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作者:海峽網絡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專心畫公雞的李佳存。攝影:張豔玲,中國網記者

中國網4月1日電(記者張豔玲)提到李佳存,相信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在全國各地響起他的紅色廣告字——"好牙、好食欲、吃馬馬香"!這位善良,有趣和幽默的藝術大師立即浮現在腦海中。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佳村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采訪。攝影:張豔玲,中國網記者

豐富多彩的藝術生活

現年63歲的李佳存不僅是全國一級演員、中國曲文藝人協會會員、電影人協會會員、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還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并擔任中鐵美術家協會會長, 河北美術學院終身教授,北京城市學院特聘教授。李嘉存從小就熱愛書畫藝術,20世紀70年代師從著名中國畫大師康甯先生。1999年,癡迷繪畫,自費赴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師從趙甯安、張立忱、郭一群。2004年師從著名書法家歐陽鐘石先生。他的作品曾在國内外展出,并被收藏家收藏。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佳在他的畫外存在拍照。攝影:張豔玲,中國網記者

3月的最後一天,記者有幸在北京市大興區青龍店鎮"二食堂"工作室拜訪了李家村先生,當時他正彎下腰專心畫公雞。這樣的情況,對于退休後的李嘉存來說,幾乎是常态,每天4-5點,李嘉存來到工作室開始一天的繪畫。用他的話說:"過去有很多工作和社交活動,雖然我一直熱愛中國書法和繪畫書法,但我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現在,隻要沒事,幾乎一直都會在中國書畫的海洋中遊泳。"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佳存的畫作《金雞唱肖》。

對書畫藝術的常年專注和奉獻,造就了李嘉存在書畫藝術上的高成就。當代書畫大師範增先生曾說過:"嘉村畫有一種奇特的氣息,不容忽視。他喜歡畫寫意花鳥,特别擅長畫雞。他說:"雞是歡樂和吉祥的象征,具有勇敢、仁慈、國術文學、守信的'五美德'。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家村在室内繪畫。攝影:張豔玲,中國網記者

工作室的牆上有很多自己畫的雞的畫像,他想讓"五德"品質的雞一直鼓勵他。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嘉村的畫作。

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李嘉存非常喜歡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他的工作室裡貼着許多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畫室外的很多對聯都有深刻的意義。他随口拿起的一些詩句,比如"這樣做太多了,如何得到滿足。"浮躁到處都會引起悲傷和遺憾,'跟随'這個詞從來不會誤導英雄。等等,告誡世界要知足快樂,不要貪婪,不要浮躁,不要墨守成規,要有冷靜腳踏實地的創新精神。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嘉存說,他每天練習繁體漢字,畫中國畫,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他希望将祖先留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體驗到我們廣袤的本源。"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國文化之是以能引領世界,是因為我們有外國人欽佩的傳統文化。如果不傳遞,不用說是傳到世界,甚至自己國家的年輕人也不能傳下去,這将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熱心公益慈善家

他誠實直率,熱情善良,樂于奉獻,熱心公益事業。為了長期資助孩子們,他自掏腰包發起設立"李嘉村獎學金基金",著名書法家歐陽鐘石先生被他的善行所感動,為自己的一生寫下了"送紅心送希望"。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作為北京市西城區紅十字會理事長,李嘉存關心着西城區重病兒童,毫不猶豫地捐獻自己的精品作品。像他這樣的愛的行為是無窮無盡的。2007年,李嘉春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國慈善藝術家"稱号。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近年來,他參加了北京市西城區紅十字會為救助重病兒童舉辦的公益書畫書筆畫節,捐贈書畫,用拍賣收益搶救重病兒童。近日,李嘉存捐贈的一幅5平方英尺的畫作以16萬元的價格拍賣,幫助獨生子女——智障兒童。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作為'人民的藝術家',他們應該有回報社會和祖國的責任感,國家和社會給了他們很多。名人做公益事業,幫助弱勢群體,發揮影響力做正能量,有示範效應,應該發揚光大。李佳存對中國網記者說。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嘉村畫的四角公雞。

願意遭受損失的"吃虧者"

李嘉存願意做"虧損大師"。他的研究名為"三禁食",意思是"做一個不急躁、不不滿意、不滑溜溜的人";工作室的名字是"Er Eat Hall";名字叫"兒吃堂傻瓜",就是學藝術,苦苦苦,做人吃虧。這不僅是他的生活标準,也是他的真實寫照。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老話說,受損失是福,行善行善,看似遭受損失,其實讓人感到幸福,展現價值。李佳存告訴記者,學習藝術的時候不能怕吃苦,苦不飽,忍不住,别人會看不起你。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嘉村自創的《九相》。攝影:張豔玲,中國網記者

在宋代學者朱曦先生的《朱子全書•薛五世》中,提出"看到人們說善行,做善事時,要佩服他們,記錄下來。李嘉存非常欽佩朱曦的"言善行"。為此,他還創造了自己的"九同居",即"互相尊重、互相羨慕、互相理論、互相安慰、互相鼓勵、互相前進、互相解脫、互相同情"。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他說:"'九同居'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鼓勵,互相給予,互相學習,不僅要做好老人,還要互相理論,還要學會互相羨慕。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羨慕别人的成就,這不利于改善人際溝通。"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佳存的畫作《和諧是珍貴的》。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李嘉存的畫作《和平共處》。

“吃虧達人”李嘉存: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和熱心公益的藝術家

書法和繪畫在李嘉存工作室的牆上。攝影:張豔玲,中國網記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