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類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英國三代哲學家,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作者:小播讀書

大家好,這裡有一個小小的廣播閱讀,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約翰·洛克的哲學思想。洛克是現代西方經驗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但實際上,經驗主義并不是洛克的第一個,而是洛克提出了系統的經驗主義認識論思想,對知識的來源做了系統的闡述,在系統地介紹"人類的了解"和洛克的認識論哲學思想之前,今天我們首先介紹了英國經驗主義的起源過程。

人類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英國三代哲學家,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之前介紹培根,培根生于1561年,卒于1626年,在他死後6年,洛克出生。事實上,培根是英國經驗主義的真正創始人。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識就是力量",而這裡的知識來自實踐和經驗,培根也是現代實驗科學的創始者,為現代科學和哲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培根之前的1000多年裡,西方主流思想深受亞裡士多德的影響,亞裡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演繹方法,通過理性演繹來獲得确定性的知識,是思想的主流,知識應該有确定性,應該建立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上。

著名的演繹三段論是。

最大的前提是,人天生就是死的。

小前提是蘇格拉底是一個男人

是以,結論是蘇格拉底也會死

知識就是這樣獲得的,在普遍真理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方法的連續推理,但培根在《新工具》一書中對這種擷取知識的方式提出了質疑,演繹法可以獲得一定的知識,但演繹法不能擴充我們的知識,換句話說,從演繹法中得出的結論實際上都包含在大前提中, 比如蘇格拉底會死,這個結論,隻是人類固有死亡這一大前提的一個特例,是以培根認為,演繹法不能擴充我們的認知,人類想要進步,擷取知識的方法需要改變,培根提出了著名的歸納法,即從大量的實踐經驗出發, 通過一定的步驟來總結新知識,"實踐可以産生真正的知識"這是培根經驗主義思想的出發點,也為後來英國經驗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人類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英國三代哲學家,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繼培根之後,同樣是英國哲學家和政治家的霍布斯,以培根為基礎,對經驗知識形成的過程給出了更完整的解釋。霍布斯是西方經驗主義的哲學家,他和培根一樣,相信知識始于感官體驗,感官體驗是一切知識的最初起源,在感覺的基礎上,對某物的印象形成,然後印象被命名,一個概念形成,然後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形成了整個知識體系。霍布斯将知識形成的過程總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

此外,霍布斯也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認為宇宙是萬物的聯合,是物質的,物質的任何部分都是物質。他還創造了完整的機械唯物主義系統,指出宇宙是所有機械運動,延伸物體的總和。他把任何一種移動的物體都看作一台機器,并認為宇宙實際上是更強大的機器的一部分。例如,霍布斯将運動解釋為位移,以及物質位置的運動,這具有非常典型的"機械"思維,這種解釋甚至影響了後牛頓的經典力學。可以說,以霍布斯為例,經驗主義哲學已經開始形成,但還不夠具體和詳細。

人類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英國三代哲學家,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培根死後幾年,洛克出生了,他繼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經驗主義傳統,在《人類了解理論》中提出了自己完整的經驗主義思想體系。在書中,他首先對當時歐洲大陸的理性主義,特别是笛卡爾所代表的理性主義,提出了激烈的批評。在洛克之前,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提出了"天賦的概念",笛卡爾認為,人類最基本的知識或概念不是由感情和經驗輔助的,而是與生俱來的、與生俱來的或與生俱來的。更準确地說,人的許多先天觀念,都是上帝賜予的,是與他生俱來的,如上帝的概念、幾何學的概念、邏輯的基本概念、同一性法則和沖突理論等等。

但駱家輝明确反對"人才觀念",他認為不存在所謂的人才觀,駱家輝提出了著名的"白闆理論",意思是人生來就像一張白紙,我們所有的認知都來自後天獲得的經驗。是後天獲得的教育和實踐慢慢地積累了經驗,通過經驗的方式,各種知識的概念就會慢慢在頭腦中形成。那麼知識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類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英國三代哲學家,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駱家輝從經驗開始,他将經驗分為兩種類型:感覺的體驗和反思的體驗。感覺的體驗來自感官感覺的外部世界,即人們對外部刺激的一種反應,如感覺熱、熱、暖、甜都是一種感官體驗;而反思的體驗來自精神感受,比如快樂、痛苦、抑郁都是内在的感受,這些感受不是通過推理獲得的,而是對體驗的反思。但這裡的内省不同于我們對"内省"的了解,它更像是一種直覺,一種沒有思考和推理的直覺。

感受獲得外部經驗,反思獲得内在經驗,是洛克所說的"雙重經驗理論"。洛克強調,這兩種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但它們本身還不是知識,知識的對象是思想。如果我們把感覺和反射比作一根管子,那麼水管裡的水真的是知識,水是由無數的想法組成的。思想的判斷或結論是真正的知識。例如,沸水是熱的,蘋果是甜的,等等。

駱家輝還将思想分為簡單思想和複雜思想,我們唯一能感覺到的就是簡單的想法,我們可以從許多簡單的想法中形成一個複雜的想法。簡單的想法,如蘋果是紅色的,天空是藍色的,或者從經驗中獲得的反思的簡單想法,一個悲傷或快樂的想法。複雜概念是經過處理、組合、分類、整理出多個簡單概念後形成的概念。複雜的想法是簡單想法的複合體。比如蘋果是紅色的,蘋果是圓的,蘋果是甜的,這些都是簡單的概念,然後結合起來就形成了"蘋果"這個複雜的概念。

人類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英國三代哲學家,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複雜的想法分為三類:風格,關系和實體。形式是簡單思想組合的方式;關系是簡單思想之間的關系;而物質的概念,洛克,被分為物質實體和精神實體。例如,一開始我們稱"蘋果"是一個物質實體。但這個物質實體的複雜觀念不能直接感受到,實體不是經驗的客體,我們隻能感覺到它是一個簡單的觀念。物質實體是無法感覺的,而同樣的精神實體也無法被感覺,比如我們心中産生的反射體驗,如快樂、抑郁、悲傷等,必須有一個主體,這個主體是"我"或精神層面的"自我",這個"我"不能直接感覺,隻能通過快樂和悲傷的情感感受來感覺, 而事實上,自我概念的提出也是洛克哲學思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

今天,我們簡要地了解了英國經驗主義的起源,并分别簡要介紹了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的經驗主義思想。很明顯,洛克的經驗主義思想比培根和霍布斯的思想更完整、更系統。是以,我們也稱洛克是現代西方經驗主義的創始人。在下一段視訊中,我們正式開始分享洛克的經典傑作《人類了解》,系統地了解洛克的實證認識論哲學體系,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洛克是如何反駁笛卡爾的天賦概念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注意小廣播閱讀,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