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王丹峰主演了《護士日記》電影,講述了一個上海女孩投身内蒙古,長大後成為一名邊防護士的故事。

2021年5月12日,國際護士節,來自浦東新區的200多名護士代表觀看了《護士日記》電影,重溫了燃燒的歲月。
這堂特别的電影晚會課,有幾位特别的"師生"——2020年到武漢,真正"發揮"了央視媒體作品《武漢:我的戰争'疫情'日記》的護士。
這民族人已經熟悉過這張臉,曾經代表過上海護士的形象,一年後,原來長了!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李冬梅,21歲,可以犧牲戰場上所有的士兵;
這個電影派對課的一部分是由優秀的護理前輩向東方醫院的新護士頒發帽子。
上海市第二批醫療救助隊組長、浦南醫院護理科主任李曉靜、李冬梅,以及上海市優秀護士長、東方醫院護理科主任張偉英,第六屆上海市護理改進成功獎獲得者,北蔡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長姜文珍,四位前輩半蹲下身子,手持白色燕尾帽點燃新護士長的紅色蠟燭。
從70年代到90年代,跨越幾十年,這些護士有沒有讀過《護士日記》?
"我沒有讀過護士日記。"李小靜說。
"我沒有讀過護士日記。"李冬梅也說。
在新獲得燕尾帽的護士中,有一位出生于1998年的漂亮女孩,她的名字恰好是"紀曉燕",與電影主題曲《小燕子,穿花裙》的歌詞相呼應,她回答說:"我隻聽說過這部電影,還沒有看過。我很期待來參加這個電影派對班。
當銀幕上出現王丹鳳的漂亮身影時,觀衆們被深深吸引,小護士姬小燕說:"哇!他們的眼睛很亮!李小靜深深感動道:"那雙眼睛在明亮的光線下,真是那個時代的人真的有啊!懷着建設祖國的強烈願望,《護士日記》真實地記錄了上海青年最初的心和使命。"為了能夠在他們自己的節日上觀看我多年來一直聽說但從未見過的電影,護士們的感受在他們的眼睛裡顯露出來 - 閃亮,明亮,像一盞燈,照亮了世界。
張維英帶領新一代護士,舉起右手,手持象征着南丁格爾精神的紅蠟燭,誓言要用心、愛心、責任對待每一位病人,燃燒自己,點亮他人。
浦東新區衛生工作黨委副書記、衛生健康養生委副主任陳穎代表新區衛生委員會,向新區衛生系統全體護士緻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希望護理人員努力成為紅靈的踐行者,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和護理高峰的攀登者。
負責編輯,莉莉
來源 浦東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