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1年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6周年。這一天,中國人将永遠銘記。

日本侵略中國的曆史,是中華民族感情中不可磨滅的傷疤。這段曆史提醒我們,曆史不能被否認、篡改或遺忘,必須永遠牢記和向前邁進。
不幸的是,總有一些人在這個曆史問題上,輕描淡寫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日前,一位頂級藝術家在靖國神社的快樂照片流出的多張照片。網友還透露,藝人曾于2019年底在日本奈牧神社參加朋友婚禮,并與主張分裂中國"支援西藏獨立"并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印尼前"第一夫人"德維夫人合影留念。
一時間,輿論嘩然,網友苦澀贊同,合作品牌迅速宣布脫鈎,涉及藝人一夜不眠,失去了所有代言。今天,微網誌宣布關閉藝術家的個人賬戶、工作室賬戶和超級談話。
8月13日,在一份道歉聲明中,這位藝人說他"無知","疏忽"和"缺乏對該網站的曆史背景知識"。但這能作為防止你自己犯錯的盾牌嗎?作為公衆人物,應該時刻檢查自己的行為,普通人不能犯禁忌,公衆人物不能犯;
不是我們太敏感了,而是痛苦太深了。隻要是中國人,就應該知道靖國神社代表什麼,很多市民隻要聽到這四個字在心裡就不舒服,更别說無情地跑進去拍照了。我們不禁要問,一個能在靖國神社前拍嘻哈照片的中國人,是不是從來沒有太關注過這個曆史問題,是否保留了基本的民族自豪感。
時至今日,日本仍然否認沒有底線的曆史。8月13日,日本防衛大臣石垣信子參拜靖國神社,這是日本在任防衛大臣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今天,在日本戰敗周年紀念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向靖國神社緻敬,幾位内閣大臣和前首相安倍晉三都曾到訪。這再次反映了日本對侵略曆史的錯誤态度及其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險惡意圖!
中國堅決反對一切"鬼崇拜"行為。但是,如果我們國内的公衆人物去靖國神社不被譴責和起訴,我們怎麼能站起來要求外國人不要去呢?
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我們,必須提高藝術家的準入門檻,才能将不良藝術家拒之門外。
最近,一些頂級藝術家紛紛"坍塌房屋",看似偶然,并非偶然。俗話說,十年磨一劍,靈感濃郁的梅子香氣,但現在的資本和流動都能讓一個普通人迅速占據了數萬人關注的中心。明星被餐飲圈和粉絲擁抱,保護和吹捧,并漂浮起來。但如果在雲端,修複遠未跟上,以身作則做得不好,責任義務沒有得到履行,還給社會帶來一堆不良影響,那麼崩潰、酷是遲早的結局。"德不配得到一個職位,一定有災難。
今天,中國演藝行業協會向演員張炳涵釋出公告,要求參拜靖國神社行為失檢,并按照《演藝産業演藝人員自律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會員機關抵制其做法。
廣大演藝從業者,請把這個警告收起來!從藝術第一到做人,學藝術先學美德。德國藝術雙唱是一種終生的實踐,首先,領着演藝事業的第一顆紐扣,最低底線必須遵守——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曆史底線,在民族義面前一定不能有絲毫的模棱兩可、搖擺不定。那些越界的人将受到紀律處分。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再次回顧這段曆史。今天的美好生活,用過去的痛苦和鮮血換來。曆史不能被遺忘,曆史不能被亵渎。趙趙以前的事件,來世!
(圖檔來自:中央電視台新聞)
資料來源:國家紀檢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