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秋菊和學生們在一起。
國慶節假期期間,資陽市樂至縣中天鎮樂陽國小25歲的中文老師陳秋菊再次踏上了征程。這一次,她還是要當班上孩子們的腿和眼睛,跟着文字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陳秋菊曾經是樂芝縣最年輕的農村女教師,不到18歲就登上了領獎台,在農村國小就已經上了8年。因為她不願意班上有孩子,她兩次放棄了在城市工作的機會。一年前,在《西華都市報》報道陳秋菊的故事後,她一夜之間在網際網路上走紅,被網友譽為"中國最美的老師",随後又獲得了"馬雲鄉村教師獎"。
2016年春節前夕,陳秋菊受邀帶學生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7月,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年聯合會會同中央電視台來到樂芝縣中天鎮樂陽國小采訪陳秋菊,制作了12分鐘的《中國青年宣傳片》,在杭州G20峰會上播出,陳秋菊是唯一的教師代表。
自《西華都日報》報道以來,一年多過去了,在熙熙攘攘的喧嚣下,陳秋菊還是很平靜的,她說:"我不會在短時間内離開這個村莊,更不會因為愛而離開,我愛這裡的孩子們。"
用腿和眼睛做個好學生
讓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
現在是樂陽國小教學室主任的陳秋菊"覺得我不能離開這裡,屬于學校的一部分。"
每年寒暑假,陳秋菊都會去全國各地"預算旅行"。這個想法之是以出現,是因為有一次她講完《桂林風景》,同學們都圍攏過來問:"老師,桂林的風景是什麼,你見過嗎?那年夏天,她踏上了前往桂林的旅程。學年伊始,她向孩子們展示了她在桂林拍攝的照片。看着眼前的風景,孩子們開心地綻放着。
"語言課上有很多描述風景的文字,我提前去田野看了。學生們可能還沒有機會,有我做他們的眼睛,他們會看到更多的外部世界。陳秋菊說,"他們不像城裡的孩子,他們很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我想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給他們一些幫助,我不想為了教學而教書。"
感覺文本不夠深入
我想去野外拍攝衛星基地
《西華都日報》報道今年走紅後,陳秋菊忙着招待會或采訪,沒有時間出門,"這個國慶節難得有時間,我想安靜地出去。"
九月底,當陳秋菊翻閱一名學生的課外練習冊時,她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這是一篇關于太空飛行的科學和技術文章。事實上,我對航空航天完全沒有直覺的印象,也沒有在野外見過它。她最後決定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拍一些照片給孩子們看,"在他們學習衛星發射的文字之前,我覺得我說得不夠多。"
當然,我決定去西昌的原因也是出于對瓊海的擔憂,"我以前去過那裡一次,感覺不太好。湖泊可以讓人們感到安心,這是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陳秋菊說。
有愛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村裡的孩子們有了新的書桌
陳秋菊的行程本來應該是在暑假期間。"我感覺自己一夜之間就成了網紅,不能長時間自由處置。她說,由于媒體的不斷報道,來自全國許多地方的愛心人士紛紛來到樂陽國小參觀。
"來到兩家大型企業的山東和湖南人說,他們想捐錢改善我們教師宿舍的條件。陳秋菊道:"他們走後,沒有聯系,也許就是這樣。"
陳秋菊臉上短暫一閃而過失望,趕緊露出由衷的笑容:"不過,四川的一家公司卻傾注了極大的愛,用新書桌代替了孩子們的書桌,用新的桌子粉刷了教室。"
"感恩節,感恩節!"說起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陳秋菊雙手合十表示感謝,"哪怕是簡單的一次拜訪,也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外界的關注。我想做的是把這種感激之情傳遞給孩子們。"
他仍然單身
不會因為愛而離開學校
2015年9月,在《華西都市報》報道陳秋菊的故事後不久,她就發生了戀愛關系。"他非常支援我在村裡的住宿。不過,最後兩人分手了,陳秋菊也不想回憶太多,"他或許有更好的追求。"
這之後,一個來自河南的男人來到陳秋菊的學校,"他給了我一本少林拳,風似乎在陣風,他又走了。陳秋菊笑了笑,"我相信屬于我的白馬王子以後會來的。"
陳秋菊承認,她不會因為愛情而離開樂陽國小。現在她負責教學辦公室,她工作比較忙,"經常加班,現在我覺得很充實。"
今年,樂陽國小聘請了兩名代課老師,"學校師資很少,我每周要上18節課。陳秋菊說,她帶來了畢業班,現在她隻想讓這班産生結果。
作為學校裡最年輕的老師,陳秋菊一刻也不敢懈怠,"我現在學得很厲害,學教育教學管理。學校的老師年紀大了,我感到壓力很大,但我相當熱情。"
采訪最後,當"進城"計劃再次被提及時,陳秋菊笑道:"進城?離我挺遠的,這裡的孩子們更需要我,現在我出名了,我隻想告訴孩子們,他們的老師很優秀,讓他們不會因為現在生活的環境而感到自卑。"
華西都市報記者 田學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