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草綠色的舊背包,有洞,有更新檔,但91歲的李樹邊爺爺縫制,總是不願意扔掉......

李樹邊爺爺這個包,從他1946年的士兵身上拿來,因為時間太長,李爺爺自己補了。
袋子裡有一些小書,裡面裝着一些重要的資訊。
有許多紀念獎章,有對北韓的反美援助,河之戰,長生和平勳章,淮海戰役......對于李爺爺來說,每一個都是珍貴的。
1946年,16歲的李樹邊在泸縣參軍,次年被準許加入中國共産黨。當時,他年輕,身材矮小,被配置設定到"小魔鬼班"。
李爺爺說,剛到戰場的時候很害怕,子彈響在頭上,老兵安慰他不要害怕,慢慢地李爺爺不怕,大膽起來。
當時還是李樹邊的"小魔頭",是以跟着老兵,在槍彈雨中穿梭,轉過身來不少,他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戰鬥,幾乎不勝枚舉。
廬縣廬山鄉木家溝村的李樹邊說:"先打彭,然後沖350裡,到新台萊蕪,再打第14師,再打孟良軒之戰,兩天七夜後打高米,諸城。"
山東解放後,他跟随大軍南下,一直打長江,最後駐紮在福建。
環境越艱苦,越能磨練意志,戰場上的"小魔頭"李樹邊成長迅速,在淮海戰役中,還建立了個人三等工作。當時,戰場上有一個傷員,别人都害怕救,李爺爺冒昧地站起來,在雨中在槍林裡把同志擡了回來!
解放戰争勝利後,李樹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在北韓打了三年仗後,直到1956年,李才複員。
十年的軍旅生涯,他當過記者、炮兵,能在槍炮雨中全身彈雨,李爺爺是幸運的,但畢竟戰争是殘酷的,很多時候,生死其實在一瞬間。
李爺爺說,他做記者的時候,被子彈擊中,卻被證件擋住了,兩張紙被穿透;
與敵人交戰,打到戰壕裡,他被全民埋在地裡,同志們看錯了,他拔了出來;
當時在北韓,李爺爺扛着炮彈去探索地形,在懸崖旁邊,差點摔倒,多虧了樹樁堵住了......
當時李爺爺有過許多驚心動魄的時刻,但他們卻幸運地逃脫了。
雖然九死一命,驚心動魄,但李爺爺回憶起自己犧牲的同志們,覺得他們能活回家,已經是極大的幸福。
每想起那些死去的人,李爺爺總是忍不住流淚,然後陷入漫長的沉默......
1956年,26歲的李樹邊複員回國,娶妻育女,生下分娩。
他很少談起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曆,但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村子裡有那麼多的泥土,總是默默地沖到前線。
當農民閑置時,家裡的年輕一代總會圍着李爺爺,懇求他講一年的故事......
此時此刻,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長者,也是大岸的英雄......
視訊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