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新聞網6月25日報道稱,多年來,丁文和彭鵬一直在百老彙用布魯克林口音娛樂觀衆。但在中國,丁滿和彭鵬的對話不僅是中國人,而且帶有一點北方口音。
據《紐約時報》網站6月17日報道,有缺陷的中國口音是融入國語版音樂劇《獅子王》的主要本地化元素之一,該劇正在擁有1200個座位的華特迪士尼新劇院上演。總投資55億美元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于16日正式開業,大劇院是其大結局。
在14日參加首映禮的觀衆中,有華特迪士尼公司的不少高管,包括現任董事長兼CEO羅伯特·伊吉。此外,中國當地官員、前NBA球星姚明等名人也出席了首映式。
報道稱,為了提升這部音樂劇的效果,制作人還加入了一些其他的本土元素,比如不同的方言、中國流行歌曲串,并首次增加了一個新的角色——猴子大師。
音樂劇導演朱莉·泰默(Julie Tymer)在首映前一天接受采訪時說:"孫悟空是最受歡迎的中國人。這些心與心的觸摸絕對是必須做的。它将使音樂劇被觀衆認可。"猴子大師穿着由泰默設計并受到中國文化啟發的紅黃相間的服裝。雖然猴王不會說話,但他在幾個動作場面中挺身而出,為獅子王主角辛巴辯護。
自1997年在百老彙首演以來,《獅子王》已被翻譯成八種語言,包括日語、葡萄牙語和中文。在每次翻譯中,制片人在保留原創精神的同時,始終試圖将劇本适應當地文化。總而言之,音樂劇《獅子王》在國内外吸引了72億美元。
對于上海迪士尼樂園來說,赢得百老彙票房的音樂劇本的本地化一直是重中之重。迪士尼高管一再強調,他們将打造一個"既有迪士尼原創風格又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遊樂園。
在整個上海迪士尼樂園,中國元素随處可見。例如,标志性的餐廳Man Yue Xuan設有一個代表中國不同地區的餐廳。據說這家餐廳是對中國詩歌"善變的創作精神"的緻敬。在十二個朋友的花園裡,有十二幅大型馬賽克壁畫,生動地描繪了迪士尼動畫人物化身為中國十二生肖。
但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在中國取勝仍面臨巨大困難。《獅子王》的制片人表示,中國觀衆非常有信心,他們會發現中國元素無縫融入音樂劇。
迪士尼劇院集團國際産品和戰略總監費利佩·甘巴(Felipe Gamba)表示,關于将國語版《獅子王》帶到中國的讨論始于2011年,同年,該公司高管為上海迪士尼樂園舉行了奠基儀式。該公司還決定建造一個劇院作為遊樂園的壓軸。甘巴說,經過幾個小時的讨論,"很明顯""獅子王"成為了選擇。2006年,公司在上海舉辦了音樂劇英文版巡演,大獲成功。
不久之後,迪士尼開始在中國尋找會表演、唱歌和跳舞的演員。但事實證明,在中國找到合适的演員太困難了,因為百老彙音樂劇仍然相對較新。這時,早期改編的《貓》《媽媽,米娅!其他音樂劇的經驗派上了用場。但中國演員通常隸屬于電影公司和學校,這限制了他們在外面找工作的能力。甘巴說,迪士尼在中國被認為是一家娛樂公司,是以這行不通。
甘巴說,《獅子王》的演出時間以及劇院未來的劇目将取決于音樂劇的票房。(編譯/吳梅)

頭像:上海迪士尼樂園6月15日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