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2年以來,中國動畫經曆了大約六個發展階段。

中國動畫的巅峰之作——天空
1922-1945萌發和探索,代表"鐵扇公主"
1946-1956 穩步發展 代表木偶電影《神筆》,第一部彩色傳統卡通片《為什麼烏鴉是黑的》
1957-1965中國卡通片第一景氣時期,又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時代,《大日子剪紙》《豬八戒吃西瓜》折紙片《聰明鴨子》水墨卡通片《小誇爾維斯找媽媽》
《小嫂子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水墨電影
1966-1976 特殊文化時期
1972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率先恢複制作,到1976年文化特輯結束時,已經制作了17部動畫電影。這一時期的漫畫,如《小手》(1973年)、《小八路》(1973年)、《東海小哨兵》(1973年)等,都描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革命戰争,描寫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鬥争、路線鬥争和思想鬥争,并以表揚勞工、農民兵為内容。在表達方式上,遵循現實主義。1976年,水墨電影《屋中竹筍》将中國水墨畫與民間剪紙巧妙結合,為世界卡通增添百園
中國美術電影《聰明的鴨子》
1976-1989年是中國卡通片的第二個繁榮年
經典作品:《哪一海》(1979)、《天樹千灘》(1983)、《鹿鈴》(1982)、《風景》(1988)、《獵狐》(1978)、《我的朋友海豚》(198)0)、《雪童》(1980)、《猴月》(1981)、《郭楠先生》(1981)、《争辯》(1983)、<《蝴蝶泉》(1983)、《火童》(1984)、《金猴掉魔》(1984-1985)、《草人》(1985)、《捉鹿奇緣》(1985)、《嶽父》(1985)、《魚盤》(1988)、 不要開槍 (1988) 等等;電視卡通片的首次制作;首部制作的動畫系列,也産生了一批深受廣大群衆喜愛的優秀作品,如《葫蘆兄弟》(1987年)、《國王曆險記》(1987年)、《黑貓警長》(1984-1987年)。《翺文狄的故事》(1981-1988)等;題材更廣闊,有一些深刻、諷刺和尖銳的藝術漫畫,如《三個僧侶》(1980年)、《超級肥皂》(1986年)、《公牛的錯誤》(1989年)等。
20世紀90年代成為中國卡通片制作的轉折點。這一時期制作的優秀動畫長片有:《寶蓮之光》(1999年)、《熊貓寶貝》(1999年)、《馬可波羅·惠祥度》(2000年),以及《鹿與牛》(1990年)、《蜻蜓》(1991年)、《醫生與皇帝》(1991年)、《驢擡》(1991年)、《眉毛統治者》(1991年)、《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1992年)、《麻雀的國王之選》(1992年)、《鹿女》(1993年)等優秀動畫短片。 《音樂船》(2000年)等;傑出的動畫系列包括:《The Big Rogue》(1990)、《Shuk and Beta》(1989-1992)、《Hulu Little King Kong》(1993)、《Blue-skinned Rat and Big-Face Cat》(19 93-1994)、《Crying Nose King》(1994)、《Big Son and Little Head Daddy》(1995)、《Heroes from Ancient Times》(1995-1996)、《L's Journey》(1997)、《Silly Duck O'Ball》(1997)、《學貓教漢字》(1998)、《海爾兄弟》(The Haier Brothers,1998)、 《如何到達這裡》(1998年)、《西遊記》(1999年)、《寶貝》(1999年)、《小和尚》(1999年)、《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2000年)等。