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28日(記者詹立記者劉天昌)28日,第四堂自然課在沙湖公園,來自湖北博德自然生态中心講師,微網誌粉絲超過200萬知名科學部落客"黑鱗雞冠蛇"帶領12個孩子一起,盤點"玉"家譜,揭開鴕鳥的生存。
(圖為一個孩子在觀察一隻水鳥。記者珍妮)
很多人會把蜻蜓和鶴混為一談,但事實并非如此。與鶴不同,鴕鳥是涉水鳥類,通常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草叢中。它們的腳趾不是馬虎的,或者它們是小動物,以魚,青蛙和老鼠為食。"牛背的身體看起來像一個倒置的雨滴!"孩子們看到老師展示的鴕鳥圖檔後,開始發揮想象力。
"綠鹳是非常聰明的鳥類,它們經常與武漢動物園的紅冠鶴競争。他們會觀察起重機的運動,趁着還沒準備好,偷走起重機的泥漿。"黑鱗雞冠蛇,"說。此外,綠鹳還會帶走遊客扔進水裡的面包,還能趁魚吃面包,快捕食。像水怪一樣的叫聲,可以釣魚的綠色鼻涕蟲......生動的故事讓孩子們大吃一驚。
(圖為一個孩子在野外觀察黑水雞。記者珍妮)
如今的天然導師"黑鱗雞冠蛇",也是知名微網誌科學部落客,從2017年開始聯系自然科學教育工作。"湖非常大,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适合許多動物居住,"他說。觀鳥時,一定要不打擾,不追,不喂食。因為大自然是鳥類的家園,我們隻是作為客人去他們的家,遵守規則。"
編輯:朱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