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絲蟲是鱗翅目果蛾家族的害蟲,經常發生在果樹生長過程中,容易造成果實品質下降,嚴重時甚至導緻果實不可食用的問題。是以,農民必須及時使用食心昆蟲等相關藥物或其他方法進行防控。本文将深入總結與心絲蟲有關的問題,供農民參考。

什麼是食心蟲?
1.分類:桃小心絲蟲、梨小心絲蟲、梨大心絲蟲、白小心絲蟲、李小心絲蟲、桃螟螟等;
2.雜糧,容性廣,可對果仁和核果多種果樹有害,但有差別;
梨形小心絲蟲有作為害蟲轉移到宿主的習性,是以它們大量發生在桃子和梨附近的果園中;桃螟果蛾6月下旬在蘋果梨的花萼和棗莖上産卵,孵化幼蟲先在果實表面爬行并咬住果皮,然後将蛾的果肉垂直和水準系列食用;李小心絲蟲主要對李子有害,以幼蟲為果實,有時也對新芽有害。幼蟲多為蛾子從果實底部、果芽或兩個果實的接觸處,進入果實後,直接進入果心,在果心附近進食;白色小心絲蟲主要對山楂有害,幼蟲常在果實的花萼或兩個果實的交界處,吐絲作為害蟲與果實相連,蟲糞排出洞外;桃螟螟幼蟲是果實表面的第一害蟲,稍大的飛蛾進入果實,果實内外有大量的蟲糞,往往在兩個果實的交界處或樹枝的縫隙處;梨形心絲蟲不僅對梨的栽培有害,而且對梨、棕梨等梨樹的砧木有害,春花蕾擴增發芽。幼果階段變成害蟲。
心絲蟲危害症狀:
幼蟲多從莖的基部或頂部進入果實,2天後,半透明果膠的水滴從蛀蟲洞中流出,很快果膠滴幹燥收縮,在蛀蟲孔處留下一小塊白色蠟。
随着果實的生長,蛀蟲孔愈合成針尖的小黑點,小黑點周圍的皮略凹;幼蟲在果皮下和果實内吃後,果實表面出現凹陷的潛水痕迹,明顯變形。
接近成熟的果實受損,形狀一般不變,但果實内的蠕蟲路徑充滿了棕褐色蠕蟲糞便。幼蟲成熟後,它們叮咬果實表面直徑為2~3毫米的圓孔,褐色的蟲糞常積聚在孔外。
心絲蟲控制措施:
人工控制
1.越冬刮去樹幹粗糙的樹皮,消除小梨形心絲蟲和一些在皮膚中越冬的桃螟。在八月,草環被綁在樹幹上,以引誘幼蟲進入冬季并在冬季燃燒。
2、冬季清理園林,掃除落葉雜草,處理各種作物稭稈、葵花盤等,焚燒殺桃螟等越冬的害蟲。
3.結合修剪,切斷越冬梨心絲蟲的蟲芽。在幼蟲損傷果實階段到羽化之前(小麥收獲前),徹底采摘梨形心絲蟲的果實并對其進行處理是消滅梨形心絲蟲的關鍵措施。
4、随時撿起各種心絲蟲有害果實,在5~6月梨小心絲蟲害到桃芽時,及時将蟲芽切掉并燒掉。
5、合理配置設定植樹種。梨形小心絲蟲有轉移宿主的習慣,早期喜歡吃桃芽,後期吃梨果。是以,在規劃果園時,盡量不要将桃子和梨混合或相鄰。
藥物管制
心絲蟲一旦被飛蛾打入果實中,就無法控制,是以掌握準确的控制期是控制此類害蟲的關鍵。
對于桃蟲,從越冬繭開挖到地面形成蛹繭,可進行地面控制,施用綠袋肥肽增效劑與水300倍稀釋澆水,可改善土壤,減輕藥物損害,防止地下害蟲;強效除黴劑1:200倍稀釋澆水、殺菌殺菌,建議每半個月一次。
自然界中有許多有益昆蟲可以控制害蟲的發生,主要的是:
1.掠食性捕食者。例如,蚱蜢,瓢蟲,花蟲,蜘蛛,行走甲蟲,螞蟻等都可以捕食上述害蟲。
2.寄生蟲捕食者。例如,紅眼蜂可以寄生多種昆蟲卵,冀蜂寄生梨類大心絲蟲,蜜蜂寄生桃子小心絲蟲等。将摘下的梨形心絲蟲果實解剖。如果寄生蜂很多,應将昆蟲果實儲存下來,蓋上紗布覆寫,并在天敵羽毛後釋放出來,這樣才能繼續消滅害蟲。
3. 保護措施。當天敵很多時,不要使用全殺傷藥,可以嘗試使用其他方法來預防或避免天敵的發生,進而發揮天敵在控制害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