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折騰”的“郭書記”

編者注

石來加, 任長霞, 王人, 黃繼生, 張玉卷...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深深地印在無數中原兒童的心中。作為河南勞工的代表,這些模範勞動故事和精神激勵着幾代人為前進而奮鬥。

時代在變,故事的勞動模式在變,不變,是愛與奉獻,争創一流,拼搏,勇于創新,冷漠名利,樂于奉獻高尚的精神。值此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我們的記者與大家一起走近五位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聆聽他們的奮鬥故事,感受他們的時代風采。

郭帥

□ 河南日報記者 王格林陽

"親愛的,今天風很大,你不穿厚厚的斑點。"我不冷。你趕回家吃晚飯。"

4月26日中午,中國人民銀行臨岐鎮臨岐鎮一等秘書郭帥回到村裡,見到了村民陸先生。在關嶺村,沒人認識年輕的"郭秘"。"郭先生很好,隻是喜歡'折騰'。"盧先生說。

2017年8月,28歲的郭帥來到關嶺村擔任村一書記。關嶺位于林州與回縣交界處,是一個深山村,山地面積6000多畝。"我第一次去村子的時候,從林州市中心開車一個半小時。離村莊越近,山路越陡峭,路邊越荒涼。郭帥說,他一到村子就開始探房,"那時候,一個月不回家是司空見慣的。别人在村裡感到苦澀,我在軍隊裡練了8年,不怕吃苦。"

在參觀過程中,郭帥發現村裡隻有一條主幹道,水泥路,其餘的都是土路。全村沒有路燈,村民飲水都靠山上幾眼活泉水,飲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所有住在村子裡的人都是老人,他們見過面太多,他們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我把他們當親戚。我必須做這樣的事情,不要讓他們失望。果帥立刻開始"折騰"——想辦法籌集資金,把水泥路傳到每個村民家門口,為村裡設定路燈,并建立4個蓄水池,除了定期消毒外,還給每家每戶免費發放了淨水器......

基礎設施完善後,他思考了産業的發展:帶領村民成立種植合作社,發展光伏産業,籌集資金引導村民種植辣椒甚至翹曲,邀請技術人員到村裡教育訓練......幾次"折騰"下來,2019年,關嶺村順利脫貧。

"今年我們将在村裡建一座農舍,以吸引外出并即将創業的年輕人,讓更多的遊客留下來,讓人民變得富有。現在,愛"折騰"郭帥有了新的"折騰"目标,早日規劃關嶺村振興村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