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不是很紅嗎?
近日,熱門電影《長津湖》
陷入商标和版權侵權的風暴中。
10月12日,在電影《長新湖》上映的第13天,票房已突破42.5億,暫時位居内地電影史上總票房榜第6位。有人預測《長信湖》票房将達到55億,雖然最終票房仍不為人知,但确認的資訊足以讓這部電影不平凡——《長信湖》如今已經打破了電影史上的26項紀錄。
不過,伴随着"長信湖"的巨大流量,除了榮譽之外,還有一場侵權風暴。近日,一位自稱"郝平導演"的網友發帖稱,電影《長津湖》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權,并貼發了印有"長津湖"三字的商标注冊證和一張名為《冰雪長津湖》的工作等級證書。
這一舉動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厭惡,甚至用"明顯觸碰瓷器"等評論予以駁斥。但事實可能并不那麼簡單。此外,在電影《長津湖》上映之前,《長信湖》搶先注冊熱潮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可見電影《長信湖》遇到的問題至少為影視行業的知識産權保護覺醒了:盡快布局。
不要嘲笑瓷器
"'長新湖'被控商标侵權,不能用'感瓷'來嘲笑。10月12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網)發表了一篇文章,對此事進行了評論。
此前,更多的網友認為,自稱"郝平導演"的網友在燙熱。一位資深律師在朋友圈的文章是代表性觀點之一,并被廣泛引用:"摩擦的熱度也應該有底線,而用長信湖的商标擦長津湖大戰的熱度是很難接受的。商标權也有适用範圍,對商标解釋的不分青紅皂白的誇大和歪曲會給公衆帶來不必要的混淆和誤導,令人擔憂。"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先權利确實存在着無可争辯的事實。"導演郝平"口中的"其他"是北京嘉電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據了解,2020年10月29日,其送出了"長新湖"商标注冊申請,并于2021年7月14日獲得商标注冊證,國際分類涉及第41類教育娛樂,包括"廣告片以外的電影制作"、"電影放映"、"電影發行"等。根據《商标法》第57條的規定,未經商标注冊人許可,在同一類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标相同的商标,就是侵犯注冊商标專用權。
但這并不意味着電影《長新湖》涉嫌商标侵權。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教授董秉和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法律上講,長津湖現在可以被認定為觀衆知曉的外國地名,如果沒有其他含義,根據《商标法》第10條第二款,不能作為商标使用。同時,以《長信湖》作為影片名稱,是對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地的描述,但實際上并沒有起到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也不構成商标法意義上的使用。是以,它不構成對先前注冊商标使用專有權的侵犯。電影既不是商品也不是服務,商标是區分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标志,也就是說,電影《長信湖》中使用"長信湖"這三個字不是商标法意義上的用法。而且,北京嘉電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注冊的"長津湖"商标有41個等級,41個等級是電影相關服務,而不是電影本身。
漢坤律師事務所商标部經理董曉萌也持同樣看法。"電影名稱'長信湖'來自戰争現場的名稱,表明戰鬥發生在長信湖地區,消費者在看到電影名稱時會對故事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其實長信湖并沒有起到代表或指向商品或服務來源的作用, 也就是說,電影名稱"Chosin Lake"是非商标使用,是以不涉及商标侵權。
在涉嫌侵犯著作權方面,大連理工大學知識産權學院名譽院長、特聘教授陶新良認為,郝平注冊的作品名稱為《冰雪長津湖》故事大綱,沒有證據與影片内容相似。而且,從申請時間的角度來看,版權和注冊商标侵權的嫌疑也被排除在外。
許多争議的先例
無論如何,這場風暴也為影視行業的商标保護敲響了警鐘。
對于影視制作者來說,一方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産權,履行合理的照管義務;另一方面,他們必須保護自己的權利,在電影拍攝或規劃階段注冊商标,并為電影及其衍生品提供法律保護。
類似的教訓在影視行業并不少見。2015年8月,電影《軒轅劍傳奇》上映後,大宇資訊有限公司向庭起訴該制片人,認為對方侵犯了其"軒轅劍"注冊商标的專有權。一審上訴後,北京知識産權法院于2019年10月作出終審判決,責令被告立即停止以《軒竻祗傳奇》為片名的不正當競争行為,賠償大宇經濟損失和合理費用6.5萬元。
2019年,王某以侵犯其《财産繼承人有錢》的著作權等權利為由,向法院起訴電影《西洪首富》的編劇、制片人北京快樂扭扭電影有限公司。該案曆時兩年,最終二審法院認定王某涉嫌侵權不成立。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很多制片人在電影上映前就開始布局知識産權,如《少年你》、《小說家遇刺》、《你好,李歡英》、《唐人街探案》等電影早在上映前就已經注冊為商标。
甚至有電影制片人被安排到被稱為"瘋狂"的地步。例如,在《哪吒的轉世魔童》走紅後,制片人光光傳媒送出了多達1820件商标注冊申請,其中大部分與《哪吒》電影有關,包括魔童哪吒的角色名字、哪吒的妖童、尹夫人、沸騰C、莫托内紮等衆多電影故事。光媒的這種行為一度引起很多争議。支援者認為,生産者為其産品申請注冊商标是無可非議的,而反對者則指出,大量注冊商标涉嫌在短時間内囤積,而哪吒本人就是知名的神話人物,被壟斷是否合理。
預布局可防止延期交貨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大概也是影視行業知名IP"搶占"頻頻發生的結果。
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中國電影票房"應用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電影總票房已達202.74億元。電影市場的繁榮也導緻知識産權(最常見的是版權和商标)的不公平競争案件增加。
大片名稱的盜版登記事件時有發生,《戰狼》和《你好,李歡瑩》都遇到過類似的事件。"長津湖"也是先發制人的注冊對象,記者于10月12日晚在中國商标網檢索到28件"長信湖"商标申請。其中,電影《長津湖》的制片人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有3個案例,分别為41、28、16類,分别于2021年9月24日申請;北京嘉電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有4個案例,分别是2020年12月28日申請的9個和11個類别,以及2020年9月24日申請的41個和35個類别。
兩者在41個班級中重合。董秉和告訴記者,北京嘉電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已獲準在41級服務上注冊"長津湖"商标,這構成了博納影業在41級服務上注冊"長津湖"商标的法律障礙。
"博納影業的商标申請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存在先驗商标,而根據商标行政審查程式,可能會被在先商标屏蔽。董曉萌說。
董曉萌建議,影視行業可以先布局商标,其實,布局商标的主要目的是為後期周邊産品的推出做準備,或者防止他人在未來摩擦電影名稱的熱度并獲利。
回到"長津湖"侵權風暴,據媒體報道,博納影業的電影《長信湖》開播4天後,其他企業申請了"長信湖"商标注冊并搶占了第一個權利。而如果說是因為相關品類中已經存在同一商标,博納影業的商标申請被駁回,那麼對于博納影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因為博納影業在電影《長新湖》的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其他影視制作公司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避免過度誇大風險,董曉萌提醒道,"如果隻是片名本身,就沒有絕對必要布置商标,根本原因就是獨立片名本身,這不是商标使用。
作者|張偉,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