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旋律大片怎麼拍好看?

作者:上觀新聞
主旋律大片怎麼拍好看?

年輕人喜歡看主旋律作品,這可能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新特點。從剛剛摘下玉蘭花的豆瓣高分電視劇《覺醒時代》《山海》,到《1921》、《革命者》、《長津湖》等未播出的一線一體電影,都引發了公衆對主題作品的重新思考。

主旋律大片怎麼拍好看?

在電影《1921》中,王仁軍飾演毛澤東

主旋律大片怎麼拍好看?

電影《長津湖》主打海報

在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影視公司和電影創作者齊聚一堂,交流創作經驗,還提前将今年衆多主題大片的"觀點"和"眼淚"抛給觀衆。

"如今,人們更喜歡稱它們為'主流商業大片',而不是主旋律片,這不僅獲得了良好的聲譽,而且獲得了市場的成功,讓更多的年輕觀衆成為他們的粉絲。"中國電影人協會副會長尹立說。

選擇年輕

日前,在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侯勇導演與劉晔、胡軍、溫永山、吳曉良、席美娟、陸星辰一起走上紅毯,正式揭開電影《王道》的陣容,并宣布即将完成。《1921》、《王道》、《大城大廈》是今年上海電影集團出品的主要主題作品。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兒透露,在創作過程中,從全國各地高校招募了100名大學生,從文字到表演參與電影創作,"作品的主旋律隻有貼近當代年輕人的思想和價值觀,才能引起共鳴。"

這也是電影《1921》的選擇。騰訊集團副總裁、宇文集團CEO、騰訊影業CEO程武介紹,為了給這個宏大的主題找到合适的切入點,主創團隊反複商量,最終選擇了還原年輕化風格和年輕代表的理想追求。"當時,代表們的平均年齡是28歲,他們真的是年輕人,他們為什麼成立中國共産黨,他們是如何建立中國共産黨的,每個人的親身經曆和聲音是什麼?主創團隊認為,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不僅可能以全景的方式再現一個宏大的曆史事實,更重要的是,從年輕人的角度,從每個人的角度來看,那個時代的理想、青春和夢想都會被展現出來。"

主旋律大片怎麼拍好看?

電影《革命》中的台詞海報

"當我們創作幾部主題電影時,我們使用的是年輕的團隊,"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靜說,他說即将于7月1日上映的《革命》由上海的年輕導演徐占雄執導。"

傳遞同理心

「我總是看過很多美國電影中的視覺效果大片,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也有機會做這樣的視覺效果大片,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整個段落是一個完整的三維視覺效果。"過去,我們受到技術的限制,我們隻能在腦海中勾勒出這些想象力,但今天的技術革命使這一切成為現實。

在業内專家看來,中國電影産業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化程序,世界一流的技術保證了主旋律大片的視覺效果,也讓《金剛傳》等電影在短時間内順利完成拍攝。"你可以研究每部大電影背後的字幕,每個公司和個人實際上都是資訊豐富的。"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金剛傳》和《光榮與夢想》的編劇趙甯宇說。

主旋律大片怎麼拍好看?

《1921》劇組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

但影片的主旋律能讓觀衆哭泣,往往不靠科技。《1921》的執行制片人兼導演黃建新曾擔任空軍地勤人員,自稱"技術"導演,但在《1921》的拍攝現場,卻是最受技術限制的人。"他經常告誡我,'偉大的聖人,不要被最新和最耀眼的技術所誘惑,為技術設計場景或鏡頭。"聯合主任鄭大生說。

在現場拍攝中,黃建新會盯着螢幕上年輕演員的微表情和他們眼中的光彩。當演員和角色瞬間結合在一起時,他會拍拍大腿,興奮地對鄭大生說:"你看,你看,這是高科技。"這種真正迸發内心的火花,将傳遞出高科技在大銀幕上無法觸及的感同身受的力量。

"技術不斷進步,但不變的是,藝術家可以在一部電影中調動普通人的情感,進而達到與觀衆共情的藝術效果。是以,影片總能讓我們感動,也向觀衆傳達我們的創作觸感。"尹麗說。

從小人物中切入

光傳媒出品的電影《革命》,以多視角叙事手法,截獲了李大昭起義前幾天發生的故事,還原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和一群革命先行者的形象,"影片經受考驗,不少觀衆哭了。廣廣傳媒董事長王昌天介紹,以抗美援朝戰争的曆史背景創作的《狙擊手》,也是一部讓人"從頭到尾哭泣"的主旋律片。

"哭點"來自小人物的力量。"這個時代是由每一個小人物建立的。梁靜介紹,《革命者》從8個不同職位和社會身份的角色中,反映了李大昭在他們心中的外貌,讓李大昭以"拼圖"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

今年,博納影業推出了"中國勝利三部曲",展示了抗美援朝志願軍英勇殺敵、聚焦武漢抗疫前線白衣天使的《中國醫生》和向隐蔽前線的無名英雄緻敬的《無名之輩》 而這三部電影也聚焦于小人物的塑造。"隻有具有真正吸引力和穿透力的藝術形象,才會觸動人們的心。"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東說。

今年,中國電影集團策劃了近十部主題作品,包括5月1日上映的《懸崖上》,以及《我和我的父親》和《武漢》。中國電影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傅若清表示,通過近兩年的探索和總結,中國電影已經為電影的主題找到了一條成功的表達路徑:"從小人物的角度切入,運用藝術技巧還原曆史事件,往往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為了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夠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創作真理。一天晚上,《1921》采訪結束後,黃建新側身坐,與記者無休止地聊着感動他的"長津湖"劇情。在時而低沉、時而高亢的嗓音情緒中,電影中的小人物慢慢走了出來。他的眼睛飄忽不定,有那麼一瞬間,他仿佛成了電影中的小人物。

專欄主編:石晨璐 文字編輯:張毅 照片編輯:朱軒

來源: 作者: 鐘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