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2000年,Radiohead的《Kid A》一推出,Pitchfork的評論家Brent Dicreenzo就毫不猶豫地給它打了10分的最高分。我不認為這種"草率"的評分行為不僅改變了Pitchfork,還改變了音樂評論的曆史。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無線電頭

翻譯:陳曉屁

編輯:左春春

1998年,22歲的瑞安·施萊伯(Ryan Schreiber)在他最近成立的獨立音樂網站Pitchfork上釋出了一個作家電話,同一個年輕的布倫特·迪克裡恩佐(Brent Dicreenzo)聯系了他,兩人一拍即合。

瑞安欽佩他,稱贊道:"我從未見過像布倫特這樣好的人,閃閃發光!當時,他的音樂評論技術已經成熟,他可以控制多種風格,将音樂與不同的媒體聯系起來,同時,他對流行音樂文化有很好的把握。此外,他還擅長劇本的對話風格,引導讀者一起探索新音樂。"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www.pitchfork.com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Pitchfork成長為首屈一指的音樂網站之一,創始人Ryan一直将布倫特視為他們的"明星作家"。2000年10月3日,Radiomaster最受期待的專輯《Kid A》正式發行。同一天,布倫特在網站上寫下了對這張專輯的評價,并給它打了滿分10分,卻出乎意料地打開了通往線上音樂評論新世界的大門!

誰在90年代後期不認識Radiostar!然而,他們99年的專輯"OK Computer"在首次推出時受到的關注較少,但它通過音樂評論在英國和美國的音樂界流行起來。他們在Pitchfork的90年代專輯排行榜上排名第二,這也讓粉絲們更加期待下一張專輯。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電腦好》

下一個是我們的主角Kid A。現在看來,這張唱片不僅僅是無線電指揮官音樂生涯的又一次成功。更重要的是,它為剛剛進入21世紀的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音樂體驗 - 線上音樂評論。

音樂評論家斯蒂芬·海登(Stephen Hayden)說:"現在在網上發表評論或在網上讨論一些事情似乎并不罕見,但當時真的很新鮮!你實際上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學習音樂!"

幹草叉一直在為Kid A的推廣做準備。過去,在專輯發行一周甚至一個月後才可用的音樂評論是在同一天創造性地選擇的。創始人Ryan,作為Radio Commander的鐵杆粉絲,也非常強大,不僅網站宣傳到位,還提前聯系粉絲群控制交通大軍!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小子A》

"我記得那天就像生日一樣,"瑞安說。"破紀錄的網絡通路量。我們的小型伺服器勉強存活下來,系統處于崩潰的邊緣。"

不得不承認,《Kid A》音樂評論的意義遠不止滿分,也見證了曾經嚴肅内斂的音樂評論向未來熱情或略帶荒謬的新網絡批評時代的轉變。沒有拘泥于通常的新聞風格,所有新事物都以極大的熱情出現在布倫特的筆下。新專輯伴随着新的音樂評論,兩者的結合令人驚歎。改用其他專輯并獲得這樣的結果是不好的!

布倫特在接受Billboard采訪時說:"說實話,作為一名音樂評論家,我真的不喜歡寫專輯。在僵化的形式之外,它是一堆特殊的單詞。希望讀者能通過文字感受到這首歌帶來的情感,和我一起體驗快樂和痛苦。聽完孩子A後,我非常興奮,我迫不及待地想寫這個。"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無線電頭直播

這位音樂評論家的想法有時很新穎,他曾經寫過關于Stereolab的文章,并大膽地向耶稣發送電子郵件推薦它們。瑞安說,布倫特的作品一直試圖展示這首歌本身的特征。瑞安回憶起布倫特的傳遞,"布倫特不得不提前把手稿交給我們,但被推遲到最後,沒有時間讨論和修改,第二天就不得不上傳了。"

"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樣的舉動有點輕率,但它确實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Ryan說:"我一直希望Pitchfork成為大膽創新的代名詞,這些創新會不斷給人們帶來驚喜。布倫特當時做得特别好,遠遠超出了标準。"

除了富有想象力的開場白外,音樂評論的正文還包含以下内容:

"孩子A讓搖滾樂變得幼稚。

"相比其他專輯,這張專輯是一座華麗的城堡,而後者大概是一座紙屋。

"聽孩子A就像目睹一個孩子死去,然後看到他在螢幕上重生。

自那次審查事件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布倫特不記得寫那篇審查的具體細節。然而,多年來一直困擾他的是與朋友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廣場觀看Radiomaster表演的場景。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也許正是布倫特有些随意,不協調但足夠真誠的表達,使他所寫的内容如此獨特,影響了90年代後期通常的克制評論風格。音樂評論家斯蒂芬記得,當時人們已經習慣了音樂雜志的寫作風格,最初對布倫特的評論不屑一顧。但在斯蒂芬看來,Pitchfork的音樂評論真的很特别,很搶眼。

"當時很難讀到任何關于獨立音樂的東西,Pitchfork成為首選。不像是圈外人的自我誇大,而是圈外内人的笑話。史蒂文說。

這種評論風格深深地吸引了年輕的幹草叉音樂評論家伊恩·科恩(Ian Cohen)。他也是無線電指揮官的鐵迷,從小就聽着他們的歌長大。當《小子A》上映時,伊恩非常興奮,他甚至推動了派對,隻是為了能夠在家裡安靜地享受它。他覺得Pitchfork的音樂評論可以了解他的幸福感,這是其他雜志做不到或不想做的。

伊恩說:"幹草叉給了滿分,這是最大的認可。滾石樂隊也給出了4/5。你知道,得分這麼高的人是U2或鮑勃迪倫。"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Radiohead&the Rolling Stone

說到這裡,《滾石》當年做了一件傻事,隻給Nirvana的專輯《Nevermind》打了三星評分。這讓許多像斯蒂芬這樣的年輕人覺得這些雜志"過于權威"。

事實證明,史蒂文和伊恩那一年的喜好沒有錯。"Kid A"成為熱門歌曲,在Billboard TOP200和Rolling Stones TOP2000中名列前茅。幹草叉也因為音樂評論而進入公衆視野并逐漸發展起來,斯蒂芬甚至不知道在此之前該網站的存在。

幹草叉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它對音樂的熱情,經常做不知名的音樂家和報道知名歌手,而Radiostar是Pitchfork的一個特例,因為除了受到主流媒體的尊重外,它們還受到許多獨立音樂愛好者的喜愛。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瑞安說:"我認為年輕人在閱讀我們的文章後可以感受到我們這一代人的态度,進而與之産生共鳴。畢竟,我們都在20歲出頭。這個網站有尚未進入這個世界的年輕人的傲慢和愚蠢,以及"生活虐待了我上千次,但我像對待初戀一樣對待她"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狀态。讀者可能想知道我們的音樂評論是真實的還是開玩笑的。我什麼都不會說。"

在21世紀初,人們對Pitchfork的"不顯眼"風格有不同的評價,但該網站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近幾十年來,随着獨立搖滾在商業上的蓬勃發展,Pitchfork也因成功推薦Arcade Fire和Sufjan Stevens而受到廣泛贊譽,并且還因無緣無故地給"NYC Ghosts & Flowers"等歌曲打低了0分。他們的意見不僅能影響專輯的銷量,還能影響音樂人的職業生涯。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街機火災

這個音樂網站上類似的差評似乎并不罕見。Ryan并沒有太認真地對待這樣的音樂評論,最終走得太遠了。前音樂評論家布倫特也因捏造野獸男孩樂隊而淡出音樂評論家圈。

時代在不斷變化,音樂評論家和評論家都在更新。從2010年到現在,Pitchfork從未給任何專輯10分的評分,也沒有音樂評論像那一年那樣席卷網際網路。2015年,Ryan将該網站出售給大衆媒體子公司。2019年,Ryan和進階編輯Mark正式離開公司。

"Pitchfork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的音樂網站 - 更全面,更多樣化,更專業,"史蒂文說,"但它并不像開始時那麼重要。這不是網站本身的問題,而是整個媒體和世界都發生了變化。"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資深編輯馬克深情地回憶起孩子A時代的輝煌,這不僅是他們網站的成就,也預示着新時代的到來。他感歎道:"在數字世界完全主宰我們的生活之前。這就像是另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産物。那張專輯評論以另一種形式呈現了優秀的音樂作品,非常令人難忘。"

斯蒂芬還說:"我還想提一下Kid A的音樂評論,這并不完美,但足夠特别。現在很難找到這樣一個獨特的視角。"

如今,音樂評論有了新的形式,也在發展。如果創始人瑞安晚出生二十年,他可能不會建立一個音樂網站,而是瘋狂地發推文或抖音。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無線電頭南方公園版

參考:

https://www.billboard.com/articles/columns/rock/9342543/radiohead-kid-a-pitchfork-review-brent-discrescenzo-2000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
Radiohead引領網絡"噴子"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