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颢檢討:我違背了新聞操守層面基本觀念

沈颢檢討:我違背了新聞操守層面基本觀念

在很多人眼裡,"風暴"遠未結束。

繼9月4日"21世紀網總編輯等人被調查"的消息傳出後,9月25日又一則重大新聞曝光,讓案件的注意力持續升溫——"21世紀報社總編輯沈偉、總經理陳東陽25日下午被警方帶走。

次日,上海市警察局證明了這一消息,并表示上述涉嫌敲詐勒索的人員已依法采取刑事脅迫措施,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短短幾行消息顯示,公安機關對21世紀網涉嫌嚴重經濟犯罪的調查,已延伸至其母公司——21世紀傳媒有限公司。特别是公司總裁,曾寫過《總有一股力量讓我們流淚》《即使消息死了,也會留下無數聖徒》等經典言論,著名媒體人士沈偉參與了調查,讓很多人噓聲不已,也引起了更多的猜測和懷疑。

為此,新華社記者前往上海,到專案組了解更多情況,并對部分嫌疑人進行了面對面的采訪。通過自己的叙述和案件警察的介紹,出現了更多内部人士的案件。

旗下有三家媒體參與200多家企業的"合作"

一夜之間,從掌舵的21世紀報紙到嫌疑人,陷入困境的沈偉看起來出奇地平靜。他似乎也知道自己被調查的原因。

"我知道,公安機關對21世紀經濟報告、21世紀網等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負面消息逼迫企業支付合作費,二是收取企業的'保護費',承諾不對其進行負面報道。沈說。

民警介紹,到目前為止,該案已在21世紀傳媒有限公司的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網、财經周刊三家财經媒體、30多名相關人員進行了調查。除了沈偉、陳東陽,還包括《21世紀經濟報告》主編劉偉、21世紀網絡總裁劉東、廣告副總經理周斌、《金融周刊》發行人莫寶泉、主編羅光光、總經理梅波等。

侵權公司的證據和涉案人員的供詞表明,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網、财經周刊利用其在金融界的廣泛影響力,與上海潤言、深圳鑫麒麟等公關公司互相勾結,訓示下屬媒體記者通過各種管道積極挖掘, 編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等負面資訊,并以釋出負面報道為威脅,迫使200多家公司與他們簽訂"合作"協定,收取高額廣告費。

上海新文化傳媒是與21世紀網絡和金融周刊"合作"的企業之一。說起當時的情況,公司主管俞至今感到"很不高興"。

"2012年2月,我們公司即将上市。上海潤岩公司的張某根據我們在網上釋出的聯系方式查找我公司。俞張某介紹了潤岩的服務項目,并把廣告合作協定擺在了面前。

"協定上有不少報價,包括21世紀網、金融周刊等财經媒體,但價格卻高得離譜,要發表一篇文章或做廣告要花費數十萬元。俞有意降價,但沒想到對方沒打算談價格,而是直接攤牌。

"當時,我印象更深刻的是,張某給我舉了一個例子,一些企業因為沒有與潤岩簽訂合作協定,結果是媒體負面報道,導緻無法上市或股價波動,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俞炳彥表示,由于上市處于關鍵時期,擔心上市受到影響,隻能同意與潤岩簽署合作協定。

"這種敲詐勒索是非常隐蔽的。"部分媒體是與我公司直接簽署協定,另一部分媒體是與潤岩簽訂的打包服務協定,共花費數百萬美元在潤岩公司及其合作請求媒體上。"

"合作"在完成之前将不安全。然而,也有極少數企業在脅迫和誘惑下仍然拒絕效仿,如農民山泉。

"2013年3月14日,21世紀網絡釋出了第一份關于農民山泉的負面報道,我們随後公開澄清。"我們沒有去做一些私人溝通(與21st Century.com)或任何事情,因為董事會認為報告是假的,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我們不需要鞠躬或屈服,"農民山泉主任周立說。

周立沒想到,"私下溝通"的缺失,導緻"火與怒"更加激烈。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21世紀網絡共就農山泉水源、水質标準等問題做了19次負面報道。

21世紀網絡總裁劉東證明了這一報道,承認"這份報告的規模和強度非常罕見"。

"負面報道出來後,沈偉帶領團隊來我公司參觀,提出與我們合作,做正面報道,但被董事長拒絕了。從那以後,他們就沒有找過我們。"周立說。

"不要低頭"的代價是相當可觀的。周立介紹,由于這些假陰性報道,農戶山泉遭受了不少疑慮,銷售受到了很大影響,估計利潤損失達數億元。

"事實上,我們公司和21世紀經濟報道一直在做廣告合作,每年約50萬元。後來,周說,21世紀的廣告商私下透露了"秘密"——"你以前不是和21世紀經濟有過合作嗎?如果你也把報紙的一半錢花在21世紀的網絡上,那麼這件事就完了。

評估高壓和直接盤問僞裝成"鼓勵"敲詐公司資金的行為

案例民警介紹,無論是21世紀經濟報告、21世紀網絡,還是财經周報,都有基本相同的非法盈利模式。這三個看似獨立的子媒體,其實是互相作用的,形影不離。

"在21世紀傳媒有限公司制定的大架構下,擁有編輯權的報刊和周報記者負責撰寫文章,網站負責删除文章和營運事項,然後與财經和公關公司進行比對,最終形成了潤言、鑫麒麟等這三家财經媒體和财經公關公司聯手赢食的格局。警方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紀傳媒(21st Century Media)幾名高管的手機上,警方發現了大量短信,例如"某公司(報道)不線上"。

"每條短信都可能意味着一大筆公關費。凱斯敏金告訴記者,負面報道的公司會主動上門,或者通過公關公司進行溝通。科仁藥業、億騰藥業、陽和股份、民生租賃等公司都曾有過負面報道,并找到了沈偉本人。

沈承認了這一點。他以21世紀網為例,"誰發現,都會被轉介給莫寶泉,與企業商讨廣告合作事宜,并簽訂相關合同,收取合作費用。我知道一些公司會是以簽署合作協定。"

按照這種模式,21世紀傳媒有限公司的财經媒體和财經公關公司"合作"勒索企業,獲得巨額利潤。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21世紀媒體的管理層為其媒體設定了令人驚訝的業務目标。

"2010年,21世紀網絡進行了修訂,那一年是IPO重新開機,IPO公司非常重視自身的聲譽。我看到了這個機會,21世紀網絡的劉東、周斌、莫寶泉等人表示,他們希望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視IPO公司聲譽的企業。沈說。

劉東坦言,從2011年開始,公司上司将"上市公司"這一業務向21世紀網絡負責,同時釋出營收業務評估名額,"年營業額8900萬元,完成情況與我團隊的個人收入直接挂鈎。

2012年,劉東因未完成考核目标,未獲得80萬元的年薪全數;在2014年初的一次會議上,沈偉向劉東、周斌、莫寶泉等人發出了嚴厲的資訊,"不完全可以代替"。

"我還希望他們與IPO合作,占當年IPO總數的70%以上。"如果以合法的方式進行,就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水準,"沈承認。我設定的比重如此之高,其實是利用考核名額作為工具,鼓勵甚至強迫他們用負面報告和"付費忽略"的方式拉攏合作客戶。"

對于《金融周刊》,沈偉也制定了類似的評估名額,要求他們用負面報道來迫使企業"合作"。一旦一家企業因為财經周報刊登負面報道找到沈偉,他就會把企業介紹給相關負責人,由雙方就合作事宜進行談判。

"已經簽訂協定的公司,如果因為21日 Century.com 的負面報道而找到我,我會訓示劉東或周斌删除負面報道,并履行他們對客戶的'保護'。沈說。

與線上删除相比,在21世紀經濟報告和财務周報中實施"保護"的過程要複雜一些。

《21世紀經濟報告》主編劉偉坦言,對于報紙上已經報道過的報道,沈偉訓示劉東删除網站上的相應報道;

"21世紀經濟報告曾經報道過一個關于國家電網的負面報道,這個故事去了沈偉。劉說,在沈偉在編委會明确表示,國家電網打算入股21世紀電網後,讓國家電網成為合作夥伴,今後不要進行負面報道。

"另一份負面報道涉及平安集團和上海嘉華。沈偉很生氣,稱編委會過去批評過一頓飯,這意味着平安集團和上海嘉華都是報業合夥人,怎麼能報道自己的負面新聞。劉偉坦白了。

同時,劉薇也展現了内心的糾結。"這是利用媒體影響力讓企業以廣告的形式付費,其實我不同意,我在編委會上多次提出,但沈炜并不重視我的觀點。沈偉還要求,如果廣告部讓編輯部和企業見面,編輯部要配合,給客戶心裡一個确認,有利于廣告部談客戶的廣告業務。"

打破承諾"撕裂"理想"希望我的悲劇能提醒我的媒體同僚"

案件涉及機關犯罪和個人犯罪,可能涉嫌強迫交易、敲詐勒索、商業賄賂等。所有迹象都向21世紀媒體有限公司的上司層表明了其媒體實踐的性質和後果。

據劉東供述,2014年初,北京某知名網站因新聞敲詐勒索被查處,21世紀網總裁劉東、主編周斌等人較為憂慮,專會研究,向沈偉提出21世紀網類似商業行為予以暫停。"不要害怕,繼續做下去,把目标做好,"沈訓示道。

"我其實很早就知道,這種新聞敲詐是一種經濟犯罪。但衆所周知,這種模式在媒體世界中不再是一種常見的做法。沈承認。他說,由于公司的生存和盈利能力,他仍然走在非法牟取暴利的道路上。

嫌疑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卓明用"水蓋難收"來形容目前形勢。"3億50萬上市公司能給你多少家?"錢太容易拿來了,而且你什麼都不用做,最好不要舉報。這就像吸毒一樣,情況隻會越來越糟。"

這幾天,沈某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但也多次表達了自責和遺憾。"我在這些新聞勒索中發揮了上司,支援,協調和參與作用。我有很多責任。"

沈偉涉案被查案,有網友表示,"沈巍有句話說好,'沒有什麼能輕易打動人。除了真相。"但問題是,他鼓勵别人做真實的事,而他做不到。"

不少網友問,這些"尋求正義、愛、良知"的新聞朝聖者,現在為什麼會陷入違法犯罪的泥潭?

"我學生時代的理想是從事新聞工作,當我夢想進入南方報業時,在很多前輩的指導下,我始終堅持一種正義、愛、良知的新聞價值觀,隻有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導下,我才能為公衆利益服務。很長一段時間,我堅持得很好。沈說。

打開沈的履歷,也許他什麼也沒說。沈偉,1971年3月生于浙江嘉興市;1988年至1992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加入《南方周末報》,擔任新聞系主任和編輯委員會成員。1999年,他寫了一篇廣受歡迎的新年賀詞,"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哭泣。

在工作中表現出的才華為沈赢得了更多的晉升機會。1999年1月,他成為南方日報社的主編,然後是《城市畫報》的執行主編,2000年10月,他是《21世紀經濟報告》的主編,2003年至今是《21世紀經濟雜志》的出版人,2008年擔任21世紀媒體有限公司的總裁,後來擔任21世紀報紙的黨委書記。

"當我的工作職責發生變化時,我不僅是媒體人,還是媒體經理。在現實的操作層面上,我确實違反了新聞誠信的基本概念。"沈瑜的話透露出更多的悔恨。

"雖然我們内部的規章制度嚴格禁止這樣的事情,我們平時也三個指令五個申說,但在日常的執行過程中,我是默許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貢獻作用。有時我甚至覺得這種臨時解決方案是我們媒體擺脫目前困境的方式,是以我要對他們提出這些要求。沈說。

"當有一些兄弟般的媒體因為這種事情,還是被忽視了,沒有抓住機會去處理......現在,它不應該發生。"

"是以我認為這種變化給了我一種被撕裂的感覺。是以我覺得我違背了對新聞業的承諾;是以我感到非常抱歉。沈某此時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并将事件描述為"一場悲劇"。

"無論是21世紀的悲劇,還是個人的悲劇,我都想用類似的現象提醒媒體同行,堅持積極的新聞價值觀,也希望中國媒體産業的一次大變革,徹底消除媒體産業鍊中一些可恥、違紀、違法的東西,讓中國媒體産業更加健康發展。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