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龍開發區各區縣扶貧安置點,一排排現代建築整齊排列,寬闊幹淨的城市主幹道縱橫交錯。美移民配套校園,學生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認真學習;扶貧研讨班,農民工忙得不停;文化廣場,公園裡的老人或健身,或坐在三兩個閑置的地方,有笑話和笑話,為了更好的生活。幸福溢出到每個新公民的臉上......

新公民,你們揚起笑容,我見證幸福
青少年,學習一些東西
上學是民生的根基。為切實保障5580多名新公民學齡兒童有上學問題和良好學曆,開發區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問題,在原大龍中學、中心國小、大龍中心幼稚園等條件下,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并高标準建設大龍第二幼稚園、大龍第三幼稚園、大龍第四幼稚園(馬雲堂第一幼稚園)、馬雲塘中心國小(龍江國小)、德龍國小、龍江中學等7所幼稚園、中國小。確定新公民子女的就業率達到100%。
中學校園的學生樂于學習
國小生努力學習
孩子們在幼稚園玩得開心
年輕人,業力已經完成
就業是民生的基礎,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為做好後半篇扶貧搬遷工作,開發區積極推進"新公民•夢想之橋"工程,通過開展技能教育訓練、拓寬就業管道,幫助其通過多管道增收能力。截至目前,開發區共舉辦電工技能教育訓練86期,手織、縫紉、廚師、挖掘機、育種育種,覆寫4896人次;為5557個勞動家庭建立了就業資訊分類賬,帶動9989人就業創業,充分實作了每戶一人以上穩定就業,更好地為新公民打造"幸福家園"搭建了一座"緻富橋梁"。
新公民可以在家門口找到工作
勞動密集型企業為新市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樓上住樓下就業扶貧工作坊
老年,老年有樂趣
搬遷不僅要切實滿足"三原則"問題,更要符合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為打造更加舒适、優質的城市生活,加快新市民融入新家園的步伐,開發區結合實際情況,加大扶貧夜校、老年活動中心、科普預覽室、文體公園等文化娛樂配套設施, 和陽光幸福家園,努力完善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高效滿足其不斷增長的文化活動需求。(姚雙榮)
"基層萬醫"為新市民提供免費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