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2屆會議在日内瓦開幕,香港婦女聯合協會會長何超聰和督察員吳樹清作為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會議,在會場内外為香港發聲。
奔向聯合國"我們有權利和能力代表香港人民大聲疾呼"
由何超聰和吳淑貞代表的香港婦女聯合協會成立于1993年,并于1994年獲得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咨商地位,是一個非營利性非政治組織,擁有2,000多名個人會員和81名團體會員。吳淑清說,這次通路的目的是以非政府的方式向大家解釋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至于結果可能面臨的尖銳問題,吳淑清說,她已經做好了準備。
吳淑清:否定性問題越多越好,我們可以對否定性問題做出肯定的回答。還有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代表香港發言?很多人不知道婦女協會有悠久的咨商曆史,他們認為我們是中國政府安排的,我們不是。中國政府是官方的,國家有自己的政府代表要說出來,我們完全代表人民。我們有權利和能力代表香港人民發聲嗎?我們應該完全沒有問題。我們的婦女協會是一個非政府協會,有許多婦女和許多家庭希望我們大聲疾呼。
香港婦女協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申請兩次發言機會。由于人權理事會對非政府組織的發言時間較短,每次發言隻有90秒。吳淑清放棄了向何超瓊登記演講的機會。這樣,何超瓊的演講時間是兩個90秒,兩個演講合二為三分鐘,可以更冷靜,一口氣。
當地時間9月11日,何超瓊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2屆一般性辯論會上發表講話,強烈譴責近期香港發生的暴力侵權行為。
何俊仁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聲明:自6月9日以來的95天裡,香港群眾遭受了130起抗議活動的折磨,其中110多起抗議活動以無端的暴力和非法行為告終,最終導緻數百家小企業關閉,許多勞工喪生。我們呼籲國際社會譴責這些組織者和影響者。
何超瓊和吳淑清在聯合國發表講話後,許多香港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向他們表示感謝。
吳淑清:香港人很善良,怕事情,大家一般都不願意露臉,我們出來後,有人會說你為我們說話了,我們非常感謝你。他們也很苦澀,說不出來,因為在香港目前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很清楚問題出在哪裡。這相當于你心裡對别人打了幾拳,他們說不出來,也無處可說。
記者:你說香港是一個非常民主的表達平台,為什麼你覺得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沒有地方可以說話?
吳淑清:香港的普通人出來跟誰說話?我們的媒展現在完全是片面的,不會幫他報道,一旦他在路上說出來,就可能有一群人會打敗他。
如果你敢罷工,你将被開除出"我的學校不歡迎罷工的師生"
自從吳淑清和何超淧将在聯合國發表演講的消息傳出後,香港網際網路上就開始攻擊他們,甚至威脅到他們的家庭和事業。對于吳淑清來說,這種攻擊在她出席會議之前就已經出現過了。
9月初,香港各大中學校開學時,一些香港暴徒煽動學生罷工,中國基金會中學部分學生受到影響,并提議與學校讨論罷工安排。
作為學校的創辦人,吳樹清和校長會見了這些學生,考慮到很多學生和老師不了解中國近代史,吳樹清安排學校播放了從鴉片戰争到新中國成立再到香港回歸後的曆史的愛國電影。
中華基金會中學是吳淑清于2000年創辦的非營利性私立中學,她希望學校能為教育界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在與學生會面的當天,吳樹清明确表示,他不同意教師、學校勞工或學生罷工的罷工,并将指令參與罷工的學生退學,并解雇參與罷工的教職員工。
那天談話結束後,提議罷工的學生已經撤退,但局勢已不再受他們控制。在其他來源的壓力下,學校900名學生中有20或30名學生仍有半天沒有來上課。半天後,學生們決定取消罷工,而是呼籲校友和公衆來到學校支援和保護學生。消息一出,吳淑清突然成了香港暴徒眼中釘、肉中刺,誓言要譴責和抵制吳樹清和馬克西姆集團。
吳淑清:站起來說話一定有什麼不對勁,一定有人在攻擊,然後幾個老師和退休校長說:"你好,勇敢,出來說話。我說我覺得應該這樣做,因為我不再出來說話了,我的學校沒有位置,我沒有位置來管理校長更麻煩,老師更麻煩。因為我至少是作為盾牌出來的,香港暴徒不會攻擊他們,你也不會不承擔責任就辦學。
愛國情懷從小就培養,讓香港年輕人意識到自己是中國人
吳淑清認為,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源于教育,她自己的經曆就是最好的例證。1948年中秋節出生于香港,十幾歲時在香港學習,後來在英國和美國學習,獲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在學習期間,吳淑清從未去過大陸,但在她心中,愛國主義的種子早已種下。
吳樹清上國小時,北京的中文老師教他們中國曆史和古代漢語,經常講大陸的情況和北京的故事。這種教育不僅為吳淑清的漢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給了她一種認同感。
1998年,吳樹清發起設立"中國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她以基金執行主席的身份,每年資助群組織香港中學生到内地考察,将國情教育與中國曆史文化融入學習、探訪和實踐中。
2000年,吳樹清成立了中國基金會中學,在談到她創辦的學校與香港其他學校的差別時,吳淑清說:我們學校的校歌是中文的,沒有英文校歌。教學以英語為中心,兩種語言和三種語言,并且必須了解國語和廣東話。同時,學校組織多名學生和老師到内地和國外考察,讓學生立足香港,回國,走向世界。
每次出國,吳樹清都會安排學生到當地的中國使領館參觀,讓大家在國旗下和大使一起唱國歌,讓同學們知道出國是中國使領館出國,為他們提供保護。
在采訪中,吳淑清向我們介紹了她以2萬多元的價格從大陸空運到香港的地球儀,當談到她為什麼從大陸購買時,吳淑清說,因為大陸購買的地球不僅有中國人的名字,而且大陸和台灣是一個國家, 而環球在香港或其他地方購買,台灣可能與大陸分離。
由于擔心當代香港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會因缺乏民族觀念而被誤導和剝削,吳樹清邀請了一批有心的人寫《國家曆史百年》,介紹了近當代的百大曆史事件。同時,專門培養能教中國曆史的教師,目的是讓香港的年輕人明白,香港與國家密不可分。
"001小姐"鑄就商業傳奇 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合資企業成立
1978年12月,吳樹清首次踏上祖國大陸。當時,她的父親吳成德和她的叔叔已經把一家小餐館發展成為擁有300多家餐廳和蛋糕屋的香港馬克西姆集團,吳淑清也被稱為"馬克西姆小姐的心"。一路走來,吳女士參加了新華社組織的大陸代表團,她覺得大陸的經濟落後香港40到50年。
記者:一路走來感覺如何?
吳淑清:當時我很好奇,一路上關注着生活環境。我們的第一站是成都。成都酒店的地毯很破,我睡的床都是鐵床,我用的水龍頭滴答作響。我帶了肥皂,衛生紙,甚至消毒水。
在内地的那些日子恰逢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從武漢到廣州的火車上,吳淑清在廣播中聽到了鄧小平關于"歡迎外商投資中國"的講話。吳樹清敏銳地抓住了這次會議帶來的機遇。
1979年,中國和美國簽署了一項通用航空協定,決定開通從舊金山到北京的直飛航線,該航線于1980年代初開通,但航空食品問題仍未解決。在與日本和瑞士建設餐飲工廠的談判破裂後,中國民用航空局希望美信集團參與合作。31歲的吳淑清和她的父親吳成德開始了北方的談判。
吳樹清:1979年,大陸還沒有企業法,是以回來的時候,我們把香港企業法和公司法翻譯成中文,然後帶到北京和他們商量如何交談。我們給了他們一個香港航空公司餐飲的藍圖,在很短的時間内,每個人都感覺到過河的石頭,并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交談。
1979年7月,中國第一部《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頒布。9月,吳氏家族和民航局繼續在新頒布的法律架構下進行談判。雖然有法律,但合資企業沒有先例,是以在很多事情上仍然難以達成共識。
吳樹清:1979年11月,民航局局長匆匆忙忙,他請我父親幫忙解決所有問題,比如需要500萬港币購買裝置,把營運資金引入大陸。當時,500萬元在香港是一大筆錢,還有一個問題,大家沒有合同,相當于沒有擔保,所有風險都由自己承擔。
記者:那你為什麼想這麼做呢?
吳淑清:每個人都是中國人,需要幫助。當我聽他和我爸爸說話時,情況就是這樣。現在我不能贊同了,大家都是中國人,老吳你幫忙。
沒有合同,沒有資金,隻有承諾,吳承德和吳淑清回到香港,開始自籌資金,開始公司的準備工作。資金到位後,吳樹清積極聯系國外廠家,進口各種裝置。她以香港公司的名義,拿港币從法國和德國回購面包烤箱、洗碗機等廚房裝置,然後用中國貨輪将裝置運回大陸。在短短半年内,廠房改造、裝置采購、人才教育訓練、制定規則、開拓市場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1980年4月,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被外商投資管理委員會正式準許為《外商投資審查字(1980)第一号》。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程序中的一個裡程碑事件。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是改革開放後在大陸的第一家合資公司,吳淑清也被稱為"001小姐"。吳樹清仍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名譽董事長。
親近祖國的吳氏家族向内地捐款超過2億港元
1997年7月1日,曆經百年滄桑,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同日,吳淑清和父親吳成德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出席了中英交接儀式。吳淑清還記得父親當時幸福的樣子,對于她的父親來說,他很感動,看到了中國的地方,他可以管理自己。
吳淑清:父親出生于美國,兩歲時回來,祖父去世,外祖母帶他回家鄉泰山。我在香港上國小,在廣州上中學和大學,是以我們這一代人覺得中國人的身份很重要。1947年後,我父親來到香港工作,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50年後,當他們看到香港是中國本土的地方時,他們這一代人的感受非常深厚,這是普通人無法了解的。2008年我們參加奧運會的時候,中國代表團出來了,我爸爸很高興站起來,我們從未見過他這麼興奮。他們這一代人通常是沉默的,但在他們心中,他們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國家強大,并希望為國家做點什麼。
改革開放後,吳氏家族先後向武夷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地捐款。在他們的家鄉泰山市,吳家捐贈了兒童宮和圖書館等基礎設施。據不完全統計,過去40年來,吳氏家族為内地的教育和文化事業捐贈了2億多港元,吳樹清本人往返香港與内地不同城市超過3000次。近年來,吳淑清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社會活動上,希望在青少年工作和教育方面做得更多。
專欄主編:顧萬權 文字編輯:盧小川 來源:新華社 照片編輯:曹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