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紮根基層30多年,鎮安王洪寬緻力于森林病蟲害防治

在鎮安縣,有這樣一個人,為了保護家鄉的綠色資源,多年來,他與山嶽,以森林為伴,帶領一群人巡山巡山,保護森林,調查研究,治病......用自己的青春和鮮血寫出一首歌來捍衛森林的贊美。他是鎮安縣森林害蟲防治中心主任王洪光。

紮根基層30多年,鎮安王洪寬緻力于森林病蟲害防治

2016年12月,王洪光在回鄉途中發現回龍鎮雙龍村古道陵地區有大片松樹死亡,他的專業敏感度讓他意識到松樹可能感染了病蟲害。是以,盡管他很疲憊,他還是走進實驗室測試了樣本。為了進一步驗證,他将樣品送到南京進行測試。2017年1月2日,王洪光收到南京的檢測報告,确認松樹感染了松線蟲病。第一次,他挑起光夜戰,趕緊書寫松線蟲病流行資料,并組織全縣各林站和林場不漏山頂、不漏地進行重新普查抽樣檢測,帶領家鄉人民打響安縣青松鎮的防衛戰。

松線蟲病是松樹的癌症,是世界檢疫性害蟲。鎮安縣有45.8萬畝松林遭到松線蟲襲擊。隻要發現哪個鄉鎮爆發,王洪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導伐木、清理、焚燒、打樁處理,確定每個環節的品質合格,不錯過一片松林、一棵死松樹。長穿梭在荊棘叢生的松樹林中,手臂經常被鮮血劃傷,身體被蚊子叮咬。

"如果你想做好事,你必須首先從對方的利益中獲益。面對松線蟲病的爆發,王洪光根據當地實際,一邊向上級報告,一邊籌集資金,一邊制定作戰政策。在上級的支援下,王洪光思考如何徹底消除蟲害。經過慎重考慮,他制定了"标本與處理"政策,對跟蹤的指導、監督和限制以及評估統一的控制機制。治根采取毒藥、人工誘捕和檢疫執法檢查三項措施。在他的上司下,鎮安縣累計投入各類防控資金4435萬元,砍掉了60多萬株可能被感染的受感染樹木和松樹;最後,死松樹面積和死松樹數量持續下降,松線蟲病害防治效果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成為學習參觀的典範。

紮根基層30多年,王宏光經常與林農合二為一,不斷總結和更新森林病蟲害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2017年,鎮安縣雲溪寺鎮等9個鄉鎮都發生了銀杏大蠶害蟲,涉及面積2100畝,短時間核心桃葉被大面積吃掉,甚至瀕臨死亡。農民的抱怨震耳欲聾。王洪急得連忙七天,在各個城鎮的林區裡奔跑,與當地人民一起采摘、采摘、消滅昆蟲,使害蟲得到控制。

為了進一步幫助群衆識别森林病蟲害,提高防治效果,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王洪光及其同僚經常帶着防蟲網、放大鏡、斧頭、标本夾、标本采集、研究整理等在高山叢林中行走。如今,走進安縣森鎮防禦站實驗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屋子擺放整齊的标本箱。蝴蝶、蕨類植物、甲蟲等234種1600多種完整精美的标本,吸引了省内外同仁前來參觀和研究。

"每當你在農民的臉上看到豐收的喜悅時,再次感到疲憊是值得的。這是王洪光對農民的圖謀。九個冬天,當人們還在享受在溫暖的被子裡時,他先後到縣裡50多公裡外的松柏村,引導農民到栗子示範園砍枝、拓墾;

不花言巧語,在平凡的工作中,王洪光默默踐行"綠水綠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秦嶺生态衛士,把綠色留給子孫後代,給明天帶來希望。

紮根基層30多年,鎮安王洪寬緻力于森林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