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從阿富汗撤軍後會大力打台灣牌?專家:中國需增強軍事威懾讓其冒險代價高到無法承受

作者: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郭延丹 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新聞釋出會上兩次提到"來自中國的安全挑戰",這意味着美軍将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制衡。此前,有分析人士認為,自從阿富汗撤軍以來,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已經飙升。這一觀點得到了一些中國專家的認同,他們認為,未來美國打"台灣牌"的力量,頻率肯定會比以前更高。對此,中國必須首先加強軍事威懾,讓美國在涉台問題上付出美國的最高代價承受不起。

在五角大樓關于美軍從阿富汗撤軍的簡報會上,奧斯汀兩次提到中國,首先說,現在一個任務(阿富汗撤軍)已經結束,其餘的任務必須繼續,"我們需要繼續應對來自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安全挑戰。緊接着,奧斯汀說:"保衛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這意味着,在新的世紀,我們的上司層将有新的重點迎接來自中國的安全挑戰,抓住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其他地方的新機遇,深化我們與傳統盟友和新夥伴的關系,并捍衛我們的民主免受所有敵人的侵害。"

美從阿富汗撤軍後會大力打台灣牌?專家:中國需增強軍事威懾讓其冒險代價高到無法承受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Instagram,Vision China)

早些時候,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為結束美國在阿富汗的20年戰争辯護說:"世界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與中國競争激烈。"在這場競争中,中國和俄羅斯最想要的是美國在阿富汗的另一個十年。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中軍事研究員周二告訴《環球時報》,美軍從阿富汗撤軍說明了美國在全球軍事中的軍事戰略收縮,但與此同時,美軍對中國的針對意義重大, 從奧斯汀的講話中可以看出,"這也意味着未來美軍将在印度和西太平洋地區部署更多部隊,準備形成足夠的軍事威懾力,特别是在台灣海峽、南海、東海等方向。專家進一步分析指出,美國屆時将更多地占領台灣,因為沒有比台灣更适合美國"挖中國牆"的話題了,沒有什麼比台灣問題對大陸更敏感和挑釁的了。

另一方面,在美軍為中國做準備的同時,主動宣布美中兩軍進行了拜登自8月底上任以來的首次通話。美軍的基本思想是,中美可以互相競争,但另一方面要保持聯系,即一方面要向中國施壓,以保持高壓狀态,另一方面又不想進入戰争狀态, 是以要與中國保持聯系,對其在中國各地的軍事活動進行解釋,避免誤讀誤判。

台灣親綠的《自由時報》周二在一篇報道中稱,美軍上個月全軍撤離阿富汗,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撤軍決定是為了"關注中國的挑戰",而美國則專注于後太平洋地區,"台灣的重要性已經飙升"。報告援引總部位于華盛頓的全球台灣研究中心(Center for Global Taiwan Studies)和加拿大智庫麥克唐納-勞裡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MLI)的一位進階研究員的話說,台灣無疑是對抗中國的"重要角色",而中國現在被美國視為頭号競争對手,其主要原因是"台灣地區的戰略價值, 再加上台灣作為民主夥伴和全球供應鍊重要組成部分的角色"。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朱松齡告訴《環球時報》,美軍從阿富汗撤軍後,重點将放在亞太地區,不言而喻,打台牌的力度和頻次肯定會比以前更高,"但就目前而言, 美國不會越過他們所了解的'一個中國政策'的紅線,盡管這并不意味着美國的行動不違反或違反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以,未來台海局勢不容樂觀應該是大機率的事情,不應該出現熱點沖突,仍将處于冷對峙狀态,但程度會波動。"

在美國打"台灣牌"的形式會改變嗎?朱松齡認為,一方面,美國将繼續保持諸如對台軍售等老套路,另一方面,美國将把以前美台軍事合作在這樣一個平台上的事情公開化、炒作。

上述研究人員還表示,拜登在任期内不會采取特别激進的行動,最重要的目的是對中國進行系統圍攻,逐漸築起圍牆,織網,向中國施壓。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以對抗中國進而打"台灣牌"的可能性?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告訴環球時報,最重要的是中國繼續加強軍事威懾,使美國在涉台問題上冒險的代價太高,美國無法承受。"

李克強還認為,中國需要在國際舞台上反複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内政,牢固樹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國際共識,這樣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冒險,就會陷入國際孤立,付出很高的外交代價。但與此同時,李海東也建議,中國應與美國決策者和社會各界保持更密切的溝通和交流,不僅要向美國決策者指出支援"台獨"的嚴重後果,還要讓美國公衆明白,美國政治精英無視美國公衆和美國自身的福祉和根本利益, 但因為鼓勵和支援"台獨",讓美國走上一條道路,讓美國各級在美國對華政策面臨危險時,對美國政治精英施加限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