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十年前,大約在2010年,大多數汽車都有AN變速器,仍然是4速,當時,它們是配備6AT的好車。但如今有越來越多的AT變速箱,8AT,9AT甚至10AT。有人有疑問:設計這麼多檔位,如果不在高速上,能用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 >8AT 又增加了兩個高端位?</h1>

有人認為8AT是繼續為6AT增加兩個高端位置,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改變變速器的性能沒有任何意義。例如,6AT曾經在6個檔位中運作120個,發動機轉速為2200 rpm,在添加兩個高檔位後,可以使用7個檔位運作2000的120個發動機轉速,并使用120個發動機以8個檔位運作1800個檔位,但這沒有多大意義,因為額外的兩個高檔次可能根本不用于日常駕駛。而就6AT性能而言,每小時應付120個綽綽有餘,白白增加兩個高端倉位沒有實際意義。提高具有高日用量的齒輪的性能更為重要。這就像建造一條堤壩,重點是加強低處,而不是高處。事實上,兩個超過8AT的齒輪相當于在各個齒輪之間拆卸和安裝。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 >那麼8AT汽車如果不高速行駛,它能不能使用最高等級?</h1>
我認為對于8AT來說,在日常駕駛中使用最高檔位的機率并不大,上面的數字是一輛裝有8AT變速箱的汽車,根據變速器系統參數計算出來的轉速和發動機轉速對應的表,可以看到當車速達到80公裡/小時時, 8檔對應的發動機轉速為1210 rpm,理論上可以采用8檔。但是發動機輸出扭矩在這個速度下不是很大,而且8速傳動比小,扭矩放大很小,如果用8檔驅動,動力儲備會非常小,很可能稍微傾斜或稍微踩在油門變速箱上會立即降檔, 基本上隻能偶爾在下坡路段或以均勻的速度使用。
但這并不意味着8AT是多餘的,讓我們再來談談8AT另外兩個檔位的好處:
<h1類="pgc-h-arrow-right"資料軌道="13">1,提高日常駕駛的動态性</h1>
例如,一個8AT變速箱,1檔的最終速比為14.1,也就是說,1檔可以将發動機扭矩放大14.1倍,而同規格的6AT變速箱1檔的最終速比為11.4,隻能放大11.4倍,從上圖可以看出, 新款8AT從1檔到6檔的整體速比比比之前的6AT要小,是以整體功率性能會好于6AT。
<h1級="pgc-h-arrow-right"資料軌道="14">2,增加變矩器鎖定範圍,動力更好,油耗更低</h1>
上圖是變矩器原理示意圖,變矩器的泵輪随發動機轉動,将變速箱油抛出,撞擊渦輪葉片,通過渦輪機将動力傳遞到變速箱。但是,這種傳動方式不是硬連接配接,存在打滑,傳動效率不高,是以後來的工程師在變矩器的外殼和渦輪機之間設定了一套離合器,在特定情況下,離合器可以将變矩器的外殼和渦輪機鎖在一起, 使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形成硬連接配接,大大提高了傳動效率,這就是變矩器的鎖定。
但是,早期的6AT變速器變矩器鎖定範圍有限,變矩器在很多工作條件下都不能鎖止,是以在油耗上沒有優勢。一方面,8AT增加了檔位數量,每個檔位之間的連接配接更加緊密和平穩,另一方面,它在一些硬體上進行了優化,可以提高新變速箱液壓變矩器的鎖定範圍,提高油耗和動力感覺。缺點是犧牲了一些一緻性。
<h1級="pgc-h-arrow-right"資料軌道="18">3,降低高速巡航速度,節省燃油</h1>
我曾駕駛過一輛小排量手動變速器車高速行駛,這輛車5檔跑120時發動機轉速為3000轉/分,這個轉速的動力已經很好了,加速、爬坡、超車都足夠了。然而,平坦道路上均勻的速度行駛和下坡路段的問題就出現了:均勻駕駛不需要太多的動力,特别是在下坡道路上,如果發動機的制動力太大,如果油門松開并滑動,汽車滑行的速度就越快。在空檔滑行不符合安全駕駛規定。踩油門太快發動機轉速,感覺浪費。因為下坡路,不需要太多的驅動力,這個時候,如果能再有一個高坡度,就可以降低發動機轉速,下坡時會更省油。
8AT也有這個考慮,8AT最高換檔比較小,是以如果條件适合以相同的速度行駛,在最高檔位行駛時可以進一步降低發動機轉速。例如,在120 km/h的高速行駛時,6AT的下坡路段仍然要使用6檔和2200 rpm,而8AT此時可以以8檔驅動,發動機轉速僅為1800 rpm,可以進一步降低油耗。
最重要的是,從6AT更新到8AT不需要額外的齒輪組,6AT的行星齒輪組數量足以比對8個齒輪,隻需要改變離合器系統和齒輪比,是以額外的齒輪不會導緻變速箱的尺寸和重量增加。手動變速箱想要增加檔位必須增加檔位和換檔裝置,肯定會增加摩擦力和重量,通常使用不多,但浪費。
雖然目前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正在逐漸增加,但燃油車在短期内的地位無法完全替代,未來6AT變速箱将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AT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