評、三查、四清”相結合,即:勤務指揮長對當日警情随機回訪,抽查接處警工作情況;處警民警每日至少完成1起接處警自評;勤務監督崗對處警過程、資訊回報、視音頻錄入等情況即時監督檢查;對一日警情“日清日結”,全面提升接處警質效。
提升規範執法能力。以“案管室”職能發揮為抓手,對接報警情進行逐條巡檢,規範案事件處置流程,從源頭杜絕“應受未受、應錄未錄、應告知未告知”等執法不規範問題,形成接處警、受立案、案件初研初查全流程閉環。
提升服務群衆能力。依托“日清日結”和回訪監督機制,發現不足、推動整改,不斷提升工作質效,轄區群衆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通過以上工作舉措,棕樹營派出所確定“情指勤督輿”末端落實,切實解決了“接警不規範、處警不閉環”的難點堵點,消除了執法執勤“處置不好、作為不夠”的問題隐患,治好了隊伍“思想不牢、履職不到位”的作風頑疾,成功走出了“情指勤督輿”一體化實戰化警務機制落地見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