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州、廈門将逐漸取消活禽交易 推行冰鮮禽産品上市

據《福建日報APP-新福建》4月2日報道,特色禽肉生産規模提升,家禽标準化示範基地建立,福州廈門逐漸取消活禽貿易,"福家禽"品牌被提升為綠色福建"金招牌"...近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廳、财政廳、自然資源部、生态環境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央分行、市場監管局等九個部門聯合印發《促進家禽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 工業"。

《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家禽産業轉型更新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按照"規模化養殖、集中屠宰、冷鍊運輸、冷藏上市"的發展方向,突出大規模健康養殖、集中屠宰加工,轉變家禽産品供應方式,努力建構家禽業高品質發展格局 福建省。力争到2025年将全省禽肉産量維持在150萬噸以上,肉禽産量達到10億隻,禽蛋産量達到50多萬噸;全省規模養殖比例達到85%以上,大規模集中屠宰加工比例達到80%以上。

—— 優化産業布局

鞏固和穩定快速、大型白毛殭屍電腦生産規模,支援龍頭企業在光明、浦城、正和、新羅、上行等地建設一批新的肉禽生産基地,保持全國白羽殭屍電腦産業的領先地位。支援和提升特色家禽生産規模,在澄巷區、南京縣等黃羽殭屍電腦主産區,以及龍海市、漳浦縣、平和縣、江樂縣等肉鴨集中區,不斷提高特色優質肉禽比重, 和建垣市。在永春縣、南安市、沙縣、清流縣、長泰縣、福清市等大型蛋雞集中區、新羅區、龍海市、沙縣、永安市、武夷山市、建陽市等蛋鴨産區,建設有利的蛋禽産業集中區。到2025年,将建立50個優質家禽養殖基地。

——提高種子行業創新水準

組織實施殭屍電腦和水禽遺傳改良計劃,填補我國白羽殭屍電腦獨立育種空白,利用福建省蛋鴨地方品種開展高産蛋鴨配套品系育種研究;并建立全國白羽殭屍電腦蛋鴨核心養殖場和擴建基地。加快和田雞、白天鵝絨黑骨雞、閩青毛足雞、德化黑雞、金湖五峰雞、象洞雞、龍岩山馬鴨、金頂鴨、莆田黑鴨、連城白鴨、黑(白)扇鴨、長樂灰鵝、閩北白鵝等優質家禽地方遺傳資源保藏養殖場建設, 支援在有條件允許的地區建設家禽地方遺傳資源後備養殖場。到2025年,優質家禽本地遺傳資源供應能力将提高20%以上,家禽良好育種率達到95%以上。

——提高水産養殖标準化水準

推動傳統家禽業向以生物安全為核心的标準化生産轉型,在場地布局、禽舍建設、生産設施、優良種子選用、投入使用、衛生防疫、糞便處理等方面建立生産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标準進行有序生産。鼓勵企業開展産品品質管理體系認證,促進國内産品與出口标準對接,促進家禽産品企業與國際标準接軌。開展殭屍電腦、蛋雞、肉鴨、蛋鴨、肉鵝養殖标準化示範,逐漸推進規範家禽生産。到2025年,建立50個家禽标準化示範基地(養殖場)。

——推動冷藏鮮銷售轉型

在福州、廈門、泉州等大中城市,培育了多個區域農産品集散地和冷藏、冷凍家禽産品專賣區,配備新型冷鍊物流裝置,完善原産地預冷、保鮮運輸、快速檢測等設施,引導符合條件的商場, 超市和肉類經銷商共同參與,擴大冷藏和冷凍産品的分銷範圍。福州、廈門應全面推進家禽産品在冷凍市場上市,逐漸取消活禽貿易;其他地區應逐漸提高冷藏家禽産品的市場佔有率。到2025年,省級城區以上城市市場冷鮮冷凍家禽産品供應量将占30%以上。

——實作綠色發展轉型

根據國情推廣水禽無水養殖、家禽籠養、網床養殖等生态養殖模式,促進家禽業綠色健康發展。鼓勵糞肥充分收集,還田還林,支援雞糞發電并網、糞基質利用。認真落實家禽飼料添加劑使用規範,加強獸用抗菌藥物綜合治理,擴大家禽和獸用抗菌藥物減少使用試點。到2025年,家禽規模養殖場糞便處理設施裝置配套率達到100%,全省家禽糞便綜合使用率達到98%以上,家禽規模養殖場病死禽生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 提高品牌建設水準

培育一批影響力較大的家禽産品品牌,打造和田雞、光陽蛋雞等區域性公牌和知名品牌,支援培育一批福建知名企業和中國名牌家禽産品和家禽,推動"福鳥"品牌成為綠色福建"金招牌"。到2025年,将建立10多個家禽福建名牌農産品和福建省農産品區域公有品牌。

主要任務還提出提高病害防控水準,到2025年,家禽養殖場高緻病性重點動物病的淨化率将達到100%;提高屠宰加工水準,力争到2025年底達到全省家禽年屠宰加工能力8億隻以上。

(福建日報記者王永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