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下旬,英美戰争進入最後階段。5月21日晚,英軍在東福克蘭群島北岸聖卡盧斯海域的海灘登陸。來自第3海軍陸戰隊旅,傘兵團第2和第3營的約4,000名士兵在登陸艦上登陸,并于第二天成功建立了安全的灘頭陣地。作為對英國軍隊登陸的回應,阿根廷空軍對堪培拉轟炸機進行了夜間轟炸,一直持續到戰争的最後一天(6月14日)。圖為馬恩島戰争地圖。

6月11日晚,經過幾天的調查和休息,英軍對斯坦利港周圍的高地發動了夜襲,經過一夜的戰鬥,所有目标都被清除了。6月13日晚,英軍趁着追擊的機會發動了第二波進攻。當英軍突破阿根廷最後的天然防線時,陣地上的阿根廷守軍開始猶豫不決,心灰意冷。圖為一名被俘的阿根廷士兵。
6月14日,阿根廷駐軍司令梅嫩德斯少将向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摩爾少将投降。九千八百名阿根廷士兵是戰俘,另有4,167人從堪培拉遊輪上被遣傳回阿根廷。圖中是阿根廷士兵丢棄的武器。
這場為期74天的戰争造成255名英國士兵死亡,775人受傷。皇家海軍的謝菲爾德,考文垂和激情号被擊沉,分别造成20,19和22名水手死亡,而英國人是阿根廷空軍對在布拉夫灣集結的車隊進行空襲中喪生的56人中最緻命的。圖為藍山士兵墓地,英國士兵被埋葬在福克蘭群島。
在阿根廷方面,有649名士兵被打死,1 657人受傷。阿根廷海軍的巡洋艦貝爾格拉諾号被英國核潛艇"征服者"擊沉,造成323人死亡,占阿根廷軍隊死亡人數的一半,是整個戰争中最緻命的一次事件。戰後找到屍體的大多數士兵被埋葬在阿根廷士兵的墳墓中,他們還在首都聖馬丁廣場為陣亡士兵豎立了一座紀念碑(如圖)。
英國和阿富汗簽署停戰協定三天後,英國的拆彈和排雷中隊在阿根廷De-Eds的指導下,拆除了戰區内的地雷、炸彈和誘殺裝置,當時其中一支部隊正準備在斯坦利港旁邊的一座小山上拆除大炮附近的地雷。圖為皇家海軍的無敵航空母艦在戰後傳回港口,女王的次子安德魯王子在戰争期間在航空母艦上服役,與他一起傳回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