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給嶽父大人的唯一一封信

作者:不老神劍

爸爸:

進展如何?昨天是端午節,今天是父親節,積累了兩種節日心情,今天早上我給你們寫這封信。希望您身體恢複,心情愉快,父親節快樂!

自從我月初回來見你以來,已經過去了二十天。兩波回家,告訴我你的情況,知道你被安排住在養老院,一對一的護理,專業的膳食,離市區不遠,現在吞咽功能有了很大的改善,身體活動能力逐漸恢複等等......我懸着的心也慢慢平了,等着你打個招呼!

上海到濰坊越來越近。現在乘坐飛機或高鐵很容易。交通和網際網路大大減少了時間和空間,距離不再是問題。現在世界是平的。人與人的距離,其實就是心靈的距離,心在思考,邊走邊走,随你走,隻要讀它,看清臉。這也就像"看到你說的信"。你想念我們,我們想念你,分一秒一秒地看到,是以不要感到孤獨。

生活在療養院裡,可能會讓你有"漸漸變老、稀薄的西山"的悲傷,這是人性。不僅是你,我們也有年齡"衰老"的感覺。社會的發展使人們活得更長,平均預期壽命比30年前高出二十年,現在人們一般可以活到八九十歲。在中國的許多城市,超過15%的老年人口年齡在60歲以上。一些大城市,如上海,人口老齡化超過20%。是以現在是一個"老人無處不在"、"長壽不尋常"的時代。

面對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度過漫長的衰老期,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一方面,在延長生命之後,"五十歲,六十歲,70歲就老了"的老觀念可以暫停了!六七十歲不老,在老團隊中隻能算作中年年輕人,如果這個時候,會把自己當成"老頭",凡事都活着不問,整天不假思索隻問一整天,其實就是在"等死",是"不死不死"的消極模式, 心理消極和不健康,必然會反映到身體,"老從心"就是這個道理。

另一方面,長壽後的幸福嗎?現在人們的預期壽命比20年前更長,但幸福感并沒有相應提高,關鍵因素不在物質條件上,也不在于交通或通訊不發達,更何況權力的大小、地位,關鍵還在于人心。在平凡的心裡,在善良的心裡,在孝子的心裡,在社會公平的心裡,在公義的心裡。是以,目前老年的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長壽的同時,心理衰老的速度與由此産生的缺乏幸福感不比對。

天行,紳士自強不息。建議爸爸不能老,要做老隊的領隊,發揮你的博學和經驗,在老年團裡開辟新的文化,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讓你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價值!我們希望您置身于魚水如新的環境中,活得濕潤腳踏實地,每一天都感覺有意義。

沒有什麼能阻止你臉上的紅腫。笑聲和令人不安的夢。平淡無奇,匆匆公路,又多麼辛苦,千日辛苦。

漂浮在蓮花峰上,雲層深邃,吹倒了暮光鐘。參觀老隐蔽,還在裡面,但鶴巢,有時松動。

這是宋朝魯遊的一句話。沒辦法可以駐紮在臉上紅,也就是說心态好,空氣好。"當你平坦時,世界是平坦的,"Sakamuni說。"

凍三英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您的腦血栓形成和糖尿病都是由多年未簽訂的飲食習慣引起的。疾病像山一樣來,疾病像鐵絲一樣。正如晦澀難懂的老師所說:"長期浪費不能快,積攢的弊病無法消除,優秀的旅行不能長期的愛,人的感情不可能發生,禍害是不可避免的。丈夫對于好知識,最多這五件事,牽扯到這個世界是不能郁悶的。"

慢性病的管理,飲食是關鍵。藥物不如飲食,這是孩子安排你留在養老院的主要原因。您不僅可以提供專業的醫療護送,還可以放心,您可以根據您的病情提供專門設計的膳食。不要忽視這頓飯。對于你的腦病和糖尿病禁忌食物是特别多的東西,而且吸收能力不是很好的病人,一日三餐吃什麼,怎麼吃,是重中之重。雖然一家人住友善,家人也可以照顧,但隻有做飯這件事才能比不上養老院的飯菜。我們可能無法如此準确地掌握營養的平衡,是以你每天都要仔細遵循養老院的食譜才能吃得好,相信這些天的飲食已經讓你大吃一驚。

除了吃得好,建議你多用腦子。處理腦萎縮的方法是更多地移動你的大腦。玩遊戲,大麻會是大腦,閱讀,思考,寫作,還有大腦。特别是寫作,即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是思想的整理和輸出,是大腦建設的最高水準。是以我建議你每天寫點什麼,詩歌是好的回憶錄,或者給我回信,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這是你生命的一年。都說這人生是坎坷的一年,或者那句話,心是平的,一切都是平的,沒有坎坷。這一年也是新的開始,新的環境,意味着他們也要主動改變一些舊習慣,培養新的興趣。不知不覺中,我寫了這封信兩個小時,先是在這裡聊天,最後以一首露遊的歌《自笑》結束。

自從笑生活喝醉了瘋狂,一千個小時就讓年輕人生氣了。

那知道病葉先被毀了,但又羨慕冷龜縮了。

毒品及時趕到西老健,山家帶着一天窮困潦倒。

兇殘的歲月坐等着新年小麥,不厭倦晴朗的雪夜漫長。

祝你好運!

2015.6.21

寫給嶽父大人的唯一一封信

那一年的端午節與父親節有關

寫給嶽父大人的唯一一封信

我第一次向長輩表達了我對老年的看法

寫給嶽父大人的唯一一封信

我釋出了所有我可以玩的文章

寫給嶽父大人的唯一一封信

那時,朗誦着《陸遊》的建南詩集,是以魯詩就出來了。

注:這是我唯一寫給嶽父的信,當時他生病了,手術困難,按照醫囑送專業養老院護理,他的心裡不符孩子擔心。為了勸說他們放心治愈,更多的腦力放大器。特寫長信,希望它能重新獲得筆墨,恢複思想,或者能逐漸好轉!嗚呼!老已經走了,但相信思想。現在拿起那封舊信,噓了很久。在記憶體中發送了一條文本。

寫給嶽父大人的唯一一封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